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八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三等奖
【科学时报】让大兴安岭重放异彩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寻找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纪实
媒体:科学时报 日期:2010-10-11 作者:王学健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矿产资源短缺的局面已日益严重,尤其是我国东部的矿产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强力开采大多濒临枯竭,甚至对我国工业整体布局形成了严峻挑战,因此,寻找对“东部经济带”具有直接辐射作用的战略资源接替基地成为地质科学家的紧迫任务。

北部可解燃眉之急

2003年8月中旬,记者随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一起前往内蒙古赤峰市,参加该研究所与赤峰市共建的联合研发中心的挂牌仪式。在此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翟明国和该所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主任刘建明博士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和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发展脉络把握得十分清晰。从全球成矿的角度看,全球三大构造——成矿域分别通过我国的东部、西南部和北部三条线。建国几十年以来,我国主要开采东部矿床,但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东部的矿产资源日益枯竭。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虽然具备了较好的成矿条件,但由于区域技术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极差,同时,我国主要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西部维系着我国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生命线,因此,不适于大规模的矿产开发。而我国北部既具备了大规模成矿的条件和潜力,又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具备了开发的潜力。

因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很多专家都认为,我国新世纪矿产资源的最佳战略布局应该是东部进一步挖潜节流,西部摸清家底作为中长期战略储备,北部则是最重要的战略接替基地。尤其是处于北部东段的大兴安岭地区对中国东部具有直接辐射作用,能够解我国矿产资源紧缺状况之急。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针对东部矿产资源紧缺的现状,把主要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到西南三江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作为地质学家、同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管科研的副所长翟明国,对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表示出深深的忧虑:我国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工业性开发对已经非常脆弱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是毁灭性。这方面,历史已经留给后人很多惨痛的教训。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把视线投向三条全球成矿带之一的我国北部地区。他们确立的研究重点一个是新疆的东天山,另一个就是大兴安岭的中南段,并且首先把主攻方向指向大兴安岭,原因是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交通便利、生态承受能力相对强等。

单纯就有色金属资源而言,翟明国举了一个例子。我国最缺少铜矿,目前我国60%的铜矿都需要进口。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探明的藏东玉龙铜矿是我国最大的铜矿,但开发项目上马几次都不得不停止,直至今日也没有开采,原因就是开发成本太高。如果开发,需要为其单独修建几百公里的铁路设施。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状况,翟明国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拿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区和大兴安岭的开发成本比较,在西部地区找到500万吨矿,不如在东部找到50万吨矿。

同时,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的战略物资,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温家宝总理曾提出,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构建我国的战略资源安全体系。根据我国战略资源安全的需要,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提出,为防止虎视眈眈的某些超级大国对中国的资源封锁,我国北部最安全。

翟明国认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是大问题,对这个问题提出不同意见供国家决策作为依据,是科学家应具备的社会责任,科学家应义不容辞地向国家提出自己的建议。多年前,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就向国家建议,宁可不种庄稼也要保持西部的生态平衡。当时,很多部门不同意中国科学院的观点,可中国科学院一直坚持这个建议,直到最后被国家采纳。

现在,针对矿产资源的安全问题,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也是毅然坚持向国家提出建议,我国新世纪的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应该选在我国北部。

2000年,翟明国曾给中国科学院陈宜瑜副院长写过一份报告,建议中国科学院把北方造山带作为有色金属资源的重点来研究。他在报告中写道,从理论上讲,我国北方属于增生型造山带,世界科学研究的进展表明,在这些区域,往往容易形成大的矿床。

提到大兴安岭,人们首先会想到巍峨的山峰、莽莽苍苍的森林,可能并不太知晓大兴安岭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很多人总认为大兴安岭在东三省,而实际上,大兴安岭主要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其最高峰即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海拔2034米。

抱着金饭碗要饭吃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接壤处,属于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赤峰市距离北京、天津、沈阳等中心城市的距离均在500公里左右,交通十分便利。

赤峰这么一个区位优势、地域优势十分显著,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赤峰市所属的十二个旗、县中有十个是国家级特贫县,成为其全面奔小康战略构想的瓶颈。

2003年8月中旬,被请到赤峰市参加“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远景研讨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用“抱着金饭碗要饭吃”来形容赤峰市原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刘光鼎院士说的“金饭碗”就是指赤峰市境内大兴安岭的矿产资源。

几十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早已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在大兴安岭做了大量工作,为什么没有大的进展?为什么早没有发现这个“金饭碗”?

