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八届科星奖 > 电视作品 > 一等奖
【央视】迈向新时代的中国科技
媒体:中央电视台 日期:2010-10-11 作者:

中央电视台元旦特别节目

2003新年科技论坛

主 题:迈向新时代的中国科技

总策划:王庚年

策 划:姜 岩 刘晓群 潘教峰 李 萍 霍振恒 杜守仁

特邀主持人:姜岩 博士

嘉 宾: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杨焕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主任

唐志敏 博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胡伟武 博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王 俊 博士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

胡松年 博士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

时 间:2002年12月3日

地 点:中央电视台

片头语:如果把宇宙现在的年龄140亿年比作一天,那么46亿年前地球诞生的时刻相当于下午16时6分51秒,600万年前古人类的诞生是在23时59分23秒,人类7000年文明史其中仅占0.0432秒,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也只相当于0.000617秒,然而就是在这仅相当于万分之六秒的短短一瞬间,我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动力就是科技的发展。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中央电视台《新年科技论坛》,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中,我们中国人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不仅让我们中国人自豪,也让世界为之瞩目,在本期论坛开始的时候,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些重大成就。

短片1:《盘点2002科技成果》

2002年是中国科技收获丰盛的一年。

1、冲刺第四疆域:4月1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返回,表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飞跃生命之巅:今年4月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表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这表明我国在水稻基因组领域已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3、寻求中国强芯之路:8月初,中国龙芯问世,它结束了我国没有通用中央处理器芯片的历史。

4、征服高原冻土:地球上海拔最高、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性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的贯通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5、挑战截流极限:11月6日中国成功攻克三峡导流明渠截流难关。创造了世界江河截流的又一奇迹。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仅仅是过去一年,中国科技领域重大成就的一部分,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作为中央电视台2003年《新年科技论坛》的主讲嘉宾,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路甬祥先生登上讲坛。   (路甬祥上场。主持人:路院长你好!路甬祥:你好!)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请您点评一下在过去一年中,我们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

嘉宾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过去一年是中国科技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4月份我亲自去参加了甘肃酒泉发射基地升空的神舟号飞船,这是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的无人飞行的实验,成功地发射,成功地回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宇航员将要被我们自己的运载工具送上太空,这标志着中国这样一个航天的大国,进一步跨越到一个航天的强国。第二个方面我值得谈一谈的是:在4月5号我们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研究中心,他们联络了我们国内其它几家研究单位,一起独立自主地完成了,中国籼稻全基因框架图的测序工作。这项成果被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用14页篇幅全文的发表,同时还做了那一期的封面,美国的《科学》杂志的主编鲁宾斯坦,专程从华盛顿飞到我们北京来,向中国科学院,向从事这一项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表示他诚挚的祝贺。他评价这一项成果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果,是划时代的成果,是带有里程碑性质的成果。第三点我觉得值得我们要点评的是:我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一举研究成功高性能的通用芯片叫“龙芯”。过去我们中国生产了很多计算机,也生产了服务器,但是芯片几乎都是从发达国家买来的,所以许多国人都讲,我们的计算机是无芯的,现在我们有芯了。所以2002年是科技丰收的一年,不光是在世界兴旺发展的科技形势当中,尤其是在IT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当中,我们在追赶世界的潮流,而且在世界所关注的生命科学领域,我们取得了先进水平,世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就。

片花隔断一:纵观一年科技大事

聆听专家精彩评说

触摸技术发展前沿

感受科学研究魅力〖ZK)〗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说到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龙芯一号的研制,今天我们还专门把这两个科研团队,请到了现场,下面请这两个团队的代表,李国杰先生和杨焕明先生登上讲坛。

(李国杰 杨焕明上场)

观众朋友,我想许多人通过各种媒体,多多少少了解了关于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龙芯一号,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们专门准备了一个短片。

短片2:《水稻基因测序及龙芯成果简介》

在宇宙中,地球的魅力,在于它有生命的存在;而在生物体中,基因的魅力,在于它决定着一个生物物种的所有生命现象。为了破译生命的密码,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启动。在这个改变世界并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科学计划中,中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并提前完成了这一工作。

中国在独立完成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工作之后,又开始了对水稻基因的测序。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等国内11家研究机构,近百名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鸟枪法,对大型水稻基因组进行测序,测定了约2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率先在世界上100%地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继美国之后,成为第二个具有独立进行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分析的国家。说明中国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不仅掌握了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而且已具备领先的实力。

