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田在艺>纪念文章
田在艺的石油梦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科学时报 胡晓菁 【字号:  

  田在艺,1919年12月5日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崇宁镇西田村。1945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早年曾跟随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在玉门油矿、陕北、青海、甘肃一带参加石油地质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江汉油田副指挥等职务。上世纪80年代以后,调入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兼任总地质师。1982年,田在艺作为大庆油田的重要发现人之一,以“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因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年,由于他在石油地质相关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难当头专业起步

  田在艺于1919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崇宁镇西田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家乡简陋的乡村小学里开始了最初的学业启蒙,幼时的田在艺被望子成龙的父亲送到西安崇德小学念书。田在艺小小年纪便背井离乡独自生活,在经历诸多不适后又辗转回到渭南县的东关小学。几经波折,念完小学课程,田在艺在西安开始了他的中学时代。

  人到晚年,田在艺依然记得中学时候的第一堂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描述了祖国美丽的山川河岳、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漫山遍野的丰富宝藏、驰名世界的瑰丽艺术奇葩,少年田在艺心驰神往之际,也认识到“只有祖国富裕强大,幸福的生活之花才能永放光华”。

  不得不说,田在艺选择地质专业受到了他的中学地理教师白超然的影响。白超然是中国较早的地质工作者之一,也兼具了马列主义斗士的双重身份。在白超然的谆谆教导之下,田在艺第一次看见了各种矿物标本。在假期课余的山野调查中,他又知道了什么是地层、什么是褶皱,田在艺逐渐对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沦陷,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少年时期的田在艺也加入到抗战热潮中。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为了躲避炮火,田在艺只好随着学校四处搬迁,时而避入乡村,时而躲进防空洞。学业受到影响,动荡时局中再也摆不下一张少年人的书桌,田在艺痛恨这样的不安定。在阅读了大量的进步刊物,对国事有了了解后,田在艺已经不拘泥于和同学们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亡,他心中那颗“科学救国”的种子渐渐开始萌芽。

  大学时候的田在艺选择地质专业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他对地质学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觉得在理学院读书,将来会走研究科学的一条路。不问政治,不与旧社会同流合污,是一种清高”。田在艺少年时期的梦想是如此单纯又饱含青年人对正义的追求,而他一生的学术追求,也是延续着这样的愿望。1939年夏秋之交,田在艺如愿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但因当时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创办历史尚短,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求知若渴的田在艺结束在西北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后,在征得学校同意后,毅然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地质学系。田在艺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涯,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挑灯夜读那是常有的事。因经济拮据、学习负担重,田在艺不幸患上了肺结核。田在艺没有消沉,他办理了休学手续,回到家乡,积极和病魔作战。一年以后重返校园,田在艺增添了许多“大难不死”的勇气和信心。

  1945年,走出大学校园的田在艺自愿来到了甘肃玉门油矿参加工作,开始了他的石油之路。在玉门,指导他的是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先生。田在艺在甘肃、青海、宁夏、陕北一带进行了近十年艰苦的野外勘探工作,一直到晚年,他说起这一带的地质情况依然如数家珍。在孙先生的引导下,田在艺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他深知野外调查出真知。

  摘掉“贫油”的帽子

  石油是国家工业的命脉。但在1949年以前,我国被国际上认为是“贫油”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石油工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田在艺从业之初便许下了“以己之力,为中国的石油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诺言。那时候的他盼望着中国能早日摆脱“贫油”的帽子,跻身世界能源大国之列。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东奔西走,作为一名石油人,他真正做到了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哪里需要我,我便往哪里去”。1949年以后,中国自主勘探开发的几大油气田—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江汉油田、吉林油田等等都能看到田在艺的身影。

  1956~1960年,田在艺奉调克拉玛依油田从事勘探和开发工作。他常常强调:“这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田在艺参与发现并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根据在新疆地区的调查研究,发表了第一篇有影响的论文—《中国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在陆相地层中找油》,这是田在艺学术思想的形成时期。

  历经十载,西北凛冽的风沙已把当年初出校园、意气风发的青年书生磨砺成了一名沉默寡言的中年人。接到调令,他追随大部队来到克拉玛依,在新疆黑油山一带展开野外调查工作。新疆地区的地理条件较为复杂,有山区,也有戈壁;气候条件十分恶劣,酷热、寒流、洪水、泥石流……这些都是常态,晚年的田在艺这样描述那时候的工作情景:“大家在野外一边调查,一边讨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和勘探队伍把那一带都走遍了。”当时在新疆地区帮助考察的有不少苏联专家。苏联专家对新疆地区的石油远景并不看好,尤其认为黑油山地区不具备石油生成和蕴藏的条件,主张放弃这一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但是以田在艺为代表的中方专家的意见截然相反,他们主张继续在这一地区投入工作,中苏双方甚至因此在讨论会上展开了“论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方队员的努力下,黑油山乃至广大的新疆地区被证实是含油远景地区。

