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专访李志刚:应对金融危机支持科学发展迎接未来挑战
      2009-05-06

  近日,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打出了一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组合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中科院近期也组织实施了“应对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和蔓延,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科技,希望科技创新能够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恢复方面作出更大贡献。科学技术如何在应对当前这场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如何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迎接未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的中科院在这些行动中该发挥哪些作用?近日,《科学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李志刚。

  《科学时报》:科技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技在促进产业转型等方面的重要性,温总理也多次提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您能否介绍一下,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的中科院在推动依靠科技力量应对与化解金融危机方面,有哪些具体行动和措施?

  李志刚: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中科院提出,将应对金融危机、支持科学发展、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这三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纵深布局,统筹安排。近期,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中科院及时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在全院实施“应对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积极动员科技人员将创新活动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要求紧密结合,组织实施一批调结构、惠民生的科技示范工程。最近将推动实施的项目包括: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宽带无线多媒体技术在灾后的四川重建统一的宽带网络,开发低成本医疗工程技术、建立主要依靠国产技术和装备的健康医疗覆盖体系模型等;加快推进激光显示、半导体照明、煤的新一代高效洁净综合利用等一批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成果转移转化、人员培训、测试服务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如组织500个院属研发团队与500家企业结成对口战略联盟,免费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同时,中科院将积极参与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提供科技支撑,提供先进观念、基础科学、核心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

  《科学时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科院及时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能否介绍一下这项计划实施的着力点在哪里?

  李志刚:在这次行动计划中,中科院选准着力点,将把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灾后重建、粮食增产、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措施提供科技支撑,集成已有科技成果和科研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一批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成果转移转化、人员培训、测试服务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启动实施若干具体举措和紧急措施;发挥院士群体科学思想库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若干重大科技问题咨询,努力为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以科技支撑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长远,中科院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组织300多位优秀科技专家、管理专家和情报专家参加了18个专题组的研究,提出了面向2050年的科技重点领域发展路线图,初步勾画出至2050年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宏观图景和相应的体系特征。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只有建设6到8个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如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绿色、智能的材料与先进制造体系,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与服务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等,才能使我国的未来发展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科学时报》: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一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在这一环节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此,中科院有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

  李志刚:要真正摆脱危机,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新的产业与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革命,创造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科院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先后与29个省市自治区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地方、企业共建了一批研究机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科技创新园;与中石油、三峡总公司、首钢等国有特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组织实施了西部行动计划,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科技支甘、支黔、支青、支新等专项计划;向地方企业派遣科技副职,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初步形成了科技支撑地方、企业经济发展的体系。2002年至2008年,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累计达11500余项次,使社会企业累计新增销售收入3272亿元、累计新增利税520亿元。

  我们将有针对性地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与成果推广,重点关注对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加大向企业推广的工作力度。全面开放中科院知识产权网,使企业及时了解中科院以及国内外的最新知识产权成果,搭建地方、企业与中科院知识产权交流渠道。2009年争取与地方、企业共同组织推广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000项。

  《科学时报》:前不久,中科院联想学院中小企业CEO创新发展高级培训班江苏班、浙江班分别在南京、杭州开班。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什么?这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有什么影响?

  李志刚:为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以科技创新支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国科学院在“应对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中专门规划了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培训班的计划。决定由联想学院负责,从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中拿出专项经费,义务开展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训,推动科技创新与企业对接,以科技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想学院近期举办的中小企业CEO创新发展高级培训班就属于这次培训计划。培训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优势,着重于企业战略规划制订与管理、企业科技创新与创新管理、企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企业如何“过冬”等内容,通过专家讲课、研讨交流等形式,力求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难题,使科技创新走入广大中小企业,使广大中小企业认识了解科技创新、承接科技创新。

  《科学时报》:中科院近年来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新建了一些研究所,也与企业共建了一批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在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方面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志刚:中科院前瞻布局,结合科技发展的宏观态势,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近年来新建了一批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对地方经济和企业的科技支撑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例如,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就把开发面向覆盖全民医疗与健康需求的低成本健康技术作为研究方向,研制出了一套低成本的先进医疗设备,有利于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平时大家做体检,心电图、血压、血氧、身高、体重、B超等不同项目不仅要跑好几个地方,收费加起来还很贵。现在,我们开发出一张低成本的医疗检测床,所有项目都可以做了,而且这张床价格不贵,减少成本自然就降低了看病的费用。如果在农村看病,车上放一张这样的床就可以节省很多环节。现在,这种设备通过了广东省药监局的注册会审,已经销售了30多台。

  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行动中,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已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平台,走访若干企业,针对企业需求,为企业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科学时报》:近来,中央大力提倡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动员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涉及了这个问题。请问,中科院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加强科技人员与企业的联动?

  李志刚:为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移转化,中科院一直非常重视科技人员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此次应对金融危机行动计划中,我们发挥中科院的人才智力优势,组织了院内的力量,成立了500个团队,每个团队的人数一般为5至10人,主要从事技术的转移转化。这500个团队与500家中小企业形成一对一的结盟,帮助中小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解决企业发展的一些技术难题。了解了企业的需求,我们在帮助企业发展、增强科技人员和企业的联动上就会有的放矢。另外,通过选派科技副职到地方企业,包括开发区担任副职,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把中小企业和中科院研究所之间连接起来,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学时报》:一直以来,中国科学院学部积极组织院士专家开展咨询工作,为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您刚才也提到应对金融危机需发挥院士群体科学思想库的作用。请问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扩散的形势下,中科院有没有专门开展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密切相关的专项咨询研究以及面向企业的咨询研究?

  李志刚:中科院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咨询机构,我们要发挥院士群体的作用,为地方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科学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在积极组织院士专家,在日常咨询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若干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密切相关的专项咨询研究,重点围绕能源、资源、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继续加强对粮食产量、经济指标等的预测,如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地壳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能源结构调整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水资源问题咨询研究等。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即将起动,中科院学部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配合开展此项工作,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院士专家研究规划编制中的重要科技问题。根据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规划编制前主动献言献策,提出有关科技方面的参考建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提出有价值的修改建议,为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作出贡献。

  在本次应对金融危机行动计划中,为配合国家战略部署,我们积极组织院士有针对性地在一些地区开展“科学与中国”院士行活动。该项活动将转变活动方式,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帮助有困难的企业解决问题,提出有可操作性的咨询建议,并尽可能结合咨询研究项目进行,同时也开展宣传科普工作。目前,根据中科院与各地签订的院地合作协议,计划先在上海、广东、新疆、山东、南京以及三峡地区开展院士行活动,分阶段、按主题组织院士专家赴这些地方开展各项活动,在充分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建议,并动员院士以各种形式开展合作,积极支持当地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996 - 2009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 webeditor@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