解读生命之书,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2002年9月28日,我国第一款商品化的通用高性能CPU芯片“龙芯”1号问世,从此结束了中国人只能用外国的CPU芯片制造计算机的历史。“龙芯”1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达到产品化要求,并可大批量生产,供用户使

用。它的研制成功,表明当代CPU芯片的关键设计技术已经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芯片的从无到有,是我国信息产业迈出的关键的一步,是零的突破。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观众朋友,不知您发现了没有,在这个短片中多次出现了1%和100%这两个数字,其实这1%和100%不单单表示一个比例的概念,他们反映了从无到有零的突破,代表了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越来越强大的科研实力。杨焕明先生,请问从1%到100%,就您的工作而言意味着什么?

嘉宾 杨焕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主任

1%同100%只是两个数字的概念,他确实反映的是我们在生命科学这个领域从起步到发展,进入世界前沿的历程。1%指的是我们中国,包括我们华大还有北方中心,南方中心的合作单位,对整个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计划的贡献,是在1%以上,这一步是很不简单的,这为后来我们完成了100%的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奠定了基础。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我们知道中央处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PU芯片,是计算机的心脏,也是信息技术的

核心,那么我想问一下李先生,龙芯的诞生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嘉宾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水稻基因的测试,如果说1%到100%这么一个进步的话,那么我们龙芯1号的CPU,实际上实现了它零的突破,也就是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我们《易经》里有一句话叫做“万物生为有,有生为无”,我们刚好是从无到有了,我记得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计算机的时候,当时的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给他取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叫“有了”,这个“有了”跟“没有”是大不一样的,就说明你这个关键的技术有一个起点,所以我觉得龙芯一号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信号,说明我们是向着的核心技术发起冲击,我们开始掌握核心技术了。

片花隔断二:破译生命密码

实现零的突破

关注科学探索历程

展现中国科技实力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我们今天现场有很多观众朋友,他们都是关心科技、热心科普的,我们来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要请教嘉宾。

观众1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学生,自从龙芯面(问)世以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种疑问,那就是市面上芯片的性价比,已经到我们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且向英特尔的奔腾赛扬,还有AMD的公司芯片,他们在市面上已经非常普及,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投入这么大的资金和人力,来进行龙芯的研究和开发呢?我想就这个问题来问一下路院长,谢谢!

嘉宾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它的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关键都在于它的核心技术,在于它的芯片。所以我们中国,如果始终是购买国际上的芯片,我们就没有掌握计算机的关键技术跟核心,因此我们在市场上竞争就很艰难,我们所取得的利润很低,中国这样子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又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的市场的一个国家,我们应该努力去掌握。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听了这些,我想许多观众朋友会明白,无论是水稻基因组测序,还是龙芯一号的研制,都是为了让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不受制于人,好请把话筒递给那位观众朋友。

观众2

各位专家好,据我所知,1999年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已经达到了800公斤,目前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试种,那么我们国家甚至世界人民的粮食问题,都有望得以解决,那么我想请问的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投入这么多的物力跟人力,进行水稻基因图谱的测序工作呢?这种高投入能不能像杂交稻一样,带给我们高的产出,这个问题我想请路甬祥院长回答谢谢!

嘉宾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因为现在科学已经证明,所有的植物或者动物,它的遗传发育,它的性状,除了生存的环境条件以外,它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它基因所决定的。所以对水稻基因序列进行测序研究,了解水稻基因序列的构成,了解哪一些片段它对水稻的发育,它的形状时期,起关键性调控作用的,然后我们找到技术手段,来有目标的改造跟优化水稻的性状,这将为今后的水稻育种,提供更加好的技术条件跟保障。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这次我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的绘制成功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并且在2002年底又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精确图,使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比较系统全面地认识了水稻,这一消息在国际科技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权威科学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路院长您对此怎样评价?

嘉宾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我想在基因组学,在大规模的测序技术方面,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当然在生命科学领域里面,还有许多其它的前沿,有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先进水平,有的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差距,发奋的努力,来真正地攀登上生命科学的高峰。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观众朋友,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新年科技论坛》,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科技》。我想问一下杨先生,咱们为什么选择水稻作为植物基因组测序的突破口呢?

