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电性是荷兰科学家Onnes在1911年发现的,它是指某些材料在其临界温度以下表现出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的现象,相应的材料称为超导体。如果超导体临界温度在常压下高于传统理论认为的“麦克米兰极限”(40K),则称为高温超导体。 

  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其研究历史上,已经有10人获得了5次诺贝尔奖。目前,超导的机理以及全新超导体的探索是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同时,超导在信息通讯、工业加工、能源存储、交通运输、生物医学乃至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在铁基超导体被发现以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成的科研团队基于在高温超导领域的长期积累,做出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包括突破麦克米兰极限,确认铁基超导体为新一类高温超导体;合成系列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并确认为第二个高温超导家族,创造并保持铁基超导体临界温度最高纪录;基于若干基本物性的研究确认了铁基超导体的非常规性等。2013年,“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荣获此前连续空缺三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完成人为赵忠贤(物理所)、陈仙辉(中科大)、王楠林(物理所)、闻海虎(物理所)、方忠(物理所)。 

  至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申报之前,关于铁基超导体的8篇代表性论文SCI共他引3801次,20篇主要论文共SCI他引5145次。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Science、Nature、Physics Today、Physics World 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专门评述或作为亮点跟踪报道。如Science 发表了题为《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专题评述。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Peter Hirschfeld教授说:“一个或许本不该让我惊讶的事实就是,居然有如此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自北京,他们确确实实已进入了这个(凝聚态物理强国)行列。”美国斯坦福大学Steven Kivelson 教授说:“让人震惊的不仅是这些成果出自中国,重要的是它们并非出自美国。”2013年2月,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统计显示,世界范围内铁基超导研究领域被引用数排名前20的论文中,9篇来自中国,其中7篇来自物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