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治疗方法
非典疑似病例排除诊断有新方法
——动态检测天然免疫功能有助于非典疑似病例的早期排除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6-12 【字号: 小  中  大   

    6月9日,解放军302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王海滨带领课题组研究发现,在目前非典的早期病原诊断方法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非典疑似病例的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和淋巴细胞应急能力进行动态检测,有助于非典疑似病例的早期排除。回顾性研究表明,符合率达100%。这是302医院在非典临床快速检测方面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目前,对非典疑似病例的排除,普遍采用血细胞分析、胸片和临床观察的方法,周期为2周,但这对有肺部改变的非SARS病例较难排除,常常导致错诊误治。针对目前非典诊断存在的问题,王海滨认为,非典患者的高热不退、急性肺部炎症渗出、淋巴细胞绝对数量下降及全身中毒等症状,主要由非典病毒“超抗原”诱导机体发生应急性自身免疫细胞损伤和大量反应性产物,这是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所不同的地方。因此,对非典疑似病例的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和淋巴细胞应急能力进行动态检测,对非典疑似病例的早期排除有重要帮助。

    课题组通过对28例住院和门诊隔离观察的非典疑似病例进行隔日一次的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应急能力检测,连续3次都处于正常水平或无明显改变的23位非典疑似病例全部排除诊断,有进行性改变的5位疑似病例全部被临床诊断为非典。通过该项检测,可考虑将非典疑似病例的隔离观察期缩短为一周。这样,不但为非典的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重要指导,而且能减轻社会隔离的压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