嘉宾 杨焕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主任

水稻是禾本科代表性的模式植物,它在结构上,在遗传上,同小麦还有玉米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它的基因组又是所有禾本科植物最小的,因此先从小的方面着手,它所揭示的信息,又是可以揭示小麦、玉米那些重要的植物,我是认为水稻的选择,他最大的亮点是要再创辉煌。大家知道,水稻实实在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开始种植的,而袁隆平先生的超级杂交水稻,实实在在的为解决中国,甚至于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现在,在水稻的基本研究,或者说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的结合点,基因组学这一方面进行突破,那真是创造第三个辉煌。当然正像路院长刚刚说过的,我们只是在这个领域,在这个点上走在世界这个领域的前沿,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谢谢杨先生,正如杨先生所言,水稻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关系非常密切,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国,为此我们专门做了一个短片。

短片3:《水稻种植的历史》

小麦、水稻还有玉米这三种作物,为全世界提供了百分之八十的食物。玉米是美洲人的主要粮食作物,麦的主产地是非洲大陆,而稻子则为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人提供了主要食物。

根据植物学家的考证;距今一万年的时候,野生稻遍布在北纬二十五度以南的亚洲大陆上。那时,我们的祖先们除了狩猎之外还开始采集野果和野稻。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完全成熟的栽培稻,根据测定它们的年代大约是距今7800年到9000年之间,这是被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栽培稻。除了大批水稻和生产工具以外,人们还意外地发现了一支短笛,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娱乐工具。考古学家们分析:稻作物的丰盈,已经让当时的人们不愁温饱,有剩余的精力投入欢娱。水稻成为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年代,距今约6500到7000年之间。这里出土的稻谷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好为其他遗址所罕见。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向北推进到黄河中游。稻被列为五谷之一。魏晋时期,为了能在山区种植水稻,世界上第一块梯田在四川南部出现了。直到今天,梯田在山区依然发挥着重要的耕作功能。在人们看来,梯田已经成为稻作物的一个标志。因此,当水稻基因组框架图由中国科学家完成后,《科学》杂志同样把由中国人创造的梯田选作封面。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杨先生,据您所知,《科学》杂志把中国梯田的照片选作封面,还有什么其它的特殊含义吗?

嘉宾 杨焕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主任

这是很有意思的,在座的还有我们华大的很多年轻人,当时科学杂志告诉我们,这一期的封面要由你们自己来设计,我们的年轻人充分应用,首先当然是他们的激情,还有他们的艺术细胞,还有他们的创造力,至少设计了这样,你看这8个,你看这些画面都很有特点。最后选中的是建设部副部长秋保兴同志推荐的,就是云南哈尼族的梯田造型照片,我们大家对他的这种选择也都表示赞同,那当然现在大家都把2002年4月5号这一期科学杂志说成是china Issue(中国期),把水稻都忘了。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至少我自己还有我的很多同事都认为,梯田是一种很好的,很有代表的水稻种植方式,它可以克服现代农业带来的,大面积的一致性的作物栽培所造成的各种弊病,而它比较科学的利用了阳光,也比较经济地用了水,不管怎么样,我至今还有很多同事都说这一期设计的真好,这样一看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特点。

片花隔断三:(字幕:古往)一个农业大国的伟大创造

(字幕:当代)一项解决国人温饱的成果

(字幕:今天)一份中国带给世界的惊喜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好,谢谢杨先生。今天现场的观众朋友非常踊跃,看来他们还有很多问题要问题,请把话筒递给那位观众朋友。

观众3

我想请问扬焕明教授,首先就是我们完成水稻基因测序的工作,总共用了多长的时间?还有就是我想知道的是:我们如果掌握了水稻基因图谱,它具体能给农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谢谢!

嘉宾 杨焕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主任

应该这样说,真正水稻框架图的测序任务,从2001年的7月7号开始,到同年的9月18号基本结束,但是水稻的前期工作至少做了一年。水稻基因组并不是像现在,我们说起来那样那么简单就容易做的,那么简单的事情绝对轮不到我们中国人。9月18号测序基本完成以后,数据的分析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测序组的年轻人那真是日夜苦干几个月,我真的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最后那篇文章反反复复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我还记得《科学》杂志在给我们中国科学家的贺信中也特别说,全世界科学界都为中国完成这一课题的速度而感到惊讶,因为四年以前这一工作的基本条件,在中国恐怕也是没有具备的。

