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攻关前沿
非典元凶是如何找到的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01 【字号: 小  中  大   

    科学的确提供了许多方便。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花了7年时间才找到莱姆关节炎的病原体;80年代,科学家花了3年时间才找到艾滋病的病原体;而现在破译非典型肺炎的速度简直是个奇迹:短短七周内,科学家已经完成识别、命名和破译病毒基因序列的任务。

    元凶找到了,原来它就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而且与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同属一个家族。可是,尽管如此,它与普通感冒病毒相差很大,现在科学家也没有搞清楚它从哪里来。但无疑的是,任何地区、任何人都有被传染的可能。

    捕鱼行动

    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地追踪,最后,“犯人”终于被逮住了。美国《时代》周刊4月初的一期以《逐个细胞到追踪一种致命病毒》为题介绍中国香港大学的研究工作,文中引用小组负责人马利克·佩里斯博士的话说:“我们经历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捕鱼远征。”开始,佩里斯和同事以为这只是一种变异的流感病毒,与他们以前研究的禽流感病毒类似。但这只会把人引入迷途。幸运的是,佩里斯跳出了这个框框,“采取了不太常见的方法”,然后于3月中旬在“非典”患者鼻腔及咽喉液 体取样里都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病毒。

    证明相当简单:从“非典”病人和普通肺炎病人提取血样,然后注入这种病毒,血样对病毒发生反应则说明病毒存在。问题还是要弄清楚这种病毒的“身份”。研究人员把正常细胞的DNA和受其感染细胞的DNA比较,又用了4天时间,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发现它与一种病毒家族的“冠状病毒”类似。元凶初步确定了。

    “非典”在医学上名字叫做“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是世界卫生组织医生卡洛·乌尔巴尼博士给取的。他首先发现这是一种新传染病,可以说正是他导致了“非典”病毒的最终发现,但不幸乌尔巴尼本人也感染“非典”死亡。

    科赫原则

    但是这还只是怀疑。在满足科赫原则以前,研究人员还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冠状病毒是“非典”的起因。

    所谓科赫原则,是指要证实某种病毒是某种疾病的起因而必须进行的四项科学试验。科赫原则第一步要求在所有患者身上发现这种病毒,但健康人身上没有。第二步是从患者身上分离出这种病毒,并使其在实验室的培养皿内繁殖。第三步是用皮氏培养皿中的病毒使实验动物患上与人同样的疾病。最后一步要求从患病的实验动物身上分离出病毒,并证明这种病毒能在皮氏培养皿中发育。

    最后两步是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病毒学主任艾伯特·奥斯特豪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的。研究人员把一种冠状病毒放到猴子鼻孔中,一些猴子出现了与“非典”病人相似的肺损害症状,如肺部形成多核体细胞等。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戴维·海曼说,该机构“99%”相信“非典”是由冠状病毒造成的。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一种冠状病毒的变体是“非典”的病原体。

    猴子试验是证实假设符合科赫原则的重要一步。科学家必须确定,将冠状病毒感染动物后是否会导致与人类经历相似的症状。证实“非典”的起因对于开发相应的诊断测试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由此可以确定哪些人患有疾病并将被感染的病人隔离治疗,未感染者则可以继续正常生活。这还将帮助科学家追踪病毒的发展变化,确定这种病毒是否从动物传染给人类,并集中力量研究可能是哪些动物。

    目前,科学家正在对猪和家禽进行试验,以弄清这些动物是否容易感染“非典”。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