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吴式枢纪念文章
铭记不仅仅是回忆
吉林日报
 

爱因斯坦说过,他不会专找“板子薄的地方钻洞”。然而,这个比喻于我们,还不足以对吴式枢先生一生所从事那份工作的专注和热情得出更深刻的诠释。只要静下心来,在资料中细细搜寻,在访谈中认真求索,我们就会从怀念开始,感受到一个人对物理学的爱。

“你知道吗?事业是他最大的乐趣和需要。如果这一次病重,他还能挺过来,肯定还会继续走下去。”说了这句话,物理学院教授、74岁的杨善德陷入长长的沉默。许久之后,他才强忍住那油然生发的伤感。

在先生过世后的一段时间里,连续好多天,我都要穿过理化楼长长的走廊,去寻访一个个了解先生往事的人。这些人里有的直接接受过先生的教诲,有的曾在他指导下工作。即使他们多已年过七旬,行动不便;即使有人是专程从海外赶回来,行程安排紧密。可闻听要对先生一生作以回顾和追记,都如约前来。

退休教授邵炳珠告诉我:“他是一个把科研视如生命的人,可以几个月不理发,却不可以一天不看文献。”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86年,先生就曾患食道癌,1988年又因肺癌切去一片肺叶,但他从未因此而退却,依然坚持亲自带学生,一路走在学术科研的前沿。

先生在理论物理界有他醒目的位置,他的教研水平之高,少有人能及。两件事让王煜明教授印象深刻。“水平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先生身上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一,他敢踏上首讲的讲台,对课程深度的理解和把握,确实是其他人难以超越的。另一件是,他去听外国专家作报告,结果报告会上午结束,下午大家就邀请他做辅导,在事前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他就报告内容推导出几黑板公式,给台下六七十位国内核物理精英分析得头头是道。”

先生的学者品格令人钦佩。1984年,留校任教的潘守甫教授评上博士生导师,而有关自己参评的经历,他也是事后才知道的。那年,吉林大学共有12人报名参评博士导,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组委员的吴式枢先生当然有资格投上一票,可是在投票之前,他却主动回避了,最后吉林大学只有潘守甫和另一位教师通过。很久以后,同为物理组委员的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甘子召遇见潘守甫,提起这件事发出好一阵感慨:“如今哪个单位不为这个事打破脑袋抢名额,你们吴先生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回避,不愧为君子,我服了!”

伫立在先生遗像前,从加拿大专程赶回来的丁惠明教授久久鞠躬不起,泪流满面,他从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就在先生指导下学习工作了十几年。“先生做起研究来,绝对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这不仅是他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也是他所倡导的学术传统。当我走出国门,才越发意识到先生传授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多么宝贵。事实上,虽然先生一直在国内搞研究,但他的学术影响力已经跨越了国界。每每有外国同行听说我师从于他,都对我的经历充满羡慕,也让我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体味到应当‘引水思源’。”

这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当我与倾谈者一起沉湎于往日往事的难忘片段,仿佛也跟随他们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一生所努力追求、实践的科学道路。先生走了,他的精神却从此可能成为一种榜样,携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给我们以警策。也许有人一生只专注于做好一件事,却往往比很多人忙顾着许多琐事,活得更有价值。只要有这样的人在,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时时反观自省,撇开个人名利得失,重新贴近自己理想的初衷。

铭记的方式不仅仅是回忆。当晨钟暮鼓为这位可敬的老人敲响,我们遥望他远去的背影,除了深深的缅怀,也要思考我们要走一条怎样的未来之路。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