至于这个基因图到底有什么用,我这里想引用就是刚才片头我们看到那句话,基因的魅力就在于它决定着一个生物物种全部生物现象,水稻基因的魅力,就在于它蕴藏着代表着决定水稻高产优质美味的所有信息。我相信我们的育种学家,我们的农民伯伯,一定会把我们的水稻基因研究结果,变成秋收满板稻谷香。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刚才我们谈了不少有关水稻基因组测序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龙芯”有什么用途。

短片4:《“龙芯”用途》

2002年8月10日清晨,当“登录成功”的字样出现在装有“龙芯-1号”通用CPU芯片的计算机屏幕上时,欢呼和泪水同时迸发,负责芯片设计的胡伟武博士抱着键盘,写下这样一行字:2002年八月十日六时零分八秒将成为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历史性时刻。从这一刻起,中国人只能用国外CPU芯片制造计算机的时代结束了。

他们的确值得骄傲;“龙芯”1号是中国人自主设计的性能最高的微处理器芯片,现在已经能够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系统上顺利运行了。“龙芯”1号可工作到266MHz,其性能已能满足大多数应用的要求。作为一枚通用CPU芯片,“龙芯”可以做其他微处理器能做的任何事。在测试过程中,“龙芯”能流畅地运行我们常用的多媒体播放器、网络浏览器、文字处理等程序,无论是播放声音、图像、进行复杂的数值运算,还是接入互联网,“龙芯”都不在话下。未来的“龙芯”芯片还能应用于手机、掌上电脑等产品中。今天的中国家电生产企业,每年要为购买国外的专用芯片,向国外厂商交出高额的技术转让费。“龙芯”的应用,让中国的家电里有了一颗自己的心,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看了刚才的短片,我们对“龙芯”的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想问一下李国杰先生,“龙芯”投放市场后,它的反响怎么样?您认为它的竞争力有多大?

嘉宾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龙芯”现在已经投放市场,现在市场反响很好,很多大的企业都在跟我们联系,要大量运用,我们现在“龙芯”是比较通用的芯片,它不一定说只能代替386、486,它也可以做通用的嵌入式应用,首先是IC就是网络中端应用,我相信在我们国家中小学教育,税控证券市场各方面,都可用上这个“龙芯”芯片,同时它可以作为安全服务器芯片,所以在我们国家,对安全有要求的一些行业里面,它的服务器也可以推起来,我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龙芯”芯片在市场上一定有很强的竞争力。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电脑发烧友,在座的有谁对电脑芯片感兴趣,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那位观众朋友。

观众4

李先生您好!现在国外中央处理器芯片已经占领很大市场,我个人认为“龙芯”一号在性能上和国外的同类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的,我想问的问题是:我们的“龙芯”到底有哪些优势?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软件非常多,安装龙芯的机器,能否用的上这些软件?谢谢!

嘉宾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刚才已经谈到了“龙芯”,它虽然是我们国家研制第一颗通用CPU芯片,和现在市面上买的这些通用芯片相比,在性能上确实有一些差距。但“龙芯”有什么优点呢?有什么竞争优势呢?刚刚讲第一个它的功耗很低,现在我们测试它只有0.5瓦,现在市面上的通用芯片已经十几瓦,甚至100多瓦,我们的芯片也不用加散热器,每天无人职守24小时工作,它是不用管的,就是放心工作手摸机器一点也不烫。还有一个就是兼容的芯片,它和世界上主流的MIPS(密波斯)系列,芯片是兼容的,很多人不太熟悉密波斯芯片,实际上在机顶盒游戏机路由器上面,用得最多就是MIPS(密波斯)芯片,我们这个芯片和它完全是兼容的,在MIPS(密波斯)上的软件,拿过来就能用。另外将来在性能价格比上,在价钱上这方面也有竞争优势,我相信龙芯将来在市面推广有它自己成长的空间。

片花隔断四:胡松年:我们并不是照搬国外的办法

唐志敏:创新点很多

李国杰:一定有很强的竞争力

路甬祥:我们在追赶世界潮流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谢谢李先生。刚才杨先生和李先生分别介绍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我想问一下路甬祥院长,您认为在21世纪,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之间,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嘉宾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生命科学随着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基因组学的方向发展,所以它对信息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处理的数量也越来越大,李所长跟我讲,说在水稻基因组用户出现以前,它们的机器在市场上还没有碰到容量不够的问题,在中国市场上,无论是气象预报用,或者是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用等等,都是够用的,但是一到基因组工作,基因信息学用户一出来它就不够用了,这说明一方面是大规模的计算手段,信息科学支持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基因组学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基因信息学的需要,又推动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所以现在国际上也好,国内也好,因为基因组学的研究,已经提出了要研制新的专用的计算机,大规模的计算机。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我们注意到在各个媒体报道中,一提到水稻基因组测序就会提到鸟枪法,杨先生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鸟枪法吗?

