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梁晓天纪念文章
梁晓天核磁共振技术开创者
香港文汇报 马尚瑞
 

有媒体在报道他的科研成果时,稿件掺杂了水分,将别人的研究成果也囊括在他的名下。他严正声明这是侵权行为,震怒之余,要求相关报纸刊登他的来函照登,以正谬误……

他尽管不爱张扬,不爱抛头露面,但他的业绩依然熠熠生辉,把一道道美丽的人生风景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自打一九五四年从海外戴着博士帽回国到如今,他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他习惯穿中山装、布底鞋,说话也低声细语,像一个十分中国的普通老百姓。

破译“一叶秋碱”之谜

梁晓天是我国利用现代仪器探测天然物质化学结构的开创者,也是率先应用新的谱学手段,尤其是核磁共振技术,对天然活性物质进行化学结构研究的开创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深受国内外学术界注目。

五十年代后期,世界医学界发现“一叶秋碱”具有治疗中枢神经的作用,据载一个日本富豪的女儿就是利用这种药物治愈了面瘫。世界许多国家争相探索“一叶秋碱”化学结构的秘密。

当时,国内没有电子计算器,梁晓天手中只有一把计算尺和一本对数表。为了推导出核磁共振技术中的简化公式,他需要把一个个六位数字用手工代入数学公式里进行验证。

在三年困难时期,梁晓天因营养不良身体浮肿,但仍然没日没夜地工作,夜晚还要照料得了肝炎的妻子。妻子理解他:“老梁,你工作吧,我躺在床上看着你!”

就在这种条件下,梁晓天终于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出了“一叶秋碱”的化学结构,并发表了论文。中国率先破译“一叶秋碱”之谜,受到国际医学界的赞扬。

文革中梁晓天冒着风险,继续坚持对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台上开批斗会,他在台下做数学题,以验证他的公式。不少人不理解他工作的意义,说他是“不务正业的专家”。

经过多年研究,梁晓天终于成功地简化了核磁共振技术中复杂的解析方法,提出了简化公式,使其能够被一般实验室所采用。他先后出版了《核磁共振光谱简论》、《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等医学专著,详尽论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中化学结构与谱线的关系,为我国科技人员掌握、推广核磁共振技术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今,这些专著仍是我国大学相关专业师生、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书。《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一书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过去,用古典的化学方法测定一种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需要两年的时间,而且容易损坏样品,数据也不够精确。根据梁晓天核磁共振光谱原理,测定天然药物化学结构仅需要五个月,且不易损坏样品,准确率也大为提高。可以说,这是该领域中的一场革命,而梁晓天则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近年来,梁晓天在多项研究中均获佳绩。在对二生物碱化学结构测定的八十多个标本中,就有二十多个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完成的。

他一向认为在科学上不能有任何虚假成分。为研究克山病,他合成了串珠镰刀菌素,并发现了该菌素与克山病的关系——在克山病高发区的大米中发现串珠镰刀菌素含量过高。这项研究成果对于确定克山病病因、病源找到了重要线索,也找到了根治这种病的途径。但媒体在报道这一发现时,把其它单位的研究成果也囊括在梁晓天的成果中。对此,梁晓天很生气,他一方面要求相关报纸刊登他的来函照登以正谬误;同时他向这些单位说明“这是侵权行为”。他这种实事求是、光明磊落的态度,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尊敬和好评。

报效祖国终有期

梁晓天出生在河南省舞阳县一户富裕的农家。其父是清末秀才。兄妹六人中,有五人都是大学毕业。这在经济落后的河南农村是个奇迹,也是舞阳人的骄傲。

其父与世长辞时梁晓天才十三岁。父亲痛苦生活的回忆及对未来和平、光明、国富民强的企盼是留给子女的宝贵财富。此后梁氏兄妹读书不忘忧国忧民。

一九四六年后,梁晓天考取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新中国的诞生振奋了海外学子。梁晓天和同学发起成立了留美中国学者协会西雅图分会,举行集会、交流信息,为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准备。

