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九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三等奖
【文汇报】谷超豪——人生的加减乘除
媒体:文汇报 日期:2010-09-28 作者:张咏晴

60余年,他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行进。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从偏微分方程到数学物理,谷超豪的一生尝尽了数学的深奥和抽象。但自始至终,他从未感到过枯燥,他说自己在其中得到了人生的最大乐趣。

如今,谷超豪已经80岁了,每天依然工作8小时以上。“我最近正在思考一些新的数学问题。”说到具体项目,老先生却调皮地做了一个“保密”手势:“事情还没做出来呢,等有结果再告诉你。”

在这个计算机时代,他依然喜欢用一支笔、一张白纸,孜孜不倦地破解难题——数学家的头脑远胜于电脑。当然,电脑也是重要的工具,谷超豪自豪地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就用数学系一台719计算机来计算国防课题。那台机器大而笨重,占据整整一个房间呢!”

“任何时候都不间断”,谷超豪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对数学的眷念之情。采访的时候,他还透露了三个“80岁愿望”:国家发展得更好;复旦能够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名校;自己还能轻松地再干许多年。

加:谷超豪+胡和生=院士夫妇

一个书房两张写字台,丈夫的书桌朝阳,妻子的书桌面墙。“显然我这个位置比她的好。”谷超豪话语间带着小小的满足。书房里堆放各种文件、会议通知、报纸以及书籍,两位院士每天就在这里并肩研究,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结婚48年,谷超豪依然清晰记得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那是1950年,我在数学系图书室里,偶遇胡和生,她说苏步青先生给了她一篇论文,有些地方没弄清楚,想让我帮她看一看。我说:好啊,论文呢?她说论文在宿舍里。她的宿舍离我办公室有10多分钟路程。当时已经是秋天,但天气依然很热,她气喘吁吁地跑去拿回来,我觉得这个小姑娘很不错,对学问肯钻研。我们共同讨论了一下,她就把论文的内容都弄清楚了。这是我们共同讨论数学的开始,她对我也有了一个好的印象。”

数学成就了谷超豪的爱情之梦。而当年的同学少年,如今已经白发苍苍。采访的时候,摄影记者想为夫妇俩拍照,胡和生立刻不好意思地捋捋头发:“今天我头发没好好整理,衣服也不对。”谷超豪在旁边笑盈盈地加了一个注释:同样研究了一辈子数学,书画世家出身的胡和生就是在乎色彩的搭配、样式的和谐。“每次我出席重要活动,胡和生都要关心一下我的‘行头’。只要给她的手这么一弄,倒也总是蛮精神的。”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女人,但胡和生“推翻”了这个定理:不仅在生活上与丈夫相濡以沫,更在事业上携手共进——她是中国数学界唯一的女院士,更成为第一位走上国际数学家大会NOETHER讲台的中国女性。

问两位院士,结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应该牺牲一个人的事业,以使另一半有更多的精力来做更大的贡献?谷超豪回答得斩钉截铁:“从来没有!我们两个人都希望在事业上能够做得很好。”胡和生则说,为了数学,她愿意割舍自己对于音乐和文学的爱好;为了数学,她可以凌晨4点起身钻研。

从相恋到相守,55年的感情积淀,如同夫妇俩做过的问题、解过的方程一样不可丈量。平时,两人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到合作时,默契带来的高效率往往事半功倍。谷超豪形容:“我做的工作可以讲给她听,她做的工作可以讲给我听。我们互相理解,也可以互提问题、相互核验,这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减:日常生活-家务=更多工作时间

6点30分起床,烧些泡饭、煮个鸡蛋。8点准时开始工作,还要参加不少会议。晚上则是回信、阅读研究生的论文——80岁,谷超豪的生活依然忙碌,也几十年如一日的简单。

对院士夫妻而言,日常生活是一道减法题,挤出来的时间便用在了学问上。“早在新婚的时候,我就对胡和生说,我们不要在家务上花费太多时间。”谷超豪说,当年住在12平方米的简陋房子里,夫妇俩就请了一个钟点工。阿姨是安徽人,非常能干,样样想得周到,饭菜做得好,针线活儿也漂亮,帮助夫妇俩节省了很多时间。“阿姨在我家做了45年,后来退休了有时还来帮忙,可惜去年去世了,但她一家三代还是我们的朋友。”

