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九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二等奖
【科技日报】院士制度功过:中科院院长“有话要说”
——路甬祥呼吁社会要以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院士
媒体:科技日报 日期:2010-09-28 作者:陈磊

“前不久,周光召等院士对某些院士待遇过高、自以为是和不适当参与咨询活动提出批评,我原则上表示赞成。”今天,在200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有话要说”。他充分肯定了院士制度对我国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并明确表示,中科院将采取实际行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会诊”院士制度改革。

不赞成给院士过高待遇

目前,在某些地方存在给院士发奖金、配车、分房等现象。对此,路甬祥认为,给予院士的“特殊优待”,表达了地方政府对院士、对知识的尊重,但是,中科院学部并不赞成给院士过高待遇。

他算了一笔院士待遇的“正规账”:国家政策给予院士每个月200元津贴;80岁以上资深院士,国家还要增加每年1万元的津贴。路甬祥说,在现有的经济物价条件下,对200元津贴适当增加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某些地方或单位出于各种原因,给予院士过高的待遇,是不合适的,也不代表国家和政府的行为。

“院士是科学之子、人民之子。当选院士之后,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路甬祥说,社会要以平和心态对待院士,院士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我。对于非专业的评定活动,不要勉为其难,要有自知之明。

谈到保障院士身体健康,路甬祥建议特别“开绿灯”。他认为,对于年龄偏大的院士,应该改善其医疗保障条件,使年龄较大的院士,特别是资深院士“老有所养”,晚年健康。

院士起到开拓引领作用

“据我了解,世界至少有90多个国家建有科学院,并设有院士评选制度。”

从钱学森与“两弹一星”到袁隆平与超级水稻,路甬祥回顾历史:1986年,89位学部委员(院士)建议在中国科学院实行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学部委员上书党中央,建议加强中国高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国家“863”计划;1993年,在王大珩、师昌绪、张光斗、张维、罗沛霖、侯祥麟等学部委员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国工程院……

路甬祥说,院士在科学技术上起到开拓引领作用;在学风道德上,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他们为社会经济、国防安全提出战略性建议,为推动科技发展和科学普及做出贡献。

举行院士制度国际研讨会

路甬祥说,科学院也发生过因学术道德和政治原因将院士除名的事件。他认为,院士制度要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来自院士内部,更来自社会、媒体的监督、理解和帮助。目前出现对院士的批评和中肯意见,都是正常现象,中科院学部将正确对待,并把其作为促进良性成长的推动力。

“我建议社会要以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院士。科学没有绝对权威,只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需要提倡学术自由,提倡理性批评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路甬祥如是坦言。

路甬祥透露,中科院明年春将邀请国际专家举行两次关于院士制度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主旨就是让院士制度永葆青春和活力。具体讨论内容涉及:让院士构成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让院士选举制度更加公平公正和让院士咨询活动更加科学等。

“我在出国访问中了解到,其他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所以当我发出会议邀请之后,美国、法国的科学院院长表示了口头同意。相信这次研讨,将为两年之后的院士增选和相关制度改革做好准备。”

刊登:《科技日报》2005年12月17日第一版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