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王鸿祯>纪念文章
地球科学界的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和学者
--记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鸿祯
发布时间:2011-03-30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字号: 小  中  大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生命之微,窥造化之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就是王鸿祯教授70余年地质生涯刻苦精进、慎思博学的真实写照。

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

按研究领域划分,王鸿祯教授是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古地理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他在这些领域中吸纳了中外地质学界优秀的学术理论,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地球发展阶段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使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全球性战略问题。而要搞清油、气、矿产资源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最普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古生物。因为古生物化石的存在,可以确定含矿地层的时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那个地区的古环境,据此便可进一步分析是否有形成某种能源或矿产资源的可能。

地球科学是一门系统科学,古生物学只是其中一个分支,王鸿祯学术思想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各类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以及内部联系视为一个整体,将其研究领域从古生物学逐步拓宽到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等多个领域,把研究对象的时间序列和时空联系结合起来,形成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点段前进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对相关学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切是从研究四射珊瑚化石起步的,并很快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1935年9月,王鸿祯进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习。他阅读了大量地质构造和古生物方面的专著,并把心得写成书评连续发表在当时的著名刊物《地质评论》上。在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之一的北大教授孙云铸的指导下,他已逐渐形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研究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这使他开始从事地层和四射珊瑚化石研究不久,就在《中国地质学会志》上连连发表《云南昆明中邑村磷矿略述》(1941)、《云南东部泥盆系含鱼层位并论湖南中部跳马涧组的时代》(1942)、《云南中部及北部志留纪四射珊瑚》(1943)等论文,二十几岁的王鸿祯已在中国地学界崭露头角,1944年4月被推荐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论评》编辑,是12位编辑中最年轻的一位。

为王鸿祯日后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还有一位在北大教书的著名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葛利普学识渊博,地学的丰富和奥秘经过他的讲述,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他注重从历史演变和全球视野对地质现象进行分析,这也成为王鸿祯后来从事地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1939年王鸿祯毕业留校任教。他经常在寒风袭骨、尘土扑面的铁皮房内,鉴定从各地采集的大量化石,整理成套的古生物标本。与此同时,他还在大师云集的西南联大旁听了许多精彩的文史课。对历史、哲学、文学的广泛涉猎,开阔了他的视野,为他日后度过艰辛的人生,准备了胸襟和智慧。

1945年,王鸿祯考取了英国的公费留学,带着几百片骨骼构造保存极佳的珊瑚化石薄片和丰富的实际资料赴剑桥大学读博士学位。他受伦敦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H.D.Thomas博士的启发,用研究现代珊瑚骨骼细微构造的方法研究四射珊瑚骨骼的各个组成单元,从而建立起四射珊瑚全新的分类系统。在那里,他研究了英国各大博物馆上千四射珊瑚薄片,查阅了大量文献,创造了一个令人惊羡的记录: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从骨骼微细构造观点论四射珊瑚分类》,并发表在代表了当时英国学术界最高水平的《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丛刊》上。论文全面查证和重新解释了珊瑚骨骼的细微构造,区别出层状和纤状两种结构的基本类型,并以此为依据,对其系统分类作了全面修订,也涉及生物软体外壁分泌骨骼的可能方式。同时还总结了四射珊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提出了古地理变迁和演化阶段的认识。该文将古生物的系统研究与时空分布和古地理演变相结合,在当时是一个特色,也是一个创新。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美国、法国和前苏联的国际三大古生物系列专著都介绍了王鸿祯博士论文的内容,但对他提出的两类骨骼构造的原生性质都提出怀疑。

从70年代起,电子显微镜技术开始用于古生物研究。80年代,王鸿祯带领研究生和助手改进制样技术,在四射珊瑚的研究中运用电镜扫描技术查明了大量属种的细微构造,终于证实了他早年提出的学术见解,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进一步提出了比较严密的全新分类体系,确认了逾800个属和80个科,成为集群灭绝和阶段划分及古地理分区的基础,对骨骼构造最终单元的研究也为生物骨骼的分泌机制和生物结晶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将其应用范围从四射珊瑚亚纲扩展到整个珊瑚纲和可能更广的范围。据此完成的专著《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古地理图集》的形成

地球已经有了46亿年以上的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洲、大洋、高山、平原,从古至今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而地质学史的时间概念是以百万年为基本单位的。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哪些地方曾是陆地,哪些地方曾是海洋,弄清其演变过程,便是研究古地理,由此形成的图件就叫做古地理图。比如要找石油,陆地海洋都会有,但世界34个大规模油田,31个是在原来有海洋的地方。一些重大的地理、气候变化在地球历史上影响显著而深远,只有追溯历史,才能了解其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文革”结束后,王鸿祯所做的一项重要研究,就是主编了《中国古地理图集》。这是一个聚集了古生物、地层、古地理、地质构造等多学科融会贯通的项目,是王鸿祯广博学识经过多年沉淀后的一次集大成展示,是他的“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地球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在古地理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中国古地理图集》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以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把沉积古地理和古构造结合起来,把板块构造和历史构造结合起来,较好地反映了中国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变的历史,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古地理图集》的时限跨越20亿年,反映了多种能源和矿产生成与分布的整体轮廓,是国家制定能源开发长远规划的参考。当年,这套图集还没正式出版,负责全国石油规划工作的学者,就迫不及待地把底图拿去作参考,可见其对现实工作的指导作用之重要。

王鸿祯先生是一位地质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学生中当选院士的就有18位,在各地科研院所和大学里担任院长、所长、教授的为数更多。许多熟悉他的人都说,王鸿祯院士不仅仅是专家,他还是大家,所提出和研究的往往是带根本性和全局的、影响整个领域的问题。

如今王鸿祯先生已经九十三岁高龄,思路依然清晰,兴趣仍然广阔,还不断有专题论文问世,也时有诗作题句,记事抒怀,确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前辈良师。

个人简介:

王鸿祯,山东苍山人,出生于1916年11月17日,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并留校任教,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兼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兼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会副主席。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名誉资深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顾问、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发表论文250篇,出版图书27部。曾获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1982),第三届、第五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1991),首届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1988),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1996)。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