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攻关前沿
我国科技工作者力克非典纪实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03 【字号: 小  中  大   

    自从“非典”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就在医院的病床前、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摆开了不见硝烟的战场。

    “非典”来自何方、病毒通过什么传播、怎样切断传染源、对症的药是什么……为了破解这一连串的问号,科技工作者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地工作,用默默的行动和对人民满腔的真情,弘扬着科学求实、战胜困难的伟大民族精神。

    与病魔赛跑

    今天是“五一”节,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往常一样忙碌着。自从4月7日紧急启动非典型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研究联合攻关项目以来,这里20多个夜晚灯火通明。为了完成项目的目标:获取“非典”病毒的全基因组精确序列;发现“非典”病毒的各种基因组序列变异特性,研制预防“非典”的疫苗……,他们连续奋战,直到今天一直没有休息日。

    “速度就是一切”,汪建博士笔记本上的这句话,表达了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声。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放在墙角的一张张床垫,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人就吃、睡在办公室。

    这个课题组4月15日凌晨2时45分,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无偿提供的、从“非典”患者组织标本提出的冠状病毒;4月16日10时48分到16时05分,破译4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4月18日7时32分,鉴定出患者血液中的SARS病毒蛋白质;4月19日2时12分,临床检验试剂盒问世……

    “五一”节,当记者踏进设在上海的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时,亲眼目睹科研人员有的对“非典”患者血清作检测试验,有的分析不同“非典”患者感染的原因,大家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尽快研制出SARS疫苗,控制‘非典’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是我们的最大心愿。”上海病原学研究协作小组组长、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袁正宏深情地说,赢得时间,就能赢得先机,实现快速降魔的愿望;赢得时间,就能多一分挽救患者生命的机会。当上海出现首例“非典”病人后,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联合成立病原学研究协作小组,袁正宏研究员担任开展“非典”快速鉴定和分离病原的研究,带领年轻科研人员在20多天内做了近千个实验。年近70岁的闻玉梅院士不顾个人安危,2次深入广东、香港等疫区商谈引进病毒标本和实验设备等合作事宜。

    冒着生命危险寻找病因

    在首个出现疫情、最早与“非典”较量的广东,科研人员率先拉开全面围剿“非典”的序幕。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技人员,勇敢地挑起了查找病原、控制疫情的重担。

    从1月初接到河源市的疫情报告那一刻起,他们就牢牢盯住了“非典”这个穷凶极恶的“瘟神”。前往医院对病人进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形成相关报告、向上级汇报,促使各地、各界提高警惕。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书记田利香告诉记者: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广东省疾控中心大楼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几乎每晚灯光彻夜通明。不少人每天工作在16个小时以上,他们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专业人员为了等待实验结果,或监测疫情报告系统,常常和衣而眠,枕戈待旦。有的不顾身体有病还未康复就回到岗位,有的在狭小的太平间做尸解一干就是3个小时……

    为进行艰巨的流行病学调查,科技人员的足迹踏遍了所有发生疫情的城市,到过所有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医院。为了核实一个可疑情况或信息,他们不厌其烦,反复深入现场。

    为了在数目巨大的微生物中找出导致非典型肺炎的“元凶”,他们加班加点地从各个方面入手开展病原检测,细菌培养、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验等等,用上了一切能用上的技术手段。

    要检测出致病的病原体,首先要采集到合格的检测样品。非典型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在采集病人痰液时,科技人员必须与病人近距离、面对面,要将棉签伸进病人的咽喉擦拭,并引导病人咳嗽等候他将痰液吐出并装进器皿,稍微不慎,就会被传染。但是,几个月来,没有一个人胆怯过,更没有人退缩过,不论哪里有新发病例,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接到报告,科技人员总是及时采样。

    1月31日是除夕,广东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副所长柯昌文得知顺德市一病人死亡,顾不得中国几千年来的忌讳,顾不上亲人的埋怨,和流行病防治研究所的梁文佳一起赶到太平间,进行了样品采集。他们在这具遗体上采集的样品,为后来检测病原体提供了难得的实验材料。微生物检验所科技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全省发病地区采集近2000份标本,平均每个人采集近50次。

    截至4月中旬,省疾控中心共收集了122份病变细胞培养物,并从13份病变细胞培养物及其原始标本中,分别检出了冠状病毒基因片段。对这些样本数据的研究结果在最短的时间里印证了这次“非典”的病原是冠状病毒这个世界公认的结论。

    为了人民的需要我们无怨无悔

    “研究疫情,我们责无旁贷”,这是天津医科大学科研人员说得最多的话。天津医科大学的天津市生命科学中心实验室,在归国博士汤华主任的带领下,研究出了SARS病毒早期检测的基因诊断方法。这个只有9个人的科研群体为了抢时间,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当我听丈夫说要搞SARS病毒研究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希望他做这个,因为我们还有孩子。汤华的妻子心存担忧。“我们有这个条件和责任,我们不做谁来做?”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了8年有关病毒研究的汤华对妻子说。

    科研攻关中,实验的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错,最危险和最细致的工作要特别小心,但大家都抢着干活,互相鼓励,没有一丝怨言。“我们就像是一个在与疾病赛跑的集体,我们希望做一些对社会对学术有价值的事情。”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58岁的宋诗铎,不仅在防治“非典”的临床一线诊断,还承担科研、统一诊断标准、会诊等任务。她在临床中全面观察、准确诊断,收集第一手资料;在科研中,她结合国内外信息,研究疫情,带头探索攻关新课题。一个月来,她吃、住在医院。“我的同事工作起来都非常忘我,义无返顾。我常被他们感动得掉泪。医生本来就是保卫人民健康的战士,人们需要你,那你就有成就感。”

    今年41岁的广东非典型肺炎医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黄文杰博士,已经在“非典”一线奋战了5个多月。一向低调,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他,2月11日,第一个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在南方网直播现场,否定了“当前的流行病与肺鼠疫、肺炭疽有关”的说法,提出“非典”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治的。

    第二天下午,他又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一起,再次出现在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非典”情况通报会上,提醒民众不必恐慌。他说,“在人命关天的危难时刻,作为一个医务科技人员,我要站出来说话,民众的需要高于一切,不能太多考虑个人的得失。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我无怨无悔。”

    疾病固然可怕,但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与疾病的抗争,在攻克一个个病魔中,人类征服、控制瘟疫的时间正在缩短。科学的力量终会战胜肆虐的“非典”,疫情将过去,平安会到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