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网】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6-10-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佘惠敏 【字号:  

  10月12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中科院召开。今年8月16日发射升空的“墨子号”卫星,正处于紧张的在轨测试阶段,它的进展如何?能否顺利交付使用?

  量子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潘建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今天介绍,量子卫星墨子号在轨测试期间,完成了与兴隆站、德令哈站、南山站单站跟瞄测试,建立了天地链路;完成南山与德令哈双站跟瞄测试,建立了双边纠缠光链路;完成与阿里站的跟瞄测试,建立了隐形传态光链路。三种不同链路的打通,为量子卫星的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隐形传态这三大科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这是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它要在茫茫未知中开创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自然会遇到种种难关。“以前有国际同行建议,你们不要一开始做这么难的,只做一个目标量子密钥分发,难度会小很多。我们要挑战3个科学目标,难度高得多。”潘建伟说。

  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兼卫星系统总指挥王建宇对他的话表示了赞同。"只做一个量子密钥分发就已经很难了。在一颗质量不过640千克的小卫星上,把三个实验都设计进去,是非常难的。比如双站跟瞄测试,就是国际上第一次实现在一颗卫星上,用双光子对准两个地面站。这相当于卫星在500公里的轨道上,同时往相距约1200公里的两个地面站开枪,两边都能打准。而且卫星上发下来的光子每秒2000万对,要保证光序不错,精度要求非常高。"王建宇表示,三种不同链路都成功打通,是采用了很多最新技术的结果。过去做航天项目,都是地面技术成熟了再用到天上。现在科学卫星则不同,新技术研究成功了就要用上,这样才能保证科学实验的先进性。

  卫星系统总师朱振才对卫星状态表示满意。“卫星目前状态良好。能源系统供电达到1200w,非常充足,有足够余量让我们可以一天做两轨、三轨实验。”朱振才说,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对站指向尤其精准,其偏差只有设计指标的几分之一。

  由于光量子的信号非常微弱,为避免白天光线的干扰,墨子号设计为夜晚工作。而卫星在天上的能源靠太阳提供,晚上靠电池供电,一旦电池耗尽卫星就变成不能接收指令的铁疙瘩。所以能源平衡是墨子号卫星设计的第一需求,最初的设计是每天晚上做一次实验,最多不超过两次实验。但是墨子号卫星上天后状态很好,科研和工程团队经过商量和论证,确定墨子号每天可以做3次实验,并留有可供进一步发掘的潜力。

  量子卫星从天空飞过会有多亮?

  “如果天气良好,量子卫星经过时,会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量子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总师彭承志说,墨子号第一次成功的星地跟瞄是在兴隆观测站实现,当时这颗卫星发出绿色的光芒,亮度相当于10等星,仅次于月亮,比天空中所有的恒星都更明亮。

  潘建伟表示,墨子号目前正处于参数调整、寻找最佳工作点以及积累有效数据的过程中。预计墨子号在11月中旬将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工作,之后交付使用,开始正式科学实验。“墨子号数据回来后,会为我们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未来我们希望量子卫星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将形成多颗量子卫星组成的星座,我们正在开展地面原理研究,对此很有信心。”

(责任编辑:任霄鹏)
关闭窗口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