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我国培育出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 【字号: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18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团队培育的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通过了农业农村部2018年全国水产新品种审定,并获得了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学会颁发的新品种证书。

  多年来,桂建芳院士团队一直致力于银鲫种质创制和选育,于2008年培育成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目前鲫鱼养殖中的最主要的养殖品种,占鲫鱼主养区的70%左右。“中科5号”采用单性生殖与分子模块相结合育种技术,由桂建芳院士团队历时十多年培育而成。相比之前的“中科3号”,“中科5号”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较强、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等优势,未来三年有望推广覆盖我国所有鲫鱼养殖区域,实现目前养殖鲫鱼品种的更新。相关工作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

  2014至2017年,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湖北黄石、江苏南京等地开展生产性对比实验和中间试验。养殖结果表明,无论是较本地的异育银鲫品种还是异育银鲫“中科3号”,一龄异育银鲫“中科5号”生长优势明显,生长快20%以上;因不感染孢子虫而表现出更高的成活率,成活率高20%以上,增产效果明显;另外还具有易垂钓特点,是非常适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殖的鲫新品种。

  目前,水生所与广东海大集团、黄石市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大规模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将在未来3年推广应用区域覆盖我国鲫鱼所有养殖区域,实现目前养殖鲫鱼品种的更新。

  相关链接:

  中科院培育出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

“中科5号”成鱼

“中科5号”鱼苗

工作人员在苗种生产基地测量银鲫鱼苗生长情况

(责任编辑:程博)
关闭窗口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