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科技专题>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渤海粮仓
【新京报】渤海粮仓
发布时间:2014-06-24 来源:新京报 郭铁流 【字号:  

   

  “渤海粮仓”项目需要大量的优质小麦麦种,在山东省无棣县一个小麦育种田内,工作人员一字排开,手工剔除杂草。

   

  河北海兴县示范区,两个小朋友已经认不出自家的田地,原来这片田种棉花和玉米,这是第一次种小麦,预计亩产能超过700斤。

   

  中科院禹城综合实验站,科研人员正在对土壤样本进行分类,寻找改良方案。

   

  山东沾化县一废弃晒盐场,土壤含盐量很高,土地改良后将种棉花。

   

  河北省南皮县示范区,科研人员用遥控飞机喷洒药物防治病虫害,每亩成本仅20元,受到农民的欢迎。

   

  山东无棣寇义祥在自己的麦田里整理改良土壤用的药剂,他在中科院的技术支持下,成功改良麦田。

  去年四月,“渤海粮仓”工程正式启动,发起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说,虽然全国粮食已经取得十年连增的好成绩,但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一粮食仍需要进口,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如今,粮食高产地区已很难实现大幅增产,而在环渤海平原地区的河北、山东、辽宁、天津等地有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如果能解决这些地方的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等问题,巨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将得以发挥。

  一年过去了,环渤海的万顷薄地是否变成了粮仓?

  2014年5月8日,山东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种粮大户张汝和在自家麦田里接待了来自北京的参观采访团。这是张汝和自2013年种小麦以来接待的第11批到访者。

  2013年,李家村成为了“渤海粮仓”示范区,张汝和用1000亩土地试种小麦,当季取得亩产606斤的好成绩。在这之前,种小麦是当地人不敢想的事情,由于土地高度盐碱化,当地只能种植棉花。今年,张汝和把40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小麦,初步估计亩产超800斤。

  同样是种粮大户,山东无棣县的寇义祥比张汝和更大胆。他第一次种小麦就投入7000多亩,目前小麦长势良好,亩产800斤以上不成问题。他说,从前在盐碱地上种棉花需投入大量人工成本,亏本严重。当他得知中科院推广“渤海粮仓”示范区的消息后,他主动找上门去,全部改种小麦,现在看来丰收已经成定局,今年终于赚钱了。

  河北省南皮县白坊子村有着数十年种小麦的历史,但产量很低,当地有一首民谣唱道,“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村支书白普青说,当地2013年纳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白坊子村成立了县城第一个专业化种植的合作社。合作社对入社农户土地实施统一管理,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的统一购买,耕作、种植、浇水、施肥、植保、收获等田间过程的统一管理。目前全村170多户全部入社,合作社耕地面积达1500亩,预计亩产将超过900斤。

  中科院科研人员研发了微咸水混灌技术、土壤肥力快速提升技术等,为“渤海粮仓”提供科技支撑、改良低产田和盐碱地。同时,耐盐优质高产小麦、玉米品种的选育也取得突破。李振声院士倾注多年心血选育成功的“小偃81”、“小偃60”耐盐小麦新品种在示范区种植增产效果显著。“小偃60”在河北海兴旱碱地种植亩产674斤,比当地原有品种增产22.9%。选育的HN866玉米在南皮核心区平均亩产1125斤,比原有品种增产15.7%。

  “渤海粮仓”工程通过建立示范区,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了环渤海中低产田粮食增产能力,力争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李振声院士说,“到2020年,全国18亿亩耕地的粮食增产总量目标为1000亿斤,‘渤海粮仓’工程涵盖的50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36,但增产粮食却占到总量的1/10。因此,实施这一工程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关闭窗口
© 1996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