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张效祥>纪念文章
张效祥:中国信息安全要从“芯”开始
发布时间:2016-03-21 来源:中华英才 华君 【字号:  

  1月11日下午3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西区的一间宽敞明亮的病房里,一位97岁高龄的老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双眼微闭,神态安详;老人虽然已经听不到这个世界纷杂的声音,可是心,仍在牵挂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他就是原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张效祥院士。从20世纪50年代领导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的仿制开始,他先后组织领导并亲自参加了我国自行设计的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毕生的贡献。

  这位老人还不知道,就在两天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因一项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而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刘大力、曹春春等人,此时此刻,已经站在他的床前,等待他午睡醒来。

  老人醒来,第一眼看到大力后,目光中闪过一丝惊喜,疲惫的手渐渐抬起,轻声道:大力!这一声轻唤,仿佛穿越了30年的时光,让在场的人热泪盈眶。

  每个爱国的中国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梦。30年前,充满爱国情怀的刘大力就有一个灵光一现的梦,他发愿要发明中国人自己的CPU芯片,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机。他从中国古代的珠算原理得到启发,吸收中国古代数学成果——孙子定理的精华,开始创造自己的计算机体系!1985年,刘大力采用了独创的宏指令集、可变超长指令设计方法和可重组逻辑设计技术,提出了与国际主流计算机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宏指令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想,开始了挑战至今依然雄踞全球霸主地位的英特尔公司、IBM公司的核心CPU芯片技术的漫漫征程。

  张效祥院士以战略科学家的眼光,透过一个商业时代带来的纷纭躁动,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灵光一现的科学价值及其未来可能对于这个国家的战略意义,也开始了他呵护与支持这项技术的漫漫征程。

  1988年7月,他给国家科委新技术局汤丙午局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对刘大力的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赞扬:“此种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与勇敢精神,令人敬佩”;他认为:“只要方向正确,不断创造,不懈奋斗,就可期其必成”;并语重心长地说:“我可以肯定对于像多思方案这样的创新之举,如国家不及时予以大力支持,促其必成而任其熄灭,则无疑是一大失策。”

  1988年8月,他在刘大力创建的多思公司开始研制第一块中国通用CPU芯片的启动阶段,赠送了一幅题词:“志在必成”,如同主帅发出了进军的命令,鼓励这群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年轻人,为实现理想而开始冲锋向前。

  1988年10月5日,他在北京西山的多思研发工程报告会上听取汇报和讨论后,为宏指令体系结构技术命名为“MISC”(Macro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并且说:“中国人为什么不能给计算机术语起名字呢?我看MISC就很好!”这样,在英特尔公司的CISC与IBM公司RISC两大主流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外,出现了一个中国人独创的MISC计算机体系结构。

  1989年刘大力带着他的青年近卫军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块原创支持高级语言指令的CPU芯片。

  1995年3月,张效祥院士在参加国家计委机电局组织专家对多思研发工程的评审会上说:“刘大力说进口芯片里有‘逻辑炸弹’,威胁国家安全。你们不信,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搞不出CPU,怎么向后人交代。”

  1995年4月,刘大力参加了由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徐冠华组织召开的“多思MISC项目研讨会”。随后,在1995年4月,他郑重地给徐冠华递交了《关于多思公司MISC项目的意见》,从阐述我国计算机产业“仍令人担心”的状况入手,强调“建立自主产业,必须在计算机及其有关的核心关键科学技术方面下功夫”和“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同时进一步集中评价MISC技术体系:“它具有计算机关键核心技术的性质,它在技术上另辟蹊径”、“显示出颇有创意的设计思想”,“具有进一步探索开发的意义”;同时写道:“多思公司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冒巨大风险,英勇奋战,已达九年之久,其执著精神和坚定决心,实在难得,我把它视为一种民族意志的体现。”

  2001年,多思公司的也是中国的第一块64位通用CPU芯片投片成功。这是一颗真正的中国芯。历史应当记住这个日子。

  可惜的是,2002年国家863计划最终没有选择支持多思的MISC体系结构,而选择了基于RISC体系结构的芯片技术。

  嗅觉灵敏的外国资本迅速通过中间人向陷入绝境的多思公司提出了价格极为诱人的收购要约。张效祥院士得知后立即表示,这项技术是国宝,绝不能卖给别人。

  在彻底思考后,刘大力最后的战略判断是:中国的一般CPU芯片设计可以搭建在外国的CPU体系结构上, 但是,中国的安全处理器芯片设计只能搭建在中国人自己原始创新的CPU体系结构上,否则,国门洞开,国将不国。于是他果断决定以MISC体系结构为根技术,开始转向安全处理器专用芯片的研发,当年完成数据处理性能达到6Gbps的中国第一代高性能密码专用芯片的设计。