  离开新疆,田在艺的下一站是奉调参加大庆石油会战。根据党中央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指示,田在艺担任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兼任总地质师等职务,从此带领勘探队伍在松辽盆地上一扎根便是四年。在大庆的四年里,田在艺主要负责的是地震队的工作。他带领队员们常年在野外工作,通过打井、搜集油砂样本等,对比地层情况,判断地下是否有油田蕴藏,确定油井位置。大庆的冬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整个冬季他们白天都要在冰天雪地里作业。地震队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们得到的数据是判断油井位置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在大庆人的不懈努力下,大庆油田用最快的速度建成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成,进一步证实了陆相地层也可以有大油田的生成,有力驳斥了当时国际上的“中国贫油论”,中国实现了石油的基本自给。因为参与发现和开发大庆油田,1982年,田在艺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的获得者之一。

  1964年,田在艺还来不及与同事们分享大庆油田发现的胜利果实,一纸调令让他作为先行军之一,来到了茫茫盐碱滩—大港参加华北石油会战。华北石油会战的艰苦程度不亚于大庆,因为这个地方,一来自然环境极差,盐碱滩上荒草漫天,分布着一个又一个的水泡子,工作队在做野外考察时甚至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可以扎营的土地;二来,即使数据表明大港地区的地质构造有石油蕴藏的可能性,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依然没有打出有价值的工业油流。田在艺在大港地区的工作和在大庆差不多,主要是负责确定钻井位置。他身先士卒,白天领着队伍测量、绘图,在水泡子里捞沙子观察是否有油砂;晚上根据白天收集到的数据、样本,和队员们讨论、分析。冬天零下30摄氏度的户外,田在艺和工人们一起工作,冻得手脚都肿了;到了夏天,大量的蚊虫叮咬不在话下。一直到1964年12月21日,北大港构造带上的“港5井”喷出高产油气流,才标志着大港油田的正式诞生。

  无论是在克拉玛依、在大庆,还是参加华北石油会战,田在艺总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不计较工作上的得失,无惧条件的艰苦,一切出发点在于服从组织需要。后来又从江汉油田到吉林油田,田在艺走南闯北,摸清楚了祖国地下的每一片土地,实现了他的石油之梦。

  新时期的新事业

  1980年,田在艺调至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兼总地质师。即使已是耳顺之年,田在艺却依然坚持工作,以自己的宝贵经验,在这百废待兴之年代里做出了一番新的事业。

  1981年3月,石油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会议,并以“(81)油科字第396号文”下达了任务,由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负责组织,新疆、青海、滇黔桂、四川、江汉、华北等油田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等单位共同研究“中国含油气区大地构造及油气远景评价”。田在艺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5年时间里,他参加组织和领导了全国石油系统的23个油田、研究院(所),840多名科技攻关人员,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地质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定量、全面地研究全国各大油气区的勘探成果,目的在于摸清全国的油气资源情况。田在艺其时已经在全国各大油区实际工作了30多年,几乎跑遍了中国每一片土地,他对全国的地质构造和油气蕴藏如数家珍,田在艺多年的实践经验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全局性的指导。1985年油气资源评价工作顺利完成,其成果成为编制国家“七五”石油工业发展规划及制定2000年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1989年7月,田在艺因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研究”获得由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三名)。同年,他又因在石油地质相关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

  在这次油气评价工作之后,田在艺开始从一名实践家向理论家过渡。他的新目标,是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诸于世。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是他晚年做得最多的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田在艺曾经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组织过一次名为“中国油气资源评价构造”的学习班。这一届的学习班招收了来自石油系统内部20个单位里的67名学员,这些学员都是当时石油系统的年轻精英。田在艺请来了当时国内构造地质学派的各大领头人物来学习班授课。授课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地质力学、地洼学派、断块构造学说、重力构造系统、板块构造学说等等。田在艺的主张是,年轻人应该有一颗包容四海的心,虚心了解并学习各学派的理论和学说,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并灵活运用到研究工作中去。田在艺主持的这个学习班,曾在业界引起过不小的轰动。

