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科技专题>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人才西部行
【中华儿女】向西,向西
——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上的科研工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24 来源:中华儿女 梁伟 【字号:  

  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这么一段话:“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这是第三任所长夏武平生前的至理名言,也是西北高原所秉承的“牦牛精神”。

  2014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5周年。这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经济政策和人才政策,但摆在眼前的现实依旧,西部地区仍未摆脱“人才洼地”的困扰,这在科研院所显得更为突出。项目不多、经费不足、待遇不高……一些人来了之后又选择离开,因为气候、因为环境、因为子女上学……而选择留下的一些人则在艰难地支撑,留下是因为他们热爱这片土地,并且爱的颇为深沉。

  王洪伦 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出生于山东的王洪伦是团队中不多的外省人,烟台大学毕业后报考研究生的时候,青海显然不是他的第一选择,他是被调剂过来的。2001年4月第一次来到这里参加研究生考试的面试,虽然只呆了短短的两天,留在脑海中的却都不是美丽的回忆,风沙大,城市很旧,海拔有些高,发展很落后。

  在北京读完一年研究生后,第二年的7月,王洪伦正式走进了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幸运的是7月是青海最美丽的时节。“我刚来的第二天就安排我们开车去野外采样,从西宁到贵德沿途100多公里,翻了好几座山,周围的景色美极了,雪山、草原、羊群融为一体,就像一幅山水画。中午我们去了当地的牧民家,他们非常热情,宰羊喝酒把歌唱,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不曾遇到过的,我一下子就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王洪伦回忆说。而这一年,恰好是西北高原所建所40周年,王洪伦一边准备着庆典活动,一边把这些年来所里的历史好好“温习”了一遍,这也让他彻底融入到了这里,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目标和定位。

  王洪伦说:“当时我的课题就是做白刺。白刺的分布面积广,生态学价值大,有固沙的作用,即使在盐碱地也能生长,并能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在青海的产量尤其大,当时我主要是做这个白刺籽油,还有提取籽油后的有效化学成分,以及活性的筛选,从硕士一直做到了博士毕业。”

  因为选择了这个课题,王洪伦每年都要去一次野外,一呆就是半个月。开车绕柴达木盆地跑一圈,从南线到格尔木约800多公里,再从北线赶回来,就是为了沿途采集样本,这样的生活在别人看来是相当乏味的,但是他却感到颇为有趣。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博士毕业。2006年,王洪伦拿到了“院长奖”,毕业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很多,可以去大城市,也可以回老家的药厂,显然,这些地方的待遇比起西高所来说,好太多了。但是就在那个关键时刻,西高所要引进博士。

  “说实话,我喜欢搞科研,虽然当时待遇只有2000多,但是那样的环境是我熟悉的,那样的氛围是我喜欢的,西高所是一个搞科研的地方,所以当时我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留下。”王洪伦说。

  毫无疑问,这样的选择对于热爱科研的王洪伦来说是正确的,第二年,他就拿到副高职称,成为所里最年轻的一位,2008年成为研究生导师。又过了一年,公派留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外学习的一年对他影响很大。他更加懂得了,科学是很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科研成果是要经得起推敲的,科研工作者也需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要保证和学生的平等性,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性,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首先要思考,而不是否决……

   2013年,他又成为所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从学生进来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诉学生“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科学态度,王洪伦从事天然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分析、活性筛选及特色生物资源及中藏药的研究开发等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1项,其中授权专利7项;完成科技成果12项,其中主持完成2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中科院青年人才专项、中科院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目、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院长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共11项科研项目,并担任青海省青联常委、全国青联委员等社会职务。

  赵亮 海拔4200米以上的科研者 

    4月中旬,北京的街头早已春意盎然,而远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却还是白雪皑皑。此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亮又开始打点行囊,准备从青海西宁出发,前往位于果洛的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采集数据。35岁的王洪伦是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这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果洛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冬季漫长而严寒。恶劣的自然条件让人望而却步,而赵亮和同事们却要在这里长期工作。从2005年开始,他们每年往返于西宁和果洛之间几十次,从未间断。观测站在青海果洛、玉树、同德三地设有3个观测点,站上科研人员每20天到观测点采集野外观测数据一次,进行科研攻关,为三江源区草地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赵亮是青海乐都人。1997年,青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原本想走进学校教书,却阴差阳错走进了西高所,一干就干到了今天,再看看当年的大学同学,生活都过得比较舒适,但是他从未后悔过。

