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专家评述
侯云德院士:认识非典尚需时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4-25 【字号: 小  中  大   

    出门戴口罩、早晚服中药、每日量体温、房间勤消毒,这些平时只有在医院里才能见到的景象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从未出现过的新病毒绷紧了所有人的神经。这场灾害的“元凶”——SARS病毒,在2003年春季,妇孺皆知。

    医学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这样描述SARS病毒:它的表面有很多伞状小突起,整个形状就像一顶漂亮的皇冠。由于它是冠状病毒的一个新变种,此前还没有人得过由它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因而也没有它的抗体,所有的人都可被它感染。

    SARS病毒可人工合成

    SARS病毒属冠状病毒科,是一种正链有膜核糖核酸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与流感病毒不同,SARS病毒的核酸具有感染性,本身就携带了能复制自己的酶,能够自己在试管中繁殖。侯云德说,类似的病毒还有导致小儿麻痹症的泼立欧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在实验室通过化学原料合成出这类病毒。

    侯云德介绍说,目前已知有两种冠状病毒能侵袭人类,10种能侵袭动物。引起此次非典型肺炎流行的SARS病毒,到底是动物冠状病毒和人类冠状病毒发生重组后产生的,还是人类冠状病毒之间重组后产生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

    SARS病毒也有“软肋”

    病毒颗粒一般都是纳米级的,长度在20纳米至300纳米之间。因此,不能光靠戴口罩来阻止SARS病毒的传播。侯云德说,SARS病毒是一种表面有膜的病毒,这层膜由脂肪构成,抵抗力很弱,很容易受到破坏,任何消毒液都可以把它杀死。因此,对生活环境进行充分消毒十分必要。

    另外,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来预防非典也已得到科学证实。侯云德说,许多正链有膜核糖核酸病毒都对干扰素十分敏感,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和实验室细胞培养,均已证实重组人α2b型干扰素可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繁殖。至于板蓝根的抗病毒功效,侯云德表示并未得到科学证实。

    接触亦可传播SARS病毒

    一般的冠状病毒可以导致呼吸道、肠胃道和中枢神经三方面的疾病,大多数动物的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前两种症状,如猪感染冠状病毒后可导致传染性肠胃炎,猫受到冠状病毒感染后能引发传染性腹膜炎。侯云德认为,动物间的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的。

    侯云德专门对香港九龙的一个居民点做过调查,那里有66%的非典病人出现了肠胃道症状,而那里正好是一个下水道的粪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有2%至7%的非典患者有肠胃道症状,这也表明不能忽视SARS病毒通过接触病人排泄物而传播。侯云德说,任何东西,包括钱和衣物,如果被病人污染过,都可能传播SARS病毒。

    严防SARS病人的排泄物

    最新统计的流行病学曲线证实了上述担忧。侯云德说,目前该病已显示出灶性传播的形态,在地图上可以划出一块一块的病灶,这表明该病不完全是呼吸道传播一种方式。如果是呼吸道传播,速度会更快,例如1957年发生的流感,半年内全世界都有了。

    侯云德说,目前在预防上急需做两件事,一是查清SARS病毒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另一个便是切断该病的所有传播途径。他透露说,香港大学已经确认,不仅仅是非典病人,SARS病毒感染者的粪便中也有SARS病毒。甚至当病人病愈后,大便中仍在排毒。至于排出的这种病毒有没有感染性,医学界正在查证,不日便有结果。

    有否后遗症尚不肯定

    有专家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随着疾病的康复,SARS病毒逐渐被机体所清除,其传染性也随之消失。从研究看,目前还没发现非典患者出现后遗症的病例,也没发现非典患者复发的病例。对此,侯云德认为,病人出院后仍需严密观察,康复病人在粪便中继续排毒便是一个难点。

    侯云德说,美国有一种多发性硬化症,可导致行动不便,有人怀疑病因就是冠状病毒。美国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多证据,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但在动物身上,冠状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可以肯定的,例如小鼠的冠状病毒实验便已证明确能损害其中枢神经系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