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刘应明>纪念文章
刘应明:坚持,发现别人没看到的世界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应明
发布时间:2015-02-27 来源:四川日报 江芸涵 【字号:  

 

刘应明院士
 
【人物名片】
    刘应明,1940年出生于福建福州,汉族,1957年至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主要从事拓扑学与不确定性(主要是模糊性)数学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长江数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你采访我,估计要失望哦!”2月13日下午,本报记者敲开了四川大学“竹林村”宿舍的一扇门。门打开,穿着保暖拖鞋的刘应明院士笑嘻嘻地说了第一句话。
    就在当天上午,省委书记王东明专程前往四川大学,看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应明等人。但与记者交谈的一个多小时中,这位四川的顶级数学家几乎没讲述自己的成就,也没谈论成功路上的艰辛,只是作为一名老教授,聊了对兴趣的理解、对基础研究的担忧、对学生的期望。貌似平淡,其实很有趣。
做数学主要是精神享受
    记者:研究数学最需要沉下心,您怎么能够坚持下来?
    刘应明:有了兴趣,就会很少考虑到能不能挣钱或出名。如果眼光短浅,就不可能做好。比如你很喜欢下棋,就想下得比别人好,那就要花很多功夫,这个过程即使有挫折,但兴趣会激发你的勇气去克服困难。
    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不仅仅以金钱为目的,其实做生意也一样,真正做大做成功的,到后来都不是以挣钱为目的,为的是做出一番事业。当前社会,不少人尤其年轻人,太过分讲求经济效益。我做数学主要就是一种精神活动,比如一个困难的几何问题,我做出来就很得意,纯粹精神的享受。
    总的来说,现在环境越来越好,尤其对我个人而言。我现在老了,能够做点研究就做点研究,科学研究主要是年轻人的事,做数学尤其是。
创新需要基础科学支撑
    记者:当前社会衡量人的成功多以金钱为标准,学数学的大多没有学工商管理的挣钱多,是不是感觉学数学的人少了?
    刘应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影响和带动了一代青年人走上热衷数学研究的道路。那时候,对数学的重视和推崇真是达到了一个顶点。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知道读经济的挣钱多,慢慢读数学的就越来越少。太讲经济效益,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是现在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国家要真正地发展,一定要创新,而创新需要雄厚的基础科学研究来支撑。现在我国很多留学的学生,包括学工程的,经常也感到数学的薄弱,影响了专业的深度把握。
    国人做事情还是不能太追求现实利益,总要有人来做那些基础研究的工作,人类的进步要靠这个。数学应该得到重视。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为了推动基础学科的发展,一些好的大学在优势的科系开始设立基地班,优先录取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从事这些学科的研究工作,这个做法是有积极意义的。
青年人要坚持独立思考
    记者:怎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刘应明:其实做起来很简单。比如几何中的定理证明,书上教你如何证明,教师就照本宣科。但除了书上的方法,我们还要思考有没有其他方法,这样慢慢就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做学问重要的一点。
    这样做开头估计很难,一本书别人20页都看完了,你一两页还没读过去,但这“似慢实快”,你就会慢慢练到真功夫,得到真学问,并且坚持下来,就会掌握学问研究的方法,就能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世界。
    记者:对青年大学生您有什么寄语?
    刘应明:我不是唱高调,一个青年要抱着为国家、为人民的幸福,为科学、为专业的发展好好努力的态度,要有这种献身精神。估计可能很多大学生会说,饭碗都没找到,还来跟我谈献身。在我看来,饭碗和兴趣有史以来都是两码事。我喜欢做数学,但是我要不要考虑招生问题、教学评比问题啊?这些都不是我感兴趣的事情,不是只有感兴趣的事情才去做。现在“90后”大学生其实比我们年轻的时候更有选择了,希望你们不要做那种“宁可坐在奔驰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人。
(责任编辑:叶瑞优)
关闭窗口
© 1996 - 2017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