嘉宾 杨焕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主任

鸟枪法就是我们讲的,鸟枪换炮的那个鸟枪,就是那个火药枪,一打出来面很大,现在我们请胡松年博士给大家演示,鸟枪法或者说霰弹火药枪法是怎么回事。

嘉宾 胡松年 博士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

今天我带来一个小道具给大家演示。鸟枪法测序的原理,非常像我们玩的拼图游戏,只不过对基因组来说小则是几万块,多则是上亿快的拼图,比如说这是一个基因组,我们在操作的时候,就是随机地把这个基因组,打成很小的片断,然后对每一个小的片断进行测序。测序以后再利用计算机,将这些序列小的片断再拼回基因组,这样的话鸟枪法测序的工作就宣告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完全照搬国外的一些现成的经验,我们有很多自己的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比如说我们自己开发的这种新的拼接软件,使我们的测序工作量减少到30%,计算机的工作量减少到70%,我们的测序的能力在做1%的时候,我们50万个样本用了5个月的时间,那么现在同样的50万个水稻的样本,我们仅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我想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思路上的创新,使我们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籼稻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工作。

片花隔断五:世界瞩目的科研成就

来自两个充满激情的团队

和研究者面对面

体味创造的欢心

分享成功的喜悦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我们现在想问一下李先生,我们注意到龙芯问世之后大家为之兴奋,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说龙芯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自主知识产权,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嘉宾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要求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我个人认为这个要求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这就好像你们到一个餐馆去点菜,你去吃饭,你点了一盘麻婆豆腐,吃完了以后,豆腐很好吃,你不能要求你餐馆没有做豆腐能力,豆腐就不是你做的,完了再说豆子也不是你种了,完了说这东西完全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说麻婆豆腐有问题,这个不符合现在科技发展的规律,现在进入WTO以后,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我们善于分析哪些是我们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哪些不是我们,我们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做,一切从头做起,这样做反而事倍功半,不一定有效,善于借树开花,这样做实际上达到我们的目的,而且真正把知识产权掌握在手里。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李先生照您这么说“龙芯”的创新点在哪里呢?

嘉宾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龙芯”的创新点,我们请我们课题负责人唐志敏研究员讲一讲。

嘉宾 唐志敏 博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龙芯”的创新点还是很多的,在整个“龙芯”一号的设计过程里,我们一共申请了十几项专利,每一项专利都是很重要的创新点。第一个特点它的制造成本很低,芯片的面积比较小,芯片的成本大概跟芯片的面积四次方成正比,所以面积稍微小一点点,成本就可以降很多。另外一个很大的特色,我们芯片因为采用了兼容技术路线,所以整个软件和硬件配套非常完备,现在应用开发非常方便。第三个重要特色,在“龙芯”设计过程中我们有一套,完全自主采用的一种独特的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方法,这个设计方法非常管用,它保证我们在芯片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够准确发现,芯片可能有什么缺陷,我们怎么定位这个缺陷,怎么修正这个缺陷,那么现在我们在“龙芯”一号之后,还在做“龙芯”二号的芯片,在“龙芯”二号里头我们会有更多的创新点,会申请更多的专利。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观众朋友,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新年科技论坛》,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刚才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组测序,以及“龙芯”研制方面的成就,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背景情况,这两个科研团对的平均年龄,都只有二十几岁,可以这么说,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是和一群可敬可爱的年轻人的贡献分不开的,今天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来到我们的现场,让我们把镜头对准他们。

下面我给大家放一个短片,这个短片是在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完成后的庆功会上,他们自己拍摄的,虽然画面质量不是太好,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轻人的风采。

(短片同期:我们敢于向生命科学中的前沿挑战,敢于率先解读拥有六亿四千万个碱基的水稻全基因组,坚持住胜利来了。)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我想问一下你们为什么要选取长征组歌中的一首歌呢?