如今,新的钟点工一天来家1~2小时,其他的零碎家务就由老夫妻俩各自分担。“烧一个菜,味道好坏是其次,主要是卫生、有营养,时间最要紧。”谷超豪把做饭称为“自作自受”。

说到节约时间,胡和生突然笑了,举了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你知道吗?我一般不上理发店,通常都是自己洗了头发,再请谷先生帮我剪短一点,稍微修修就可以了。起初先生说不会剪,我说不要怕,我的要求不高。他慢慢地也就学会了,并且称赞这办法好,省了不少时间和麻烦!”

生活简朴,并不意味着缺少情趣。每天,谷超豪都要阅读《参考消息》、《文汇报》、《科学时报》等多份报纸。前段时间连战、宋楚瑜大陆行,他也从不漏过有关电视报道。说起“五一”期间上海举办的世乒赛,老先生更是来了劲:“我最喜欢看中国人的强项,比如乒乓球、女排!”

在丈夫眼中,妻子对生活的态度则更加精心。“看到满屋子的花了吗?都是她呵护的。像这盆牡丹,开了足足3个月呢!”阳台上,胡和生最喜欢的太阳花正在出苗,看到花儿怒放,老人也跟着心花怒放。为了照顾这群漂亮的“小姑娘”,胡和生还专门发明了“红色稻草人”——红色塑料袋扎在杆子上,用于驱赶麻雀。

研究工作累了,胡和生还喜欢听歌。早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她曾参加过浙大合唱团,更有一个动人的外号——“beautiful voice”(美丽的声音)。那些年代久远的歌词有时候忘了一句,做丈夫的就说:“没关系,我记得呢。”他用自己的歌声为妻子补上一块岁月的拼图。

乘:数学×文学=丰富的人生

一直觉得,科学家与诗人是两种气质完全不同的人。诗人浪漫,思想自由驰骋,天马行空;而科学家则讲究严谨、扎实和一丝不苟。然而谷超豪却做了一道成功的乘法,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别样丰富。

采访的时候,谷先生兴致勃勃地吟了一首诗给我听:成汽邀太空,积雪踞高峰。一泻惊江海,化雨随东风。字面上,这是对观莱茵大瀑布的写实描述;实际上,谷超豪人生不同阶段的理想都蕴藏其中——年轻的时候,渴望自己飞得高远;年岁渐长,希望厚积而薄发。中年的理想是事业有成、在国内外数学界有影响;如今80岁了,却也希望为东方文化和数学事业再尽微薄之力。

说起写诗的心得,谷超豪有些羞涩:“我其实没有受过正规旧体诗训练,而且温州方言、上海话和普通话常常混杂在一起,所以老也掌握不好平仄,作品从来没敢给苏步青老师看过。”诗歌对他,是兴致所致、是自娱自乐,把某一段时间里碰到的事情用最少的几句话表达出来,便是很大的快慰!

谷超豪还总结出数学与古典诗词相通的“理论根据”:“你看,任何科学都需要语言的表达,从这一点来说,文学修养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此外,有些文学作品很讲逻辑,我在中学就学会了用数学的反证法,或许与我读《三国演义》有关吧。”说到这里,谷先生哈哈笑起来。他再补充一句:数学与古典文学都十分重视对称性,许多作品中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

所以,谷超豪常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不要单纯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道。“文学和写作一方面能够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除了借诗抒怀之外,诗歌还是谷超豪献给妻子的玫瑰与礼物。1991年胡和生当选中科院院士,丈夫特做诗一首表示祝贺: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传,物理试新篇。红妆不须理,秀色天然妍。学苑有令名,共庆艳阳天。

