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第十届杰青获得者 > 王东晓 > 报道
 
年轻的海洋科学家
中国残联网 新华网

中国科学院,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并且有着神秘面纱的科学殿堂。而科学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更是一个戴着神秘面纱的特殊群体。他们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总是让人们充满了难以理解的好奇,充满了不由自主的尊重。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位在中国海洋科学界努力工作并成绩卓越的博士,他的不凡之处,不仅仅是因为他年轻,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海洋界探索着一个全新的领域,还因为他代表了中国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他是一位有着残障的年轻科学家。他的名字叫王东晓。

王东晓1969年出生在浙江省浦江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作为长子,他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虽然顽皮,但在父母和村人们眼里还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上学了,他会认真读书,放假了,他会帮父母做点农活。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一直是一个健康状况良好的孩子,他顺利地读完小学、中学,考取了山东海洋学院。这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不容易的,同城市的孩子相比,他不可能从小入读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和中学,因此考取大学要比城里的孩子艰难得多。进入大学给了王东晓更多的自信,也给了他更多锻炼的机会,使他成为班里最活跃也最出类拔萃的学生,连续四年当选班长。

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下肢肌肉有些无力,不能进行剧烈活动,校医的诊断也不明确,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也许是肌肉萎缩,但要看会不会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王东晓并不知道自己的疾病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临近毕业,选定就业还是再读书成了他的当务之急,因为自己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没有任何的背景和靠山,那么,与其被命运支配得莫名其妙,不如考研究生,自己来选择目前能够选择的目标。

王东晓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在功课上作了奋力一搏,考取了本校硕士研究生。直到这个时候,他的人生目标才开始一点点明朗起来,而伴随着他学业上的进步,他的疾病也在进一步发展,他的下肢肌肉萎缩一天天严重起来了,已经不能够平衡行走。如果这一时期能够做一个全面的治疗的话,至少他的疾病的状况会有所改善,起码会延缓疾病的发展进度,但他还是个学生,父母也没有可能为他提供更多的支持,他除了去校医处做简单的治疗外,也没有经济能力去大医院做彻底的诊断和治疗。

转眼间博士研究生也要毕业了。六年的硕士、博士生学习期,王东晓努力钻研试验,只用了五年就完成了。而他对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已经充满了热爱,所以在导师的支持下,他再次选择了深造,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教授的博士后。吴院士既关心他的学业方面的进步,也很关心他身体的疾病情况,亲自带他去了北京的大医院,经过反复检查和治疗最后确诊为遗传性的肌肉营养不良症!

这是一种不治之症!

在王东晓的家族中,因为基因问题,几代人中间才有可能出现一个肌肉营养不良症的病患,却偏偏让他给碰到了。命运就这样给了王东晓一个聪明有才智的头脑,却又给了他一个在成年时候出现残疾的身体。惟一的幸运只是疾病发展非常缓慢,暂时不会危及生命,也不会影响生活自理能力。这样残酷的现实,摆在了王东晓的面前。年轻的博士在痛苦、徘徊、无望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的海洋研究事业中去,这是他惟一的快乐,是他惟一的寄托,也是他能够忘掉自己身体残疾的现实的办法。

他深切地知道,自己将终身与残疾相伴,自己已经没有了更多的选择和退路,自己惟一能够选择的职业就是实验室中的科学研究工作,所幸的是,他是那么地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海洋研究。

1998年,他博士后毕业。王东晓回头再看看自己一路走过的日子,回想自己艰辛的成长之路,不禁有许多感慨,一个乡村农民的孩子,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孩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博士后毕业了!这一切是多么不容易啊!