对世界和中国地矿科学进展都十分了解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翟明国告诉记者,从科学研究角度讲,我国的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中亚三大成矿域,只有东部的环太平洋域研究程度相对高一些,西部和北部研究程度都偏低。从专业角度讲,大兴安岭地区的岩石露头不好,即地表出露不好,找矿难度很大。国家曾经对大兴安岭给予过关注,但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不大,导致了对大兴安岭地区的研究程度偏低,因此在地质理论和找矿实践中没有大的突破。据现有的部分史料记载,大兴安岭地区的采矿业是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开始,日军曾在东三省及大兴安岭地区疯狂掠夺我国的矿产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务院下属的地质委员会成立的第一个分局就是东北分局,在大兴安岭地区做了很多工作,但真正找矿有实效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

在那段时期,内蒙古东部的几个盟市曾划归东三省管理,赤峰市就曾划分给辽宁省。当时的东三省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理所当然要考虑资源问题,便在大兴安岭地质矿产方面大规模投资,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找矿大会战,有了可喜的进展。直至今日还在开采的大兴安岭主峰的几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就是20世纪70年代找矿大会战的战果。后来,赤峰随同其它几个盟市回归到内蒙古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地质矿产投入逐渐萎缩。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大兴安岭地区几乎没有了资金投入。

真正在大兴安岭地区找矿有起色的是最近3、4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在原认为资源贫瘠的大兴安岭西坡发现了几个大型矿床。

科学家帮助赤峰市确立产业定位

早在1994年,一个中日科技合作项目——中国矿产资源探查研究中心设立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涂光炽先生作为首席科学家,毅然选择了大兴安岭中南段作为研究重点。

近年来,在中日合作项目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众多专家逐步形成共识:大兴安岭应该有大矿出现。实际上,与我国相邻的大兴安岭西坡的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境内,已发现8个超大型金属矿床和30余处大型矿床,境外三条主要成矿带均延入中国境内。

刘建明等专家认为,大兴安岭地处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与中生代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的地段。多期成矿的复合、叠加和转换使其成矿期次更多、成矿地质条件更优越、成矿强度更大。而地勘工作程度却较低,因此找矿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与赤峰市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密切合作,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此前,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赤峰市领导有过无数次的苦苦思索、比较:发展高新技术,可北京就在赤峰市南方几百公里,怎么发展也超不过北京,没有比较优势;发展农牧业,是一条出路,但没有哪个城市是靠农牧业走上现代化的……

赤峰市急于脱贫,但一直没有好的办法。中国科学院和其他单位的科学家发现赤峰境内的大兴安岭地区具备有色金属资源矿产的前景,令赤峰市领导十分高兴。

2003年春季,我国爆发“非典”疫情,赤峰市市委书记罗啸天的工作日程也被打乱了。没有了各种会议,没有了迎来送往,罗啸天书记对赤峰市矿产资源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非典”期间,罗啸天走遍了赤峰市境内所有的规模矿山。

赤峰市的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开展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一致认为,赤峰市发展高新技术不具比较优势,但区内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却蕴藏巨大的区域发展机遇。

目前,赤峰市已经把发展矿业确立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以此拉动煤电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

在1994年开始的中日合作项目中,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并没有和赤峰市直接接触。对于日本专家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的到来,赤峰市也只是作为外事活动礼节性地接待。

中国科学院真正和赤峰市开始实质性接触是在2002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完整地形成北方造山带应该有大矿的思路之后,就赤峰地区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矿床地质模型以及找矿探查的方法和模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2002年10月与赤峰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工作进展,为赤峰地区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真正体现了“科学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对此,赤峰市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

市委书记的座上宾

随着在赤峰市科研工作的逐步深入,赤峰市的领导对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更是厚爱有加。

今年“非典”刚过,刘建明带队去赤峰地区作矿区考查,赤峰市要求到市委去做一些工作讨论。不知情的刘建明安排同行的其他研究人员直接去考查的矿区,自己则只身去市委。去了以后才知道,赤峰市罗啸天书记、杭桂林市长等五位市委常委带着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一道为其接风。看着这么多领导陪自己一个人吃饭,刘建明百感交集,觉得真应该把同行的研究人员都带来,感受一下地方政府对科研人员的真诚。

北京到赤峰的公路交通非常便利,翟明国、刘建明经常是乘汽车去赤峰。他们的每次赤峰之行,都受到贵宾般的接待。

有一次,翟明国他们的汽车刚出北京,赤峰市领导就打来电话,询问到了哪里。在汽车的行进过程中,赤峰市也不断打来电话。等到他们到达赤峰市界,发现赤峰市的同志已经等在那里。随后,从赤峰市界到达赤峰市区几十公里路程中,一路警车开道。翟明国对赤峰市的领导表示,不必如此客气。

科研人员走出书斋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李广山介绍,1999年中国科学院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众多研究所的评比中连续几年获得第一名,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地学科研机构中也是遥遥领先。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曾经对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表示:“你们论文发表得很多了,希望能够在国家战略需求方面多做工作。”