一九五二年,梁晓天取得博士学位后却不能直接回国,便想转道英国,以求助于中国驻英使馆的帮助,从英国回国。又未果,梁晓天提出去南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找工作,以便回国。他的想法仍然不能实现。为了生作,以便回国。他的想法仍然不能实现。为了生存,他从西雅图来到波士顿哈佛大学做了一名博士后研究员。哈佛大学是世界名牌大学,有先进的实验室,也有优厚的待遇。但这些丝毫没有改变他的回国欲望。他与波士顿的华人留学生们一起集会,发表宣言,表示强烈要求回国的愿望,要求美国政府尊重人权。

在一次集会上,学子们群情激愤,委托梁晓天起草了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威尔的公开信,当即有七十余名同学在公开信上签名。他们将这封信寄到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该报将信和中国留学生的签名予以发表,在美国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几十年后,一位侨居美国的华人朋友给梁晓天寄来了当年那份报纸的复印件。梁晓天睹物生情,感慨万千,他在给友人的信中附小诗一首:检点名单七十余,已难追忆话当时;历史若能重新写,仍愿焚香拜有机。

海外赤子渴望回国之情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与美国政府代表团谈判中,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尊重人权与自由,根据国际惯例,应准予华人留学生有回国的自由选择;同时,我国政府还主动释放了在朝鲜战场上俘获的美国飞行员,以表示对美国人民的友好。这样,美国政府在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作出华人留学生可以自由回国的让步。梁晓天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给在河南漯河学校任教的妻子杨修彰发了一封电报:“我可以回国了”。

一九五四年十月,梁晓天终于顺利回到北京,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从此,他走上了科技救国、科技强国的人生之路。

恪守古训铸家风

走进梁晓天的家——七十年代建的那栋普通居民楼,你会惊奇地发现:地还是建楼时的水泥地,墙还是建楼时的白灰墙。客厅里两个单人沙发尺寸小且缺乏弹性。只有墙上一幅照片透露出时代气息。那是一九九八年六月一日,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两院院士代表的合影,梁晓天就站在江泽民左后方不远的地方。

对于梁晓天的住房,客人们常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享受副省级待遇吗?」梁晓天淡淡一笑说:「单位没有房子怎么办?”他的夫人杨修彰说:“在这里住惯了,挺好的;领导上要给方庄小区的房子,又大又好,老梁说太远,上班不方便,没有要。”

梁晓天是国内外著名的科技界名流——人们不仅知道他的成就,而且了解他的为人。于是,各式各样的人时有找上门来求助。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封发自国外的信件送到梁晓天手上。信是用不大流利的英语写的。这位陌生人说,他知道梁先生是位科学家,也知道他为人诚实的质量,所以才写信给他。来函者自我介绍说:他是N国总统顾问的弟弟,因国内局势不太稳定,他手头有一笔美元二千二百万,想转存到梁先生在中国的账户上,或请梁先生找一可靠户主。当然,他会拿出相当一笔酬金的……

按国内的规矩,为他人代管财务,要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就是按较低价位计算,对梁晓天来说,二千二百万美元的百分之五即一百一十万美元也是个天文数字,能派上很多用场。

有人闻听此讯后,毫不犹豫地劝梁晓天收下。然而梁晓天却拒绝了。他说:“这笔钱不能收。不知道它干净不干净;我个人不想要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给单位,我同样不放心。”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梁晓天从不想要;而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也会拿出来慷慨助人。一九九四年九月,梁晓天获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他当即捐出五万元,作为药物研究所优秀青年科技奖金。他的义举受到所内外人士的赞扬。

“重义轻利是老梁的家风!”杨修彰插话说。她将笔者带到一间堆放着箱子、衣物的房间里,指着床边墙上一个条幅说:一九三八年梁晓天在陕西汉中读高中时,加陕西省夏令营,在草地上拾到金表一块,当即交到营部。胡庶华是陕西省一位政府官员,特手写奖状给他。多亏四哥收藏,使奖状得以流传下来。

古人曾说道:“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荫木。”梁晓天就是这样的人。

梁晓天小档案

梁晓天,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九四六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一九五二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有机合成研究室主任、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自一九五○年起,对药用天然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最早在中国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研究方法分析有机物的结构,并开展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分析。一九九四年获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一九九五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