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上海分院>现场报道
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举行2016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6-05-26 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字号:  

  “半克隆技术与克隆技术的区别在哪,它与试管婴儿技术又有何本质上的不同?”这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16年公众科学日活动期间的一场讲座上,一名初中生面对科普主讲人的提问。学生们显然是有备而来的,而科研人员也毫无保留地给予解答。  

  为响应全国科技活动周及中科院“公众科学日”活动的号召,生化与细胞所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于5月14日至23日如期举行。今年是生化与细胞所继2015年之后,再次携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并在上海生科院的大力支持下,联合研究所各研究组、技术平台以及国家、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该活动。青年学生及社会公众于活动期间走进生化与细胞所岳阳路园区,聆听科普报告,参观实验室,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动手开展简单的科学实验。学生们在和科研人员一起,领略科学探索奥秘乐趣的同时,也收获了动手操作带来的成就和满足。截至目前,活动已举办6场科普讲座,开放15个研究组,12位科研人员参与活动,累计接待来自上海市的小学、初高中师生及社会公众近200人。 

  514日上午,细胞库/干细胞技术平台副研究员陈跃磊作了题为万能的干细胞vs.万恶的癌细胞——各种细胞面面观的科普讲座。陈跃磊以提问方式开场,介绍干细胞及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重点就癌细胞的致病机理进行说明。随后,公众们实地走进细胞库/干细胞技术平台,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使用显微镜观看干细胞、肿瘤细胞以及小鼠胚胎干细胞染色体,并感受大型低温冷藏设备的威力,了解细胞资源的保藏和贮存的全过程。 

  515日上午,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30多名本科生及社会公众走进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聆听实验室科学人员的科普报告。吴家睿研究员以当前的社会热点——细胞治疗开场,引出胡荣贵研究员题为“生物的复杂性和肿瘤”的主题报告。报告从生命、细胞的构成讲起,一步步阐释生物复杂形状的意义,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在向听众介绍目前肿瘤治疗相关的方法手段的同时,也与大家一起探讨了未来肿瘤治疗可能的趋势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学生们在报告结束后先后走进季红斌、王红艳、杨巍维研究组,依次观摩了RNA提取、细胞切片制备等实验,并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在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520日上午,在细胞楼11楼王恩多研究组内,市民朋友们先后聆听了周小龙、刘如娟2位博士关于“蛋白质与科学”的主题科普报告。周小龙从蛋白质最基本的组成结构入手,介绍蛋白质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刘如娟紧接蛋白质话题,深入探讨生物大分子核酸的组成、核酸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等。来访的市民还观看了实验室人员的日常实验工作,学习了显微镜操作技术。 

  521日上午,李劲松研究员在新生化大楼312报告厅欢迎学生们的到来,并向大家介绍了研究室的整体工作。组内青年学生白梅竹为大家带来了《爸爸在哪儿?——当单倍体干细胞遇到卵》的主题报告,学生们一边做笔记,一边提问,与科研人员交流。学生们在活动当天还走进实验室观察不同品系的实验小鼠,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卵子精子的形态以及精卵体外受精的过程,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小鼠ESMEF细胞的形态,参观分子克隆实验常规仪器,并亲自动手操作小型分子仪器。 

  522日上午,王纲研究组迎来了 60多名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及家长,王纲研究员以《怎样“阅读”爸爸妈妈的遗传密码?》为主题进行了科普报告,报告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向各位学生及家长简单介绍了生物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以及基本概念,讲授过程简洁明了,语言风趣幽默,引起在座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不时举手发问。学生们还得到深入实验室的机会,亲身体验细菌涂板,学习显微镜下观察、DNA抽提等多项简单易学的生物学实验,还近距离观察实验动物,观看实验动物的繁育与应用的科普视频。 

  除了“请进来”的科普形式,姜海研究员还走进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作题为《抗癌药物的研发》的科普报告。姜海简单梳理了研究所与七宝中学合作指导学生课题项目的简要概况,随后从实验室研究角度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原癌基因和抑制癌基因,并围绕癌症的个性化治疗途径进行介绍。现场学生们不仅围绕讲座内容本身,还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及职业规划等问题与姜海进行了交流。 

  与此同时,2016年度“生命科学明日之星”活动也将于63日举行,届时鲍岚、胡苹、周金秋研究员将分别为南洋模范中学师生做主题科普报告。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责任编辑:张楠)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