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梁守槃纪念文章
刺破青天锷未残——导弹专家梁守槃
新华网
 
中国导弹技术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航天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
中国人不能只会“模仿秀”
中国导弹事业初创,梁守槃作为中国航天10个研究室之一的发动机室主任,领受了仿制苏式某型导弹的任务。担任总设计师的梁守槃深知仿制意义重大,必须一丝不苟。但在与国外专家的合作中,他又深深感到,不动脑筋的全盘照搬,不仅学不到真技术,还会被人牵住鼻子,甚至在关键时刻被人卡住脖子。
中国人不能只会“模仿秀”,一定要创新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这个思路出发,梁守槃除要求设计人员按图纸消化技术外,还向他们提出了“反设计”要求:就是按照已知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计算,然后将自己设计的结果与导弹实物相比较,以此验证自己的设计是否正确。这样,在完成仿制任务后,就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新产品的设计。
这种“反设计”的思路,时间不长便收到了效果,当外国专家撤走,所有援助断绝时,中国航天比较顺利地渡过了困难时期,一天也没有耽误前进的步伐。
中国的液氧能够发射自己的导弹
导弹仿制完成后,因为导弹发射的推进剂,梁守槃与国外专家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国外专家认为,中国的液氧含可燃物质太多,使用中有爆炸的危险。言下之意,就是要用他们的,可他们又迟迟不供应,导弹发射几乎被扼杀在摇篮里。梁守槃不言不语把自己关进了办公室,在一遍遍地计算和查找资料分析对比后,十分自信地提出了意见:说中国的液氧会爆炸,是有人把杂质的气态容积当作了液态容积,因而,在计算时出现了1000倍的差别。事实上,十几吨液氧中的杂质,是不可能同时集中到一点氧化而发生爆炸的。
梁守槃的意见很快被采纳。一个月后,使用国产液氧为推进剂的仿制导弹发射成功。
导弹打不准,他却锯短了发射架
一次,海防导弹进行打靶试验,4发导弹运到海边。前两发打出去没了踪影,大家以为是天气太冷,雷达工作受到影响。到了春暖花开的5月,又打了一发,还是不知去向。在总结中,梁守槃分析认为问题不在导弹本身,而是出在发射环节上。此后不久,两个型号的海防导弹共赴靶场,准备进行又一轮试验。在现场,梁守槃围着发射架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回到住处,拿起笔算了起来。根据计算结果,他让工人师傅把导弹发射架的导轨锯去了1.2米。有人不相信这么简单就把问题解决了,梁守槃说:试一下不就行了吗?弹上架,瞄准目标,居然成了。随后进行了多次发射,都是发发成功。
原来,这个导弹发射架是参照国外的一个发射架设计的,但因发射架过长,导弹发射离轨时头部上翘,尾部下沉,导弹本体在一种力的作用下剧烈震动,里面的制导组件与弹体碰撞而损坏,导弹发射出去后,自然便不知了去向。
他只去过一次西北发射场
我国的第一枚导弹和以后多次的导弹发射试验,都是在大西北的一个发射场进行的。按说,这应是曾担任我国第一枚导弹总设计师的梁守槃常去的地方,但40多年里,他只去过一次。
这倒不是梁守槃遗憾的事。他觉得遗憾的事,一是有一个低空超音速导弹研制成了,因种种原因未装备部队;二是某型导弹在取得初步成功时被勒令下马。问他最感欣慰的事是什么?梁守槃说是自己亲自参加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初创,并在艰难曲折中使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为国防现代化做了一点贡献。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上,他亲眼目睹了更先进的导弹通过天安门。那是后来人的功绩,应该感谢他们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前进的车轮。
有生之年多为航天做点事
梁守槃今年已经84岁了,他仍然担任着航天高级技术顾问。他的身体依然很好,看上去只是颈椎有点毛病。虽然这点毛病使他在说话、走路,甚至在领取“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时,都无法把头抬得太高。但这并不影响他每天准时准点到办公室,完成他要做的工作。
在他的办公室,人们常见到的是他伏案在一页又一页的纸上,推导着一个又一个外行人极难看明白,又显得令人枯燥乏味的公式。然而,那数字连着数字、符号连着符号的公式,在他的眼里并不枯燥。他说:“中国有句老话,叫老骥伏枥。人老了,能追回的东西不多,我就想在有生之年多为航天做点事。”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