  田在艺把心思放到培养青年一代上,1985年开始,他陆续招收了一批研究生。每一个学生田在艺都是手把手亲自教,从指点学生观察实验到批改论文,田在艺无不亲力亲为,在学生的成长上花费了不少的心血。田在艺的学生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是在石油地质的相关行业内工作,有的成了知名教授,有的成了地方油田里的技术骨干,也有出国深造的,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993年,田在艺从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退休。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工作,笔耕不辍、“退而不休”是他那个时候的状态。这一时期,是田在艺论著的高产期。他不间断地向世人展示他前半生的研究成果。1994年,田在艺开始着手《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油气》和《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的写作。田在艺的思路很明确,即认为,一个盆地有没有油藏,关键是看这个盆地有没有形成油气藏的条件;沉积盆地是油气形成的基本构造单元,沉积盆地在具备特定的条件后能向含油气盆地转化。这两本书全面阐述了田在艺“盆地论”思想,这也是田在艺毕生研究工作的核心。他的著作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田在艺的著作问世后,引起了业内积极反响。区域地质学家、油气地质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关士聪评价:“这两部书建立了中国含油气盆地分析的科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含油气盆地地质学”。这种评价不可谓不高。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田在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他的一番努力得到了世人的认可。2002年,他又因为在石油地质学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了当年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即使作出了一番成就,田在艺依然朴素。他一直工作到身体条件不允许,才逐渐停下手上的研究工作。即使在家休养,他也从不忘记他挚爱的石油地质事业,不忘时常让助手和家人向他介绍最新的研究动向。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形容自己是“中国石油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即使年事已高,但“心头的感慨就是对我所从事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抱有一种紧迫感……总想为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

  作者手记

  石油战线的一位老兵

  第一次和田在艺院士见面,缘于采集工程。在此之前,由于笔者曾对中国石油史作过一些研究,对于田在艺其人其事也略有一些了解,大致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还曾经作为大庆油田发现人之一、因为“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曾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结合田老的照片,在笔者的想象中,这样一位曾作出过诸多贡献的学者、专家应该是一个外表威严、不苟言笑的人。但见到田老后,之前的想象完全颠覆了。

  和田老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他的家里。当已经九十岁的老人拄着拐杖缓缓向我们走来,我们才把照片上那个人和现实中的老人的样子慢慢联系起来。即使岁月在这位老人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他依然努力挺直着自己的脊梁;即使记忆力逐渐下降,那一双眼睛仍然炯炯有神。田老的儿子这样评价父亲:他为人很正直,一辈子热爱学术。田老的严肃体现在学术上,生活中的田老待人非常和气,也很爱护晚辈。当我们一落座,他立刻要求家人倒上茶水,摆上水果招待客人。无论是我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和要求,他都专心聆听,丝毫不因我们年纪小而流露出丝毫怠慢之意。

  作为一名西北汉子,田老和他的家人都表现出西北人的直率和真诚。课题组连续两年造访田老家,对此深有感触。每一次去田老家里,他和他的家人都热情款待。有时候课题组工作到了饭点,田老一家都热情留饭招待我们。田老的儿媳妇甚至还亲手包上了薄皮大馅儿的水饺待客。田老看到年轻人来家里非常高兴,他很乐意与晚辈们在一起。田老欢迎年轻人来家里做客,对于年轻人的提问也是无问不答。每一次去田老家做访谈,我们会提前几天将提问提纲送到田老手中,田老会在提纲上认真做笔记,帮助回忆往昔。但是因为记忆力的原因,田老已经无法完整复述过去的事了。当遇到想不起来的事情,田老会给老同事、学生们打电话询问,如果实在无法回忆,他因为无法为我们提供帮助而表现得焦急,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专程致电我们表示歉意。田老对年轻一辈的爱护之心由此可见。

  随着时光流逝,田院士一天天老去。从2010年下半年第一次见面到2013年传记出版;从初见时他努力挺直被岁月压迫着的脊梁走路的样子,到渐渐开始卧床休养。两年半的时间,田老身上衰退的已经不仅仅是记忆力了。每一次造访田老,我们都感觉到采集工程开展得无比及时。我们能够以影像、以文字……以各种可行的手段,真实记录现在,反映过去的历史,表现出老科学家为科学奋斗的一生。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他的不平凡之处。田老爱国、奉献,却时刻认为自己只是石油战线上的一位老兵。田老朴素无华的精神令人感动!和田老一样在石油地质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很多,田老既是一个代表,也是一个缩影。田老一生的经历,也间接映射出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光辉历史。

1986年,华北油田咨询会上,田在艺宣读自己关于黄骅坳陷的研究成果。

1989年,田在艺获得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后在地质力学所李四光像前留念。

1999年,田在艺重返松基三井。

(责任编辑:陈丹)
关闭窗口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