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技支疆
【新华社】科学家帮助南疆农民寻求致富良方
发布时间:2015-08-12 来源:新华社 喻菲 【字号:  

  在新疆南部和田的乡村,他们头戴草帽,皮肤黝黑,蹬着三轮车,双脚粘满灰土,看起来跟农民没什么不同。其实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博士,希望通过科学技术帮助贫困的南疆农民致富。

  和田地区总人口225.82万人,其中维吾尔族占96.3%,所辖7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中国科学院2015年在和田地区启动了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约20名科技工作者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和田县、策勒县的10余个乡村开展调研,并根据这些乡村所处的不同生态环境、资源类型,探索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不同方法与途径。

  沙漠上种菜

  位于和田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和谐新村是当地政府于2014年在沙漠上新建的一座村庄。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平的任务是帮助农民在沙子上的蔬菜大棚内种植蔬菜。

  “在纯沙子上栽培作物,存在物理、化学、营养、生物性能等方方面面的障碍,例如植物扎根困难,纯沙不能为作物提供任何养分,没有微生物形成动态平衡来控制病害。”王平说。

  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沙包土、土包肥的造型整地技术,既能让作物扎根,又能保水保肥,避免病虫害,且工程造价较低,施工简单。

  针对有机肥成本较高的问题,科学家根据和田是林果大县,每年全区约有100万吨修剪下来的枝条的特点,将作为废弃物的枝条粉碎,再与牲畜粪便混合发酵,做成一种新型肥料。“木屑本身很难发酵,我们就引入一些先进的菌种,通过不同配比,使肥料在一个月内发酵成功。”王平说。

  农户说,以前黄瓜又弯又细,用了新的肥料长得又粗又长又直,果形非常漂亮。

  为了帮助农民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科学家请来高级农艺师为村民培训,并带着村民到国内设施农业先进区去学习,最远到了山东。

  “我们的电话和微信24小时为村民开通,如果作物有了病害,他们可以用微信发来图片,我们立刻就可以诊断。几乎每天我都会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王平说。

  “这里距离乌鲁木齐约1500公里,距离通往中亚的喀什口岸500公里。我们要了解中亚需要什么高经济附加值的作物,我们还与专业的电商营销平台建立了合作。”王平说。

  文玩核桃进南疆

  和田地区的乡村几乎都被核桃与红枣树覆盖。和田核桃产量8万多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0%,核桃产业成为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仅4000多元,仍然贫困。

  科研人员正在对核桃品种筛选改良,对村民培训嫁接管理技术。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研究站副站长桂东伟介绍,策勒站今年春季从北京、河北等地引入了11种市场价值最高的文玩核桃,最贵的一颗售价可达到数千元。目前30亩核桃林已全部成活,预计明年就可看到效益。

  “新疆是核桃一大生产地,我们想在这里试试。此外,我们还想尝试矮化核桃,在品种改良和嫁接技术上有所突破。我们希望能形成两三个核桃高产种植基地,并通过建设现代化小型加工厂,提高核桃的附加值,让农民增收。”桂东伟说。

  赢得信赖

  张波博士课题实施地所在的墨玉县加罕巴格乡恰尔巴格村适合种水稻。

  “这里的稻种已经使用了很多年,而且村民以前采用撒播的方式,产量很低,亩产只有四五百公斤。我们引进了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的原种,并教农民插秧。由于这里是沙土,我们从科学理论上找到限制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再指导实践,让农民看到效果。”张波说。

  科研人员还在稻田的生长季养蟹,在收获季养鹅,发展无污染水稻、蟹、鹅及农家乐餐饮、旅游相结合的绿色循环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村民图迪麦麦提·巴克从水田中捉起一只小螃蟹端详着说:“我以前没见过螃蟹,也没插过秧。春天张博士手把手教我如何插秧,控制行距,希望我的田今年能够提高产量。”

  去稻田的路边有家维吾尔族老夫妇开的小店。有一次张波去店里买育苗需要的绳子,但老夫妇却无论如何也不要钱。老人说:“你们是来为村里干活的,我们不要钱。”

  在恰尔巴格村几个月后,村民都认识张波了,走在村里,人人都会跟他打招呼。

  在南疆工作的科学家都有相似的感受。王平说:“是这个项目让我跟农民长期深入地打交道。我们经常到农民的大棚中,平时也总惦记他们蔬菜的病解决了没有,我们给他们买的药效果怎么样。”

  “刚进入村子的时候,维吾尔族村民都是站得远远观望。时间让他们慢慢信任我们,当他们真正见到科学技术带来的效果,认识到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我们特别好,热情地请我们去他们家里,给我们宰羊招待我们。”王平说。

  桂东伟说:“我去农民家采样,他们都会请我喝茶,吃树上摘下的红枣,给我拿个馕。有次在特别偏远的地方,当地农民还说想领养四川地震灾区的孤儿。我特别感动,这些朴实的人自己都穿得破破烂烂,还想着领养孤儿。”

  南疆发展关键在教育

  在巴西恰瓦格村,科研人员发现村民大多不懂汉语或只懂很少的汉语,这给他们融入主流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

  曾经做过运动员的中科院新疆分院工会副主席马建荣在村委会的篮球场练习投篮,30个球中进了25个,村里前来观看的小学生围了一圈又一圈。马建荣问他们喜欢篮球吗?孩子们说喜欢。

  在住村工作组的全力支持下,马建荣和同事巴杭就成立了一个双语篮球队,同时用维吾尔语、汉语教授篮球的基本功,每周三次。孩子们的汉语和篮球技术一起飞速提升。

  统计显示,和田地区人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7年,高中入学率仅为26.21%。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雷加强说,教育程度低是制约南疆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扭转南疆人民命运,关键是教育。

  为此,中科院新疆分院在巴西恰瓦格村投资20万元改造了村里的小学设施。

  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牟振江说,基础教育是南疆发展的根本和动力源,在教育上做再大的投入都不过分。基础教育的投入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和持续不断的投入。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