  “刚进西北高原所的时候,感觉特别好玩,从事全球变化和鸟类繁殖生态学研究,四月底的时候就出去,吃住都在那,每年都有三四个月是在野外度过的,很多时间都是一个人的日子。每天观测高寒草甸地区雀形目鸟类的繁殖,看到鸟类抚育后代的过程,突然感觉母爱真的特别伟大,不管是鸟还是人,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可能是动物的本能。”赵亮说。

  2002年,在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驱动下,赵亮及所在团队开始在全球变化生态学方面,首次运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报道了青藏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大小,认为系统碳循环过程在时间尺度上由短期控制(包括昼夜温差、降雨、季节长度和叶面积)和长期控制(包括生态区和人类活动)两条途径控制;在空间尺度上,由自下而上的气候因子(温度、降雨)和自上而下的生物因子(叶面积和放牧)两条途径控制。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引起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流失原因是过度放牧。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由于过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引起草地持续退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形势日趋严峻。三江源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这一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三江源区草地近年呈现全面退化趋势。

  赵亮说:“三江源区生态项目主要研究草地退化成因和形成机理,揭示高寒草甸退化生态过程;筛选和选育优良草种及其适宜组合建植人工草地,综合控制草地害鼠等草地培育措施,最终建立适宜的高寒退化草地治理和可持续管理模式,为国家应对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与生态畜牧发展技术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虽然在刚开始的日子里,遇到了当地牧民不配合的现象,但是赵亮认为这都不是无法克服的问题,比起在高原恶劣自然环境下的艰辛工作,比起一些人为因素,他更担忧西部科研人才接续乏力的问题。

  “西部地区要想吸引到优秀人才十分困难,特别是领军型科研人才。目前,我们研究团队科研项目还可以,有事干,如果过几年我们团队的首席科学家退休了,培养不出自己的领军人才,团队的科研项目肯定会减少,甚至科研工作都可能无法维持下去。”

  王敏 盐湖女科研工作者的28年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化学实验室副主任、盐湖资源高效分离与技术学科组组长王敏是青海人,1986年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原不想回来工作,但最后还是走进了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一干就是28年。  

  搞科研的忙起来,似乎就没有男女之分。打从一进所,王敏就开始做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接着又做起了硫酸钾的项目,一头钻进了柴达木盆地。

  “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一日有四季,风吹盐沙跑”。这是人们对柴达木盆地地理气候环境的概括和总结,但未曾真正涉足柴达木的人依然很难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尤其是生活在现代都市,在节假日逃避城市喧嚣的人,更难感知其孤寂和苍凉。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长期生活过工作过,才能理解盼望“有人来”的心情。

  柴达木盆地本属无人区,半个世纪以来,除中科院和地矿部门为数不多的科考人员外,柴达木腹地方圆几百公里仍然人迹寥寥,直到近年中科院建立盐湖产业化基地和中国天然气总公司进入涩北气田,沉睡了数亿年的柴达木腹地终于真正有了人类的活动,修建了现在这条从格尔木至涩北的似冰非冰且凹凸不平的盐路,露出一线生机。

  1998年,在盐湖研究所的领导下,组成了地质调查小分队对东台吉乃尔盐湖进行了考察,并以此为依据成功的修建了12万平方米试验盐田,组建了东台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基地。基地的科研人员远离亲人,远离家庭,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忍受着风寒日晒,孤独寂寞的痛苦,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默默无闻的工作。按预定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盐田日晒工艺路线试验,制得合格的钾盐中间产品和富锂原料卤水,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水质变化分析数据,为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该项目二期4k㎡盐田建设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营造了东台科研示范基地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些年来,王敏跟随着马培华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盐田富集锂、老卤中镁锂分离、碳酸锂制取过程中固液物料分离和分离提取设备大型化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系列关键技术。该项目的完成,是我国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取得的重要进展,有利于推动我国锂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企业采用该提锂技术在柴达木盆地锂富集矿区建成了首个万吨级高品质碳酸锂生产装置。

  王敏说:“东台的项目在2009年被国家发改委验收,第二年我正式回到所里工作,现在和未来的科研方向还是在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上,提钾、提锂、提硼。虽然西部条件有限,但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

关闭窗口
© 1996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