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郑和航海
发布时间:2016-09-01 来源: 【字号:  

图1 《郑和航海图》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附近航线

图2 忽鲁谟斯回古里国过洋牵星图

  明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间,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即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其目标是增加与西洋各国的联系,扩大明朝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这是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长时间远洋航行,在前后七次远航中,曾到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三十多个国家,包括今越南、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马尔代夫、阿曼、也门、伊朗、索马里等地[1]。

  郑和船队规模庞大,海船数量在百艘以上,人员多至二万七千余人[2],航程十万余里,体现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高超成就。关于船队中体量最大的“宝船”,《明史·郑和传》中记载其长44丈,宽18丈[3],但当前学者对《明史》中的记载是否可信,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见解。船队的航行建立在此前中国航海科技发展的整体基础上,帆、舵、水密舱壁、减摇龙骨等技术领先于世界,中国传统风帆利于操使,可利用侧向来风,通过“调戗”方式走之字路线,将顶头逆风变成侧斜风,达到“船驶八面风”的效果[4]。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土11.07米长的巨型铁力木舵杆,说明了造船材料的坚固性[5]。唐宋时期已经成熟的水密舱技术增加了航行的安全,对具体航程的掌握体现了明代以前对海洋环境的了解,以及长期利用季风和洋流的传统[6]。船队在西太平洋的航行主要按照针路进行,针路是中国古代航海经验的总结,原理是用磁罗盘针表示航向和方位,并记载相应方向的航程,指导船舶航向[7]。在横渡印度洋时,借鉴了古代阿拉伯天文导航工具,绘制《过洋牵星图》,丰富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内容[8]

  郑和航海是对中国古代航海与造船技术的全面应用、展现和发展,以这项远航活动为名的《郑和航海图》[9]对研究中国传统地图和航海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诸国的交流往来,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影响。(陈晓珊 撰)

    参考文献  

  [1] 郑鹤声:《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中国航海史研究会编:《郑和研究资料选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第97-99页。

  [2] (明)祝允明:《前闻记》,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3页。

  [3]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304,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册第7767页。

  [4] 金秋鹏:《中国古代的造船与航海》,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第40-45页。

  [5] 周世德:《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文物》1962年第3期,第35-40页。

  [6] 葛云健,张忍顺:《郑和下西洋对季风洋流的认识和利用》,《中国航海》2005年第1期,第14-18页。

  [7]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大连海运学院航海史研究室编制:《新编郑和航海图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第7页。

  [8] 黄盛璋:《<过洋牵星图>起源阿拉伯与中国发展、提高的贡献指迷解难》,刘迎胜主编:《<大明混一图>与<混一疆理图>研究——中古时代后期东亚的寰宇图与世界地理知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20-163页。

  [9] (明)茅元仪:《武备志》卷240,续修四库全书本,子部第966册第319-329页。

(责任编辑:麻晓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