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网】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观天巨眼”主体贵州完工
发布时间:2016-07-03 来源:中国网 王振红 【字号:  

  2016年7月3日,贵州省平塘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工程大窝凼台址现场,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吊装万事俱备。随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FAST工程经理严俊的一声令下,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随着隆隆的鞭炮声缓缓起吊,在完成了二次空中转接并用缆索吊下滑到指定位置后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近30个足球场面积的反射面由4450块反射面单元逐渐铺设完成,反射面工程是FAST最后一个设备工程,其顺利完成标志着FAST工程主体工程的顺利完工。

  据悉,FAST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它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形象地称为“观天巨眼”,反射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用于汇聚无线电波供馈源接收机接收。

  缘何落户“天坑”大窝凼

  FAST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为何选址大窝凼?国家天文台副台长、FAST工程常务副经理郑晓年告诉记者,大窝凼就像一个“天坑”,这里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工程开挖量最小;二是这里的喀斯特地质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在表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三是FAST虽是射电望远镜,却不能忍受一丁点电波,大窝凼附近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没有大型工业,无线电环境非常理想。“在这里,手机、数码设备等都是干扰,都不能使用”,郑晓年强调。

  300米的碗与500米的锅

  郑晓年说,FAST主要由反射信号的抛物面和接收信号的馈源两大部分组成,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几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的信号聚拢到一点上。FAST射电望远镜采用独特的设计方式,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大口径可移动的观测效果。

  据郑晓年介绍,FAST工程的三项自主创新:一是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二是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球冠反射面在射电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径瞬时抛物面,使望远镜接收机能与传统抛物面天线一样处在焦点上;三是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

  “真正开始运行的时候,就像有一只300米的碗在500米的锅里滚动,然后等效地构成了一个主动、可动的、能够克服地球自转的,能够非常准确灵敏地观测太空的一个仪器。” 郑晓年说。

  能否找到“外星人”

  FAST那么灵敏,它能接收到遥远的世界里发过来的极其微弱的“外星人”的信号,甚至找到“外星人”吗?郑晓年指出,地外文明本身就具有争论,FAST工程科学目标有: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观测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主导国际低频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探测星际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

  科学家对科学的态度是严谨的,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FAST一旦建成,就是人类迄今为止看得最远的望远镜,许多人类探索宇宙的未解之谜,都有望从它身上找到答案。

  突破射电望远镜百米极限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指出,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将是国际上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10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