同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领导也一直在思考,怎样与国家战略需求更好结合。领导的殷切希望,科研人员的工作需要,地方的实际需求,这三个因素汇总到一起,让科研人员走出书斋,瞄准国家需求,终于形成了一股知识创新的洪流。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想国家之所想,通过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密切合作,选取大兴安岭中南段作为主攻地段,引进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技术,发现了许多好的矿化地段和新的矿化类型,显示了良好的资源前景,于2002年与赤峰市人民政府签订了《赤峰地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合作意向书》,并率先提出,大兴安岭中南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可能成为我国新世纪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鉴于赤峰市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远景,又在2003年提出了国家级“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的概念,并逐渐得到了各方人士和机构的认同。

同样重要的是,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资源对赤峰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赤峰市尽管是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属于西部大开发的地域,但它地处我国东部,直接连接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东部经济带”具有直接的辐射作用。以大兴安岭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矿业经济,不仅是国家资源战略的需要,更是赤峰市尽快脱贫的最佳选择,也是加快内蒙东部区域发展的机遇。

为了推动这一进程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真正发挥科研先导的作用,同时探索科研机制的创新,赤峰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全面总结现有合作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商讨,于2003年8月共同组建“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联合研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将以一流的科技人才优势和一流的科研仪器设备为基础,在将最新的知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必要的科研经费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过程中,以赤峰作为长期稳定的科学实验基地,全面参加到赤峰市地质矿产资源的基础研究、找矿勘查、采矿冶炼、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发展规划以及咨询评估等各个环节,为赤峰市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以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用翟明国的话讲,过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多是“阳春白雪”,自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确立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同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方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积极响应中国科学院的要求,投身到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之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赤峰市共建“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联合研发中心”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内蒙古的合作项目还只是一个开端,与赤峰市的合作展现出美好的前景。由于双方的需要,下一步的院地合作项目将扩展到整个内蒙古自治区。   目前,中国科学院正在着手准备“十一五”的战略规划,翟明国副所长作为中国科学院“十一五”战略规划组的专家,已经向中国科学院提出建议,在下一步的规划中设立“大兴安岭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项目,这就意味着中国科学院将有可能将此项目列入中国科学院的战略规划,项目将可能得到中国科学院的资金支持。

同时,由刘光鼎、涂光炽、刘东生等十一位院士联名发出了创建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的院士建议,呼吁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对大兴安岭矿业经济的发展给予关心支持,希望国家能够从不同的渠道给予支持,使内蒙东部丰富的矿产资源能够早日为国家资源战略服务、使赤峰市等边疆少数民族特贫地区的矿业脱贫战略能够尽快启动。让科学家们欣喜的是温家宝总理已于2003年8月22日就此作了重要批示。

有了赤峰市与中国科学院的良好合作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对于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表现出更大热情,今年7月,内蒙古赤峰市委、市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等部门联合组团来科学院拜访。8月下旬,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专程到北京,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探讨进一步的院地合作事宜。

赤峰市委书记罗啸天也多次表示,可以有一个美好的设想,如果赤峰市矿产资源有了大的突破,不但赤峰市的经济会有大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整个内蒙东部大兴安岭地区的经济发展。

重振东北,大兴安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温家宝总理近日提出中国经济发展“三极论”,即加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持东部良好势头。并被概括为“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在这一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地处内蒙东部的大兴安岭具有更为特殊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属于西部大开发的地域,又与东三省山水相依,成了东西互动的关键地段。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是把东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是以原材料消耗为前提的,其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80%。因此,这两个基地的建设相辅相成,而作为原材料基础的矿产资源的充足保障则是其必要前提。东三省的优势矿产为石油、黑色金属和非金属,因而辽宁提出其原材料工业将重点发展石化、钢铁和新型建材三大行业。而对于装备制造业和金属原材料工业不可或缺的有色金属资源则由于过度开采而极为贫乏,8个大型有色金属矿山已经有7个闭坑,我国最早建设起来的东北有色冶金工业正面临断米之炊的局面。可见,寻找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直接辐射作用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乃是目前国家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对此,与东三省山水相连、且拥有丰富有色金属资源的大兴安岭的战略地位再次凸显。

据悉,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了温家宝总理对创建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的院士建议的批示,内蒙东部各盟市已经快速行动起来。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到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化探扫面,直到商业探矿、矿山以及冶炼厂建设,都在从不同的渠道争取资金,力争尽快将潜在的地下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让大兴安岭丰富的矿产资源早日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作贡献,在国家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让大兴安岭重放异彩。

单位:科学时报社

刊登:《科学时报》2003年10月8日、2003年10月10日、2003年10月13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