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第十届杰青获得者 > 王东晓 > 报道
 
南海科考船上的首席科学家
广州日报 记者 杨明 通讯员 姚文军、莫伟才

 

王东晓

以残疾之躯挑战海洋

“每次出海,我就会产生一种探索奥秘的无限激情,因为我是船上的首席科学家,每条船都是我移动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东晓是个37岁的年轻科学家,虽然身患残疾,但他在海洋勇敢地探索一个全新的领域。

刚拿到博士学位就患上不治之症

王东晓大学快毕业时,发现自己的下肢肌肉有些无力,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等坚持着读完博士研究生,他被确诊为遗传性的肌肉营养不良症,这是一种不治之症。

面对残酷的现实,王东晓在痛苦和徘徊后觉得,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的海洋研究事业中去,这是他唯一的快乐和寄托,也是他能够忘掉自己身体残疾的办法。他深知,自己将终身与残疾相伴,唯一能够选择的职业就是自己所热爱的科学研究。

腰里绑着绳子在风浪中观测

手脚功能有缺陷,不同于正常体魄健全之人,但他照常跟科学考察船出海,主持、参加海洋科学考察,无论海上风浪多大,颠簸多剧烈,他都能顽强拼搏,出色完成考察任务,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考察资料。2001年3月份在以浪大流急闻名的巴士海峡海域,2004年4月至5月在渺无人烟的南沙群岛海域做观测,两次都遇到非常恶劣的天气,风雨大作,海浪呼啸,观测船摇晃得厉害。尽管船长和政委都要求王东晓呆在船舱里,但他还是坚持和大家一起在甲板上工作,腰里系着绳子,投放观测仪器,坚持观测。

王东晓在夏威夷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科研项目,被组委会选为“全球海洋资料同化计划”太平洋部分的科研项目,项目的实施将大大缩短我国海洋资料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记者手记

王东晓坚持科研,也致力于培养科研人才,他不仅自己拼搏在海洋科学考察的风口浪尖,还带着5位博士生、4位硕士生,以及部分来自不同学校和学科的交流访问研究生。他强调团队精神,调动起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成员各自在科研方向上的特长,让每一个人参与到不同的科研项目中去。“海上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我个人纵然再有本事也要靠大家,只有发挥团队的力量,才使得我们不断地取得胜利。”王东晓说。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