随后王东晓在导师的支持下,又去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做博士后。在那里,所有的生活与工作都有优厚的资金作保障,所有的学习与研究都如鱼得水,同时,他也发现了国内的科研与美国的差距,因为国内科研基础的薄弱,科学知识缺乏最新的交流,科技人才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就连他这样的年轻博士在美国的同行中,所掌握的知识已经是落后了。

怎么办呢?王东晓只好用“勤能补拙”的笨办法来赶上,他每天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读书,用更大量的时间做试验室的工作,他勤奋努力,虚心请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拿出一股子超不过别人誓不罢休的劲头,用学习和工作上的量来换取学习和工作上质的变化。

天道酬勤!不久,他的研究成果就得到了美国同行的肯定和专家的好评,他被认为是出色的海洋科研人才。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年轻学人纷纷出国,寻求事业的发展,国内各种科学人才大量流失。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也不断意识到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性。中国的科技政策开始调整,对于国内科研单位在用人政策以及科研经费等方面,都给与重大的倾斜,国内大力提倡“科教兴国”。中科院制定了一个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决定引进中国在国外的杰出科技人才。

在美国的王东晓收到了回国的邀请。走还是留,这是一个艰难的取舍。美国方面也盛情挽留,希望他能够继续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领导通过越洋电话找他诚恳谈话,热情邀请他回国来主持海洋研究的工作,并且鼓励他申请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招聘岗位,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提供生活与工作方面优厚的待遇。

王东晓决定回国。

1999年4月底,王东晓回来了,他受到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欢迎。年轻博士分到了宽大的住房,工资待遇虽然难与在国外时相比,但在当时属于单位最高,又有了足够的科研经费。研究所的领导放手让他带着他的年轻同事们一起开始了有着“新面孔”的南海海洋科学研究工作。

科研环境的宽松,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给了回国的王东晓极大的鼓舞,他将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

王东晓学术思想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发表论文数十篇,还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他的工作日程表上可以看到,他经常带着科研成果出访,多次应邀赴意大利、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等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应“全球海洋资料同化计划”组委会的特别邀请,2001年7月22日,王东晓参加了在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中心召开的国际研讨会,并作了“东南亚边缘海资料采集与同化:现状和后续”的报告。在此次大会上,他提出的一个科研项目,被组委会选为“全球海洋资料同化计划”太平洋部分的科研项目,向国际海洋与气候界提供南海10年海洋再分析产品。这项目的实施将大大缩短我国海洋资料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目前他带领的课题组活力勃勃,团队清一色是年轻人。他们已与澳大利亚海洋研究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北极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协作研究关系。

他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点基础研究的许多重大课题,1999年申请的一个基础研究项目,五年期获科研、仪器和观测经费达500万元之多,2000年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年期获合同经费200万元,2000年主持中科院的一个三年期科研项目,获合同经费300万元人民币。“十五”期间,他们争取到的各类科学研究经费累计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

这些经费对这个年轻的团队来说是如虎添翼。

王东晓坚持科研,也致力于培养新的科研人才,现在带有5位博士生,4位硕士生,以及部分来自不同学校和学科的交流访问研究生。他强调团队精神,调动起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成员各自在科研方向上的特长,让每一个人参与到不同的科研项目中去,共同分享科研成果的喜悦。他的团队形成了一个学术气氛良好,积极进取的局面,也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王东晓现为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委员、广东省第二届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多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编委、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年6月受聘为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兼职所长。

他主持的课题曾获得国家教育部、海洋局、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多种奖项。由于他在科研领域的贡献,2001年11月,王东晓被评为第四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这些事实告诉人们,王东晓作为年轻的科学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国家和人民的尊重与支持。说起这一切,王东晓非常感慨。他说:自己真的是遇到了一个好时代,遇到了国家重视科学和科学工作者的好时代。自己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报答祖国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我作为一个残疾人,能够成为一个科学家,能有今天的一切,我会非常珍惜的,我也非常感谢在我的各个阶段给我各种帮助的师长和朋友,感谢我的家人给我的多方面支持。  笔者的采访目的是要讲述一位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以他为一个样本告知社会上更多的残疾朋友,人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只要自己勇于努力和拼搏,总会在自己的世界里打开一扇成功之门。

王东晓的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以鼓舞,那就是身残者也能够做到最为优秀,能够做到对社会贡献才智并造福于民。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