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专家评述
世卫专家评论中国非典科研进展与问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8-07 【字号: 小  中  大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非典型肺炎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克劳斯·施托尔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中国正在开展的很多非典科研项目质量一流,不少研究成果为非典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但中国研究人员在如何更好地共享科研信息方面也暴露出问题。

    在《纽约时报》5日刊登的一篇报道中,施托尔说中国科学家在寻找非典动物宿主、开发动物模型以及研制非典早期诊断手段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少进展。例如,中国科学家们在果子狸等多种野生动物体内分离出了非典病毒;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已建立起非典病毒恒河猴感染模型;中国研究人员已找到从T淋巴细胞中检测非典病毒的方法等。

    他说,中国对非典病毒的动物来源进行了“最广泛的调查”,但这些成果没有得到发表或肯定,这是“很不幸的”。

    施托尔说,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官员对中国在非典科研上的进展非常感兴趣,但国际科学期刊上很少有中国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有很多中国研究人员投入非典科研,但除了阅读中文报纸的报道,他们往往不知道别人正在做什么,而大多数新闻报道都无法提供必需的科学信息。

    他认为,造成信息共享不畅的原因,在于中国研究人员在如何应付国际性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方面经验不足。与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科研体制的协调性似乎相对要差,同时也缺乏一个能够从政府资助的所有项目里汇集成果的有效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