您的位置:首页>闵恩泽
闵恩泽生平
发布时间:2017-03-30 来源: 【字号: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三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总工程师闵恩泽先生,因病于2016年3月7日5时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闵恩泽,男,1924年2月8日生于四川成都。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55年10月回国,一直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198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5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评为“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国家千名有卓越贡献的专家”和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闵恩泽先生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建国初期,我国石油炼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他急国家之所急,发明了控制表面张力解决小球催化剂破碎的方法等,并参加催化剂工厂的设计和试运转,保证了国防航空汽油的供应。大庆油田开发后,急需微球硅铝催化剂,他攻克了微球催化剂粒度分布和强度的难题,并指导工厂设计建成投产。上世纪70-80年代,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多种催化剂制造工艺,使我国炼油催化剂品种、质量和生产技术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他相继领导开发ZRP分子筛、表面浓缩法b分子筛、镍钨加氢催化剂等新催化材料,使我国部分炼油催化剂技术实现领先。

  闵恩泽先生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对国外重大化工技术进步的历史、国外催化剂和工艺创新的经验等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科研经验,提出了“新催化材料是创造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工艺的源泉,新反应工程是发明新工艺的必由之路,新催化材料与新反应工程的集成往往会带来集成创新”的见解。他主持新型分子筛、非晶态合金等新催化材料,磁稳定流化床、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反应工程领域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其中,“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工业应用。

  闵恩泽先生是我国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上世纪末,已年近八旬的闵恩泽先生高瞻远瞩,倡导发展绿色化学与化工。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他指导开发了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的“钛硅分子筛环己酮氨肟化”等绿色新工艺,并获得成功应用。进入21世纪,闵恩泽先生将研究领域拓展至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成功开发了环境友好的“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进行了“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的开发”。他主持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生物质炼油化工厂——推动能源化工迈上碳水化合物新时代”,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积极向国家建言献策。

  闵恩泽先生开朗、谦和、甘为人梯。他不仅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重大创新成果,更是科学精神的倡导、实践和传播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密切关注世界石化科技的动态和走向,以自身多年科技人生的真实感受和经验教训撰写专著,激励年轻一代创新奉献的热情。闵恩泽先生淡泊名利,从不计个人得失,拿出500余万元积蓄,设立多项奖学金,鼓励、培养年轻人。

  闵恩泽先生严谨、求实、奉献,始终把国家利益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他以知识报效国家,以创新奉献社会,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精神和品格,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闵恩泽先生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陈丹)
关闭窗口
© 1996 - 2017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