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防治措施
北京启动一级疫情控制措施防治“非典”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4-15 【字号: 小  中  大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宗焕平 王思海) 记者13日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北京已启动一级疫情控制措施,动员全市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开展“非典型肺炎 ”防治工作,“非典”在全市已得到有效控制。

    截至4月11日,北京全市共消毒各种车辆17144部,首都机场完成消毒面积23万平方米,各区县卫生消毒工作已全面展开。

    北京市委、市政府把防治和控制“非典”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市委书记刘淇、市长孟学农亲自主持召开有关专题会,强调要把“非典”的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采取坚决、果断、有效的措施,使“非典”在全市得到预防和控制。

    据了解,北京市已成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领导小组,由刘淇、孟学农负总责,领导小组常设指挥部,24小时运转,负责疫情监控,协调相关工作。各区县和市卫生系统、教育系统也分别成立了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地区、本系统的防治工作,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工作系统和网络。北京市还成立了防治“非典”工作专家小组,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和医院等8家医疗机构的有关流行病、传染病和呼吸科院士及著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对北京市防治工作给予了科学指导,特别在宣传预防知识和稳定社会情绪方面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

    据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全市“非典”发生情况,市卫生局迅速制定了《北京市应对“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以及《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下发了《关于三级综合医院设立独立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诊室和留观室的通知》、《关于印发北京市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南的通知》和《关于应对在京的境外及港澳人员SARS病例工作预案》,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保证了全市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北京市还建立了严密的疫情监测体系和报告制度,全市卫生部门从2月12日开始在全市11家三级医院设立“非典型肺炎”监测哨点,3月初又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了监测哨点,进行疫情监测并制定定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监测情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为加强对病源的调查和防控工作,北京市组建了一支25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入户开展防治工作,做到病人、病人家属、病人接触、新发病例和疑似感染人员情况清楚,采取了对密切接触者及亲属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隔离措施。全市各医院加强了对医护人员培训和保护,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确保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全市对学校、市场、机关、铁路、民航、出租车、文化娱乐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全面实施了卫生消毒措施。全市已指定了几家收治“非典型肺炎”的定点医院,其中还有专门收治外籍病人的定点医院,各定点医院增加了ICU病房的专门医疗设备和器械,加强了专家会诊和抢救小组的力量,部分区县也专设了留观“非典”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医疗机构。北京市还开展了病人运送、转诊绿色通道,由医学专家和富有临床经验的医疗人员组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传染病控制、防治队伍,并配备了先进、完善的医疗设备,加强防治和研究工作。

    据统计,截至4月12日,北京市已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0万份,对旅游者提供了包括防病知识、救治定点医院及其联系电话在内的防治服务卡,公布了市区县病症预防控制中心防治救治24小时咨询电话,卫生防病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预防知识宣传,指导社区卫生消毒工作。对于学校特殊情况和学生特殊群体,成立了预防工作小组,加强对学生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教育及教学生活区进行全面消毒,区县疾病控制部门协助学校密切关注学生健康,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确保广大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对在京境外人士提供医疗协助,开通24小时防治“非典”英文热线电话,召开防治知识介绍会,加强外国人集中地区的卫生防疫与监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