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心理咨询
中科院2号非典社会心理预警:对非典不可麻痹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23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联合课题组于2003年5月9至19日,先后完成了对北京市及其邻近华北四城市(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和太原)1836人的社会心理问卷调查,获得了《北京及其邻近四城市民众“非典”疫情中社会心理特征比较研究》结果。现发布第2号“非典”社会心理预警简报:

    第一、通过对北京市区原疫情严重地区与北京郊区疫情较轻地区市民社会心理特征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市区居民比郊区市民的麻痹意识更为明显。我们再次警示北京市民:在抗击非典和发展经济的攻坚战中,不得松懈对非典流行病的预防。大家注意,直至21日的北京市非典疫情发布中,疑似病人的数量并没有消退。因此,要特别注意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共同维护环境卫生,尽可能回避人群的聚集,以保护来之不易的疫情控制局面,防范非典疫情的反弹。

    第二、对于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五城市的市民疫情风险认知特征的调查结果表明,市民们在非典流行病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行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和文化程度差异。从年龄方面来看,官方发布的非典疫情的信息更能引起中、老年市民的关注和警觉;而20岁以下年龄段的青少年在接受发布的信息时表现出较大的选择性:即对于与自己学习、工作生活更为相关的信息(如停课、放假信息)更为关注,而对于其他信息(如卫生部、本市的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领导人的谈话)的关注,要低于其他年龄组。与之相反的是,60岁以上年龄组除了对“停课、放假信息”和“卫生部、本市的新闻发布会”等信息的反应与其他年龄组一致外,对其他各项信息的敏感性都略高于其他年龄组。如对于“非典治愈后对于身体有无影响”等问题的警觉性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这提示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关注更多的官方预防信息;同时,更要注意关心离退休老年人,对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其安全感。在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市民,对于“非典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等信息的重视和了解,要明显弱于高文化程度的群体。为此,我们建议,家庭、亲友们以及社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特别注意提示文化水平较低的民众注意避免麻痹意识、提高应对水平;社区、企业和公共教育部门还应采用多种简便易行的方式,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提供公益性学习活动;同时,特别要关心外地进城务工人员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帮助他们掌握防范非典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使其增强自我卫生防护意识,并巩固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三、调查结果表明,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邻近北京的四城市的市民对于疫情的风险认知状态普遍存在的松懈情绪:某些民众更关注周围身边的信息,而对非典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对官方发布的信息重视不够,这种情况可能与现在疫情缓和的趋势有关。与南方一些城市市民相比,华北地区四城市的市民并未因与北京空间距离的邻近而警觉更高,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对于当地防范非典和预防非典疫情回流北京是不利的。建议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加强对于邻近城市抗击非典的物质支持的同时,应考虑与这些城市进行社区管理模式方面的交流,特别是在了解民众心理及其预测、引导行为方面,与四城市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以完善非典流行病的预测和控制系统。

    第四、在华北四城市民众非典疫情社会心理调查结果中,我们还发现了各城市独特的、值得关注的社会心理行为问题。我们建议对经过封闭、隔离的医科院校大学生,更需关注其心理问题;在关注进城务工者非典的社会预防机制建立的同时,也要注意郊区、边缘地区农民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行为的培训。联合课题组将通过有关渠道,向华北四城市的主管部门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和对策建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