王 俊 博士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

唱这首歌实际上代表了当时我们的某种心境,当时正是华大基因成立3周年的时候,一方面是对过去工作的一个总结,1%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水稻基因组的框架图,同时也是对未来工作的一个展望,还要做水稻基因组的精细图,还要做大豆基因组和猪的基因组的研究,所以对这些科研工作是没有捷径的,而且科研道路也是非常艰难的,我想当时我们做水稻基因组面临非常大的国际竞争。

科学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基因的测序、分析和文章的写作,没有这样的精神是做不了的,最后借用我们周总理的一句话:“我们要为中国的科学产业的崛起而奋斗”。谢谢大家!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谢谢!谢谢这些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贡献的年轻人,我想他们所说的一切,我们中许多人都会有所感受。

嘉宾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搞科研跟打仗一样的,首先要有自信心,你要相信自己,我们这个年轻人在科研中间,具有跟当年两弹一星一样的科研人员一样的自信心,这方面我想请胡伟武研究员讲讲他的体会。嘉宾 胡伟武 博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我想作为年轻人来说,要有一种做事的激情和奉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就是我们有做事情求实的态度,我自己体会做学问博览群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尤其做CPU这样的事情,基础性很强,但是它的工程性更强,这里面没有99分,不是100分就是0分。此外我觉得我们的求实里面还包含一个态度,就是我们要勇于做给他看,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觉得我们做不了,我在做“龙芯”的任何过程,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觉得我们做不了,这时候我的回答是做给他看,这就是我们古人传给我们的“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道理。谢谢!

嘉宾 杨焕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主任

说到这个问题我也深有感触,科学首先要讲究科学精神,做出国际水平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但靠热情和干劲也是远远不够的,可是我总觉得,在中国要做一点科学,要做大科学,除非有激情、热情、干劲、吃苦精神,献身精神不可。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听了他们的介绍,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屏幕,到他们工作环境中去感受一下,请看大屏幕。   短片5:(字幕:龙芯一号,成功了!24小时,7天;我们求实、拼搏,勇做创新英雄;对待科学的态度要像这杆秤,斤斤计较;没有一声巨响,这个世界谁也不会理睬你,没有一道长空闪电,你将永远是别人的附庸。)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没有一声巨响,这个世界谁也不会理睬你,没有一道长空闪电,你将永远是别人的附庸。这些年轻人就是这样用这几句话激励着自己,路院长你对这几句话怎么评价?

嘉宾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当年如果没有毛主席的英明果断的决策,中国人可能没有做出两弹一星来,当然世界就不会理睬我们,也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地位。现在我们在攀登科技高峰,在关键技术方面,要做出世界一流的创新贡献的时候,也同样的要记住这句话。只有中国人能够创造出跟其他民族同等的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我们才能够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够与世界其他民族进行同等的、互利的合作与交流,我们才能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我们应该有的贡献。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今天有很多观众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到现场,在本期论坛即将结束之际,我们请观众朋友们问最后一个问题。请把话筒递给那位观众朋友。

观众5

现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那么我们中国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取得的水稻基因测序图的成果,为什么要免费向世界公开呢?谢谢!

嘉宾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在人类基因组测序过程当中,参与的科学家产生了一个共识叫做百慕大原则,就是说大家约定,如果在大规模测序过程当中,有人首先获得了1000个碱基对以上长度的基因组序列,就有义务在24小时以内报告国际的大规模基因库,在那里登记储存起来,为世界各国在这领域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所共享,所以我们中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方面做出贡献以后,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把这一成果让世界来共享,来共同应用。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新年伊始我们请三位嘉宾每人讲一句话,作为新年寄语也作为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年科技论坛的结束语。

嘉宾 杨焕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主任

生命是美丽的,人生是美好的,探索生命的奥秘不但将使我们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还将使我们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

嘉宾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我只讲一句话,就是祝愿信息技术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嘉宾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

祝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祝中国科技界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的成果。

特邀主持人:姜 岩 博士

谢谢路院长、李先生、杨先生以及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和观众朋友,也感谢电视机前收看我们节目的观众朋友们,本期新年科技论坛到此结束,我们明年元旦再见。

作者:彭 思 赵 杰 邢增福 姜  岩 刘晓群 潘教峰 李 萍 霍振恒

杜守仁 白 杨 夏晓辉 金 帆 梁盛盛 崔 湘

单位:中国科学院 中国中央电视台

播出:中央电视台10套《科技博览》2002年12月3日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