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新华社】“蛟龙”猜想
——“蛟龙”号业务化应用关键热点解读
发布时间:2012-07-20 来源:新华社 张旭东 罗沙 刘奕湛 【字号:  

CFP供图

7月16日,搭载中国自主研发“蛟龙”号深潜器,顺利完成中国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向阳红09”船抵达青岛。本次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标志着“蛟龙”号历时10年的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束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随母船“向阳红09”船于16日返回青岛。这标志着“蛟龙”号已完成研制与海试,即将转入业务化应用。对于刚“毕业”的“蛟龙”,第一份工作会是什么?是否会有女潜航员驾驭“蛟龙”?“蛟龙”又是否会有“姊妹”?对“蛟龙”号未来的种种猜想,海试参试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权威解答。

“蛟龙”首份工作或赴南海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业务化应用阶段将主要用于深海科研和海底资源勘查,提高人类认识海底和利用海底资源的水平。“海底不仅拥有广阔的空间,还有丰富的矿产等资源。载人潜水器是勘探开发资源的基础,而且在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环境评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

“但是‘蛟龙’号试验母船‘向阳红09’已有34年船龄,噪声大、作业甲板高,工作条件和环境有限,而且潜器存放、维护和保养的国家深海基地还未动工建设,因此未来3年至4年宜进行试验性应用。”金建才说。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副主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明年“蛟龙”号的任务正在进行申报,计划是进行南海进化史研究和调查,并分析南海海洋环境对我国的影响。“‘蛟龙’号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定点和精确作业的能力,这是无人潜水器所不能企及的。”他说。

“调查、评价海底矿产资源和试采过程中,载人潜水器也都将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刘峰说,“此外,在地形调查中,载人潜水器也比多波束调查的数据精确很多。”

性别不是成为潜航员的阻碍

刘洋成为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引发了人们对首位女潜航员的关注,女性是否可以成为潜航员?刘峰表示,潜航员首先是要心理素质过硬,其次是要有好的身体条件,性别不应该是成为潜航员的阻碍。

“潜航员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在7000米级海试的时候,每次下潜作业长达10多个小时。他们长期待在狭窄的空间内,周围一片漆黑,有幽闭症肯定不行。如果遇到故障就慌张,操作出现失误就可能有危险,这也肯定不行。”刘峰说。

刘峰表示,其实女性与男性相比,更为细心,而操作潜器就需要胆大心细,动作敏捷,女性在这方面挺有优势。美国就有女潜航员,日本也正在培训一名年轻的女潜航员。因此,女性只要心理素质和身体条件过硬,学习能力强,都可以报名参加第二批潜航员的选拔。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说,由于“蛟龙”号内部空间十分狭小,而每次下潜长达10余个小时,如果一名女潜航员和两位男潜航员下潜,他们在潜器内解手将是很大的问题。“当然,如果是三名女潜航员下潜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说。

“蛟龙”将有“小姊妹”

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副所长、“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副总指挥崔维成介绍,“蛟龙”号海试成功后,我国载人深潜的另外一项重要工程就是进行4500米级高国产化率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的研制。4500米级的潜水器是要在比较经济的前提下满足国内大部分科研需求。

“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潜水器用锂电池以及国产推进器,是我们目前正在集中攻关的关键技术。从国内的科研需求来说,4500米级的潜水器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同时更多强调经济性,相比‘蛟龙’号可以降低大约40%的使用成本。”崔维成说。

据了解,“蛟龙”号与新造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将视具体需要配合使用。

对于将来人们是否可以乘“蛟龙”号等载人潜水器去体验观光,崔维成表示,载人深潜成本高昂,出海船舶的成本就很高,加上潜器等人力成本,常人很难承受。同时,我国现阶段研发载人潜水器是用于科研和资源勘探,并非是为满足个人好奇心。

崔维成说,如果个人经济能力确实比较强,我国科研人员同样可以为其制作类似喀麦隆乘坐的潜器,下到海底11000米,甚至比他们的潜器更先进,可以乘坐两个人。但这种潜器只是为体验和拍摄视频,其他功能要弱很多。

■延伸阅读

海底也会有“交会对接”

“虽然7000米级海试获得成功,但‘蛟龙’号的路还很长。”“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说,“蛟龙”号是实实在在的科考作业平台,这次出征海试不是终点站,下一步将转向业务化运行,进入应用阶段,发挥科学效益。

据透露,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深海基地,两年后将完成包括深潜器和母船停靠码头在内的一期工程建设,我国将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深海技术支撑基地的国家。届时,“向阳红09”号试验母船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深海基地“安家落户”。

徐芑南表示,海试完成后,未来3至5年将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在总结“蛟龙”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团队还将开展常用工作深度专用深潜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

“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一方面要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的急切需求,取得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蛟龙’号应用队伍,充分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 徐芑南说。

而在更远的将来,“蛟龙”号母船将有望由海面转到海下,在海里和“蛟龙”号进行一次“交会对接”。“海面毕竟还要受到风浪影响,未来要在海里为‘蛟龙’号构建海底行宫——通过深海空间站实现物品储存供给和潜航员长期驻留。”方书甲说。

到那时,普通人将有机会下潜一睹深海秘境。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