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治疗方法
基因诊断SARS在不断向前突破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12 【字号: 小  中  大   

    在中国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如果把冒着生命危险抢救SARS病人的第一线比做第一战场,那么在中国还另有一大批的医学科研人员,他们也在冒着生命危险密切接触着SARS病毒,与一线的白衣战士一样,奋战在与SARS斗争的第二战场上。

    虽然,他们不与SARS病人面对面接触,但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生命阻止着SARS病毒对人类的威胁。

    从4月15日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教授、国际病理学会中国部主席吴秉铨教授领导的基因诊断研究中心,在没有向上级申请任何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以中心12年来所积累的经验,率先在SARS早期诊断和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已发表的冠状病毒序列基础上,仅用7天时间(4月21日),就完成了引物设计、引物合成、荧光标记探针制作、检测物收集、实验操作流程制定以及临床标本检测,同时从临床送检的病人血液中,检测出了冠状病毒的特有序列。

    就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战果,目前科研进展情况如何,以及该检测标准何时应用于临床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吴秉铨教授和他的技术人员。

    在谈到基因诊断中心的工作性质时,吴秉铨教授把自己的这支部队比成战斗中的侦察兵,他说,他们的任务就是摸清敌情,就像工兵为大部队前进时搜寻地雷一样,即通过病毒的某些特征把SARS病毒一个个找出来。

    目前,他们的分子诊断试剂盒所用的引物序列、操作流程已公布于众,并进入了攻关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让科研成果不仅仅成为识别病毒的方法,而是成为临床应用(识别SARS病毒)的重要依据。眼下,这一方法正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胸科医院、人民医院、丰台医院试用中。

    参加此次科研工作的刘叔平先生介绍说,此项研究与目前已公布的免疫学试剂盒的区别在于,免疫试剂的特点主要用于发病后的诊断,是通过患者感染病毒后在体内所产生抗体,以免疫学的方法进行检测。吴秉铨教授研制的试剂盒是通过基因诊断学方法,通过血液或痰液的检查作为SARS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这一检测方式将及早地帮助临床把确诊病人确定下来,并对SARS相关冠状病毒在该病人血内繁殖程度有所提示。让前线的医务人员在诊断病情时,可较好地把握“严”和“宽”的尺度,使疫情在没有扩散之前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

    据悉,目前,美国、加拿大和德国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工作者对SARS病毒的快速反应,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科技部“非典”攻关领导小组已通过北大医学部让该基因诊断中心提交立项报告,该报告正在送达之中。

    吴秉铨教授回忆,10年前,该诊断中心曾用核酸扩增技术,研究诊断过医院产妇、新生儿小流行的柯萨奇病毒感染和病毒性心肌炎(小RNA病毒)及时解决了医院的防护问题。正是有了多年的学术积累,该诊断中心这次才能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相关冠状病毒作出正确快速的分析。

    专家称,面对SARS病毒的肆虐,基因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可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帮助流行病学家判断病源和恢复期患者中的带病毒者,对解除隔离、预测复发、防止传染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月10日下午2点,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楼内静悄悄的,只有二楼仍像往常一样,基因诊断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们又不声不响地忙碌起来,因为9日下午又有40个血样送到了该实验室。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些科研人员已是20多个昼夜没有回家了。

    记者本想进入实验室继续采访下去,但被婉拒于门外,只允许在血样取出时拍照了事,采访只好暂时告一段落,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像基因诊断研究中心一样,所有战斗在“非典”第二战场上的无名英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