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嫦娥三号成果
刘敏:让深空站照亮嫦娥探月的征程
发布时间:2013-12-09 来源:新华社 田兆运 林利栓 魏锦文 【字号:  

  大屏幕上佳木斯和喀什两个深空站发出的雷达波束紧紧跟随着飞向月球的嫦娥三号,如同一双眼睛深情注视着游子远行。

  深空测控系统建设项目负责人、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刘敏,坐在佳木斯深空站技术协调总体岗位的位置上,密切关注着深空站测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我国深空测控系统建设项目从2007年启动,到首个深空站建成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5年来,刘敏和她的团队犹如冲锋队员,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仗。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作为测控系统总体单位承担了先期论证工作。出人意料的是,工程建设刚刚开始,刘敏和团队成员就成竹在胸地拿出了一本本论证资料和译文集。

  原来,早在2000年代初,在国内对深空测控技术几乎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刘敏就开始密切跟踪国外深空测控前沿技术,搜寻一切能找到的外文资料深钻细研。

  刘敏说:“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借鉴了很多国外先进经验,但关键技术的设计与研制必须立足自身。”

  2005年,她和团队成员根据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我国建设深空测控系统的13项关键技术,并联合相关研制单位开展紧锣密鼓的预先研究。

  大功率发射技术是深空站建设的基础,而作为其核心器件的大功率速调管又是国外严禁对华出口的高技术产品。

  当时,我国只有1千瓦S频段功放设备,不能满足深空测控需求。刘敏大胆提出开展S、X频段10千瓦功放核心器件的自主研究。

  经过刻苦攻关,2010年4月,通过测试的17kW速调管产品最终研究成功,使我国具备完全自主的大功率连续波功放研制能力。

  刘敏说:“为加快预研进度、提高研究质量,我们把一些课题给2至4家单位同步开展研究、测试、评估,最终选择最有实力的单位研制。”

  2006年,有两项关键技术课题同时给了4家研究所,这些单位都是有名的“王牌国家队”。为保障课题研究质量,已经怀孕的她全程跟踪课题进展,并亲自到现场测试评估。

  一边是紧张的技术攻关,一边是马不停蹄的深空测控站建设。

  在西部戈壁边陲,在东北林场深处,那简陋的工房里,刘敏一干就是数十天。

  在佳木斯,正常情况下一年中只有半年施工期。然而,为保证工程进度,施工人员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冬里,通过地下打孔烧火加热、用大锅把沙土炒热、用开水搅拌等各种办法,硬是在坚硬的冻土上挖出了3层楼房的地基。

  这段艰辛的历程给刘敏留下了深刻记忆。她动情地说:“团队里年轻的设备总体人员离开幼小的孩子、年迈的老人,全程跟在安装联试一线,一呆就是好几个月,他们抑制着与亲人离别的思念,在荒凉得如同月球的地方默默地为深空站建设保驾护航。”

  2012年6月,设备运抵佳木斯、喀什,所有安装、联试工作快速完成;

  2012年8月,深空站圆满完成嫦娥三号正样对接任务;

  2012年10月,深空站顺利执行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至今仍在接收来自6000万公里以外的问候。

  刘敏说,自去年深空站执行任务以来,无论是嫦娥三号正样对接,还是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两个深空站在任务中表现堪称完美,真正实现了“零缺陷”。

  是什么使得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能在短短的5年内圆满完成?

  “细化的技术管理、良好的团队精神、不放弃的攻坚作风。”这是刘敏给出的答案。

  她进一步解释说:“深空站建设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团结奉献和细致的过程管理。5年来我们组织十余次的大型技术协调会,每年还有多次的技术碰头会,在研制过程中始终耐心细致地随时清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反复试验确认方案的有效性。没有细致的技术状态过程管理,就没有深空设备的安装联试奇迹。”

  探月二期工程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研究所副所长董光亮这样评价刘敏:“作为深空测控系统建设的设备总体项目负责人,刘敏始终带领她的团队,正确引导着设备研制方向,展现了航天设备总体人的风采。”

关闭窗口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