  在奋斗了16年以后,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一位知命之年的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心心相印,因缘相依,携手开始新的征程。山穷水尽之际,依然不夺担当天下的情怀。如今想来,一腔热血往上涌,不能不对他们的远见卓识与英雄气概充满敬意。

  2003年10月,85岁高龄的张效祥院士前往深圳,参观第五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多思展区和出席多思《深圳市微处理器开发研究院》成立大会,并在现场展示自己赠给多思的一幅“蟠龙耀晖”题词,同时发表了深情的长篇讲话。

  2005年8月,为纪念中国MISC技术发明20周年,多思公司编纂出版了《大音希声》文集,张效祥院士在序言中写道:“CPU是信息产业和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我国长期以来,在技术上受到国外严重控制和封锁,而作为产品又以十分高昂价格垄断我国市场,阻遏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影响我国信息与国家安全,造成巨额资金外流。因此,我国必须自主研制CPU技术并建立CPU产业是广大有志者的共识。MISC的创立,为此提供了可贵的机遇。”“20年来MISC走过一条十分艰辛的发展历程,资金严重缺乏,道义支持不足,但MISC的开发者们对获取CPU自主知识产权的强烈愿望、信心和决心,以及创新思想的闪耀光辉,始终激励他们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百折不挠,谱写了一幅使人感奋的创业篇章。”他用一句充满了历史感的预言来结束这篇序言:“希望MISC能结束我国无自主CPU技术的历史。”

  刘大力没有辜负老人的信任与托付,2009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多思公司第一块支持可重组安全处理器芯片的审查、测试,并批准投入生产。以多思安全芯片为核心技术支持的金融安全支付系统项目列入国家信息安全试点工程项目,并于2011年底通过中国人民银行鉴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明显重视国家信息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国家信息安全技术必须走原始创新的道路。用真正原始创新的芯片核心技术构建新一代国家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战略机遇正在到来!

  2013年9月,95岁高龄的张效祥院士对到医院来探望他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复良说:“中国的宏指令是最好的,是远超美国的。我委托你,无论在任何会上,都可以代表我表达我的意见。我一辈子支持MISC技术,终生不悔。”他再次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在信中,他郑重写道:“刘大力的芯片技术,是我一生中全力支持的一项有战略价值的重大关键技术,也是我向党和军队最后的一声呐喊!”这一声呐喊将会在未来中国信息安全万里长城上永远回响。

  2005年9月,张效祥院士曾经在多思MISC技术发明20周年纪念之际,赠给多思一幅题词:“十年生聚”。为苍生一念,天地为之所动,恰恰就在十年后的今天,刘大力捧着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证书,来到老人的面前。仿佛手中捧着的是用30年心血磨就的一把御敌于国门的青锋宝剑。

  老人一字一句轻声念后,双手伸出大拇指表示庆祝。他说话已经有些困难,人们需要侧耳细听。突然,他提高了声音,清晰地说:“真理就是真理!”“中国的MISC就是好技术!”这是老人用生命发出的声音。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曹春春的泪水直接就流下来了。

  在老人身边分享胜利的喜悦,是无比幸福的时刻。大约一个小时后,刘大力、曹春春担心老人累了,与老人告别。躺在床上的张效祥老人,双手竖起大拇指久久不放下,惜别之情,难割难舍。

  30年来,关心、支持刘大力的MISC芯片技术研发的专家学者、各级领导、仁人志士、有为青年数不胜数,张效祥院士是他们最优秀的代表,也是最值得尊敬的领导者。

  记得常有专家在质疑这项发明时会问:你是什么学历?是博士吗?刘大力回答:我是战士。其实,张效祥院士首先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然后才是一位战略科学家。与这样的军人为伍,是人生最大的荣耀,也必将战无不胜!

(责任编辑:叶瑞优)
关闭窗口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