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郝水>纪念文章
东北师大老校长郝水走了
发布时间:2010-11-29 来源:新文化报 孙淼 【字号: 小  中  大 

冬日,东北师范大学校园白雪皑皑。在生命广场南侧的生命科学学院四楼,是郝水先生的办公地点。

办公桌上整齐地码放着两摞《郝水科学论文集》,里面还写着他留给学生的赠言,后侧书架里摆满自然细胞学、细胞学类研究用书。

就在一周前,这位84岁的老人还在这里进行日常的学术研究。“这里他时常来,有时候看看书,有时候写写东西,做一些学术方面的研究……”昨日,他的学生、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副所长曾宪录教授回忆。

可是以后,学生们再也不会看到这位和蔼老人的身影了……

个人资料

我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和植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所长、吉林省生物研究所所长。

1926年10月生于内蒙古通辽。

1945年4月考入长春伪满洲国新京医科大学。

1947年9月先后在东北解放区的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学习。

1949年8月毕业于东北大学博物系并留校任教。

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10月至1959年6月被选派赴前苏联留学,获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归国后回到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77年12月起先后任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副系主任、吉林省生物研究所所长。

1980年12月至1986年12月先后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

1986年12月,创建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昨日,记者从东北师范大学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东北地区惟一一位生物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细胞生物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郝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27日8时20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4岁。

他的东西总是整整齐齐地放着

“这两天,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他的学生们,都在陆续往长春赶,他们都想送郝老先生最后一程……”东北师范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透露。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导王丽也是他的学生。“看到郝老师家里窗台上的书整整齐齐地摆着,我当时就哭了,他的东西总是这样整整齐齐。”王丽声音有些哽咽,“(郝先生去世)头两天晚上,我还和他通话请教专业上的问题,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家看电视,这一切太突然了……”

说起郝老先生的为人,王丽敬仰地说:“他是一个很单纯的人,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根本感染不了,他是一位纯正的学者、真正的学者!”

他动员出国学生纷纷回国搞科研

国家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黄百渠,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硕士。说起恩师郝水,他充满了敬佩和感激:“1986年,我刚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就决定放弃国外生活,回国和老师一起搞科研。”

回国原因很简单——郝老师的一封信。“信里语言都很平实,没有大道理。”时隔二十余年,黄百渠依然清晰地记得信里的话,“你回来吧,我们正好组织一个团队,我们一起搞科研……”于是黄百渠回来了,和老师一同创建了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

面对许多国内精英人才滞留国外的现象,郝水教授特别强调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他培养的博士生邢苗,在英国做博士后研究一年期满后,也是在他的动员下回国。

他一次又一次给需要帮助的人捐款

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郝水教授生活俭朴,却富于爱心。

“郝老师平时没有啥特殊的爱好,不讲究吃穿,但经常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农村教师捐款,一共捐了多少次我们都记不清了。”王丽说。

上世纪90年代,郝水先生获悉国家号召全民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尽一份心力,他拿出了一万元捐给“希望工程”。

1998年,我国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他又捐赠一万元资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东北师范大学的贫困生比例约占1/3,为缓解贫困学生生活压力,郝水先生不仅多次给在校贫困生捐款,而且在他的倡导下,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资助贫困生基金正式设立,首批启动资金30万元,其中郝水先生个人就捐赠10万元。

2001年10月,他将刚刚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20万元港币,全部捐赠给吉林省农村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以期能对吉林省的农村中小学有一些帮助。2002年和2003年,已有两批共100名优秀农村教师受到了奖励基金的资助。

■教学成果

他编的教材全国高校通用

郝水从教61载,善于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他编著的《细胞生物学教程》、《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等教材和参考书,被列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颁发的高师院校教师奖一等奖,2004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科研成果

他培育的小麦东北大面积种植

郝水在国内外生物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关于染色体骨架真实性的研究、染色体骨架中收缩蛋白的存在等创新性理论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郝水科学论文选集》是其毕生理论研究成果的集成;他和夫人何孟元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培育了两套完整的小冰麦异附加系,并育成优质“小冰麦33”新品种,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郝水教授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次,并于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沉痛悼念

先生千古,精神照后人

在东北师大网站的专题网页上,学生和老师们纷纷表达对郝水先生的怀念。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肖崑:与郝水先生见过一次面,听到先生去世的消息,心中万分悲痛!我们定会努力学习,为师大和先生争光!

东北师范大学杨允菲:惊悉先生辞世,悲痛之心难以言表,郝先生之学术成就和科学精神永垂不朽!

生科院蔡金挺:昨日中午得知,悲痛万分!!自2004年本科入学开学典礼以来,每年都能为见到先生一面而雀跃不已。犹记得,大三时先生为我们院本科作了一次讲座,我还在生科广场与先生合影;前几日还看见先生与史校长等人来农科院,先生就站在我身边,紧张不已。这些画面历历在目,至今仍无法相信先生已走。愿郝先生一路走好!!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刘通:教诲永记,风范长存,常怀典范,寄托哀思。先生一路走好!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刘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郝老师一路走好。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蛟:先生千古,精神照后人。

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中心林金安:惊闻郝水先生逝世,深感悲痛!郝先生编著的《细胞生物学教程》为我国的细胞生物学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郝先生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对人的和蔼谦虚永远值得我辈学习。郝水先生永垂不朽!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