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指出40年来“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40年来,中国科学院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部署和组织开展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建议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创新贡献。

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科院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以“三个面向”为线索,综合凝练归纳出40项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经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审核把关,通过网络向院属单位和社会进行了公示,已收录于《改革开放先锋 创新发展引擎——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书,现予以公布。【详细】

超强激光技术及装置

  超强超短激光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能在实验室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强电磁场、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时间尺度综合性极端物理条件,在台式化加速器、阿秒科学、超快化学、材料科学、激光聚变、核物理与核医学、高能物理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

  2002年,上海光机所突破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超强超短激光新原理系列关键科学技术,获得峰值功率高于国际同类研究一个量级的16.7太瓦激光输出,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物理所采用高对比度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飞秒钛宝石放大激光装置获得大于1拍瓦的峰值功率。2013年和2016年,上海光机所相继研制成功创当时世界最高激光峰值功率纪录的2拍瓦和5拍瓦激光系统。2017年率先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引领超强激光科学国际前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研究的发源地和核心团队,上海光机所先后完成了神光Ⅰ、神光Ⅱ系列高功率激光装置建设,为高能密度物理前沿研究和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提供了核心战略支撑。1986年建成的神光Ⅰ装置(激光12号实验装置),标志着我国ICF五位一体实验研究的重大突破,获199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建成的神光Ⅱ装置和2005年成功研制国内唯一的多功能探针系统;2017年通过验收的神光驱动器升级装置成为我国ICF研究核心快点火与先进闪光照相能力综合研究平台。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

神光Ⅰ装置(激光12 号实验装置)

神光升级驱动器靶室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