除:一生成就÷教学=桃李满天下

每周两次去复旦,雷打不动,参加由学生和青年教师组成的数学、物理、几何讨论班。“我很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他们的讨论很有意思,从数学到天体物理,不断有新知识、新成果和灵感涌现。”所以,至今谷超豪、胡和生还带教3名博士生。

科研与教学,是谷超豪“人生方程”的横轴与纵轴。他长期为本科生开数学基础课,也开设过许多专门课程。在本月15日的学术研讨会上,谷超豪当众总结自己的从教经验:“引导年轻人做最有前途的研究,用最好的内容和方法启发他们。”说话声音并不响亮,却令台下每一位学生为之动容。

如今科学界,有些导师“名正言顺”地把学生成果视为己有。中科院院士、复旦数学研究所所长洪家兴对这一“怪现象”很不以为然:“我做谷先生的学生时,论文题目的确定和具体做法都是先生一手指导的,但他从来不在论文上署名。”另一个博士生周子翔则笑着说,当谷先生的学生有点“累”,非要特别认真才行。因为他本人做学问十分认真,而且脑子转得飞快。哪个学生在讨论发言里稍有差错,他第一时间就会指出来。

一生的成就,化作桃李满天下。如今复旦数学系和数学所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从这里毕业或者学习过的学生中,已走出5位科学院院士、5位工程院院士,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谷超豪的精心培养和熏陶。谷超豪谦虚而又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年,我的老师苏步青对我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他这是在将我的军!如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数学探索是艰辛的:就像在崇山峻岭中摸索,忽而山途渺茫,忽而峰回路转。数学更是抽象的,与现实生活相距如此遥远。难怪如今有些年轻人并不看好这门基础学科。即使入门,也通常把数学系当作“跳板”,然后进保险公司、进银行、进计算机公司……

尽管转行也是出路之一,但谷超豪依然大声疾呼:数学是各门科学的基础和工具!上海需要数学!中国需要数学!他特别希望有才华、有志气的年轻人,投身这一学科。“我所做的,只是拾到海滩上几颗零星的贝壳,希望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

谷超豪与杨振宁:数学与物理30年的“交集”

一个是诺贝尔奖得主,一个是中科院院士。在长达30年的友谊中,杨振宁与谷超豪演绎了一个完美的“交集”。用杨振宁的话说:“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应该相互合作,我和谷超豪的合作就是明证。当然,双方也经常提出不同意见。”

谷超豪告诉记者,两人的友谊始于1974年。当时杨振宁访问上海,在与复旦教师的一次讨论中,提出了若干值得研究的问题,想不到谷超豪、胡和生当天就做出两项研究成果,令这位诺贝尔奖得主既意外又高兴。此后,在规范场研究工作中,两人成为合作伙伴,杨振宁的理论与谷超豪擅长的微分几何相互“交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谷超豪还特别提到,就在工作取得进展之际,他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行政工作与研究会不会难以协调?就在进退维谷之间,杨振宁给了谷超豪巨大的信心与支持:“做校长,在学术工作上肯定会有牺牲,但中科大是个非常好的学校,值得你去工作!”

30年的友谊,使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之间拥有了无数共同语言。而在上周谷超豪80岁寿辰暨相关国际研讨会上,杨振宁评价谷院士“立德、立言、立身三项都做到了”。更送出意味深长的生日祝福:祝谷院士继续努力,身体继续好。10年以后,我一定来参加你的90华诞!

院士名片

谷超豪,1926年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并留校。1953年至今在复旦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57年赴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获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复旦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三个领域,构成了谷超豪生命中的“金三角”;研究和教学则是他“人生方程”的纵轴与横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华罗庚数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柏宁顿孺子牛奖(杰出奖)等多种奖励,其研究风格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独特、高雅、深入、多变”。

14岁(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40年代成为浙江大学进步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解放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保全当时杭州市各科研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刊登:《文汇报》2005年5月23日第四版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