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新华网】海南三沙:一位“珊瑚爸爸”的海底总动员
发布时间:2012-12-25 来源:新华网 魏骅 王晖余 【字号:  

“别人看永兴岛的蓝海白沙美得舒心,我却着急忧心。”在三沙永兴岛西沙海洋科学综合实验站里,张浴阳看着珊瑚礁消亡的图片和珊瑚遗骸,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张浴阳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读博士,2009年,他第一次登上了美丽的永兴岛,“第一次带着相机下潜到深海中,本以为可以拍一些美丽的海底照片,但眼前大片早已死亡的珊瑚遗骸,让自己既痛心又着急。”

永兴岛等西沙周边岛屿基本都由珊瑚礁沉积形成,珊瑚就像海洋中的土壤,许多动植物都依赖于它繁衍生息,一旦珊瑚消失,随之消亡的将是整个海底生物链。据了解,2006年,永兴岛周边海域的海底珊瑚覆盖率在40%左右,近年来由于台风破坏性增强以及天敌“长棘海星”泛滥,周边海底珊瑚覆盖率已不足1%。

“我当时就许下愿望,有我在就不能让这片海成为‘死海’。”张浴阳说。在永兴岛小小的实验室里面,张浴阳和同事们开始了用珊瑚繁育技术拯救珊瑚的“海底总动员”。

“单纯依靠人工填海防风固岛的方法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珊瑚繁育技术是岛礁生态修复的最佳手段,虽然目前我们的繁育力量还很有限,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修复工作也将逐步加快。”张浴阳说。

经过在永兴岛海域近4年的海洋实地研究,张浴阳在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和珊瑚繁殖技术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无数次的潜水研究使他成为西沙海域名副其实的海洋生态保护专家。这位以培育珊瑚为己任的帅小伙,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珊瑚爸爸”。

“这些珊瑚宝宝都是今年7月份刚刚人工繁育的‘新生儿’,一旦海况良好,我们就会将这些宝宝带回到永兴岛周边海底的家,健康成长的珊瑚宝宝们,将加快西沙海域的岛礁修复。”张浴阳指着培育室里几十个刚刚发育的珊瑚幼体说。

珊瑚繁育研究需要出海潜水作业,经常遭遇困难甚至危险。“西沙海域天气变化莫测,有时2个月内适合出海的时间不到一周,所以每次出海,大家都会尽可能多地采集样本,多建立人工基盘为幼体珊瑚安家。”张浴阳告诉记者,即使他们做了周密的预案,试验活动仍然屡次遭遇险情。

有一次,张浴阳和同事进行观察珊瑚活动的夜潜,由于风浪突起,上浮后看不到小艇的灯光,凭着呼喊声辨别方向,最终游了近40分钟才获救,“如果遇到潮汐暗涌,海流能在10分钟内将我们带到几公里以外的深海,这让我们至今想起来还后怕。”张浴阳说,试验时他们还曾遇到鲸鲨的“光顾”。

“虽然遇到了如此多的危险和困难,可我依然不舍得离开这座美丽的海岛。”张浴阳说,明年他的课题就要结束了,这也意味着他将回到广州的实验室中继续其他的科研工作,“这些小珊瑚是我亲手培育出来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真希望能够一直陪在它们身边,看着它们长大,帮我实现西沙海岛生态修复的目标。”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