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攻关前沿
非典科研战上演“生死时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11 【字号: 小  中  大   

    非典型肺炎这个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道科学难题,肉眼无法看得见的病毒,更是对我国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人类和病毒之间,正在上演一场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之战。

    “要夺取同疫病斗争的胜利,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

    面对人类知之甚少的病毒,人们对科学技术寄予厚望。

    奋起攻关,与世界同行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一切。面对非典,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立即行动起来。从政府部门到科学家,从中央到地方,站在非典最前线的我国科学界,也纷纷投身这场世纪攻坚战。

    4月14日,卫生部和科技部宣布紧急筹措1000万元实施“非典型肺炎防治紧急科技行动”;中国科学院也制定专项计划,集全院之力攻关非典,加紧研制疫苗和药物。

    科学家和病毒赛跑,中国科学家也在和国际同行赛跑:

    在非典元凶的确认上,2月18日,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衣原体颗粒,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非典的帮凶;3月23日,香港地区和美国几乎同时报告,一种冠状病毒可能是真正的元凶。

    在病毒基因图谱的绘制上,我们和国际同行是“前后脚”:继加拿大4月12日、美国4月14日分别绘制成功后,军事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4月16日完成4株病毒的基因测序,为研制诊断试剂、疫苗和治疗药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病毒检测诊断上,德国等国专家研制出诊断试剂不久,4月17日,卫生部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宣布建立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冠状病毒的新技术;4月19日,中科院等单位研制出1小时就可确诊的快速检测试剂盒;4月22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研制成功一秒钟时间内测出人体温度的红外快速测温仪。

    在药物研发上,我国更是走在世界前列。4月24日,一种用于预防非典的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而5月初,美国有关实验室才宣布发现干扰素这一天然蛋白质能够有效抑制非典病毒。

    “我们的攻关能早一点成功,哪怕是一天半天,都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贡献。”

    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组长、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参与攻关的科研人员必须横下一条心,忘我工作,不畏困难,知难而上,不辱使命,打赢这场硬仗。

    5天,考验基础研究实力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张时间表:4月15日凌晨2时45分,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无偿提供的、从非典患者组织标本提出的冠状病毒;4月16日10时48分到16时05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破译4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4月18日7时32分,鉴定出患者血液中的SARS病毒蛋白质;4月19日2时12分,临床检验试剂盒问世。

    短短5天,从获得病毒样品到研制成功1小时检测试剂盒,科研人员可谓马不停蹄,一气呵成。这张时间表记录的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更记录了我国科研工作者之间的精诚合作。

    灯火通明、连夜奋战的那一幕,至今仍在邓在军博士眼前闪烁:“我们15日凌晨从军科院拿到材料后,连夜开动了测序仪等机器,到16日上午测定了两株病毒的序列,下午又测定两株。”

    “基础研究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应急能力的重要部分。”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负责人杨焕明教授看来,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出击,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是因为通过近几年参与人类基因组研究,我国基因组研究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正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实力,北京金赛狮反义核酸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美国宣布研制成功出特效药后的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找到针对病毒基因活性靶点的序列,确定了能表达免疫蛋白的基因,为研制反义核酸药物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已发现一批具有抗炎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并发现干扰素、夏枯草等一批抗病毒药物的新功能,两种新药“注射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冻干粉”和“肺泰胶囊”已通过快速通道申报临床。

    人类历史上曾经一次又一次和传染病赛跑。艾滋病从发现到分离出病毒历时3年,而非典病毒的确认到基因测序、推出试剂盒,仅仅用了3个月。科技进步,再一次为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及时掌握主动权争取了时间,也为人类战胜病魔带来了曙光。

    戒除浮躁,科学界仍需合力攻关

    不容回避的是,突如其来的非典,对我国科研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有关人士指出,非典之战将是一场持久战,我国必须建立一套快速反应的科研体制,打破常规,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合作,建立健全技术平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疾病突发事件。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研究员李金明提出质疑,我国去年11月就已发现非典病人,但是不仅病原体的确认走过一段弯路,即使是病毒基因序列的测定也要晚于美、加等国,缘何如此?试剂、疫苗的研制,会不会重蹈“病原体”研究上各自为战的覆辙?

    业内人士指出,各个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沟通是其中重要原因。卫生系统的研究部门用传统方法寻找病原固然无可指责,但应用新技术较为迟缓也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求索无门,基因测序机构测定病毒序列所需材料竟是通过“私下”渠道弄到的。

    研制针对非典药物的北京金赛狮反义核酸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虽然已经取得进展,却为病毒样本匮乏所“困”:“美国的特效药就是这个,而我们虽然有了很大进展,却因为控制严而拿不到病毒样本,无法进一步开展研究。”

    非典元凶尚未完全弄清楚,传播机制、致病原理、变异情况等仍然没有完全掌握,鉴定诊断和治疗还有许多困难……科学界仍然任重而道远,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医学科研战线的同志们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使命,要进一步集中力量进行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科学攻关,并尽快把成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去。

    大多数专家认为,非典攻关上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态度都不可取,科技人员必须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戒除浮躁,才有可能更快地找到对症药物,研制出疫苗,给病毒以“致命的一击”。

    “Speed is everything(速度就是一切)。”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汪建博士笔记本上的这句话,不仅是所有科学家的共同心声,更是他们的无声誓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科研工作者的合力攻关下,人们坚信,人类终将战胜非典病毒,赢得这场胜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