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二等奖
【人民日报】科学大师,是新闻“富矿”,更是良师益友
媒体:人民日报 日期:2011-01-05 作者:蒋建新

科学大师犹如一座大山,更像一座灯塔,引领和照亮科学前进的方向。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我体会到,科学大师是新闻“富矿”,值得深入挖掘,更是良师益友,对成就记者的新闻事业也有很大帮助,给记者良多感悟和启示。

从事科技新闻工作23年来,有幸采访过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布劳格,以及周光召、朱光亚、袁隆平、王选、李振声等许多大师级科学家,获益匪浅。由于工作关系,认识最早、接触最多的是李振声院士。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学的4年时间里,我听过一两次李振声院士的报告。1987年,李院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正好联系中国科学院的新闻报道工作,对中国科学院开展的黄淮海地区农业科技攻关进行了跟踪报道。直到那时才有更多机会接触李院士,并对他有了较多了解。

李院士脾气好大家都知道,但他对待每件事情都严谨认真,绝没有老好人思想。2005年底,报社将我推选为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需要著名专家继续向评委会推荐。我拿着介绍信找到李院士,他热情而诚恳地说:“我只能就知道的,或者经历过的事情介绍一下,我不知道的情况就不能写进去”。

2007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迎来建院50周年大庆,约请李院士撰写了篇文章,我作为责任编辑急等这篇稿件,李院士为了核实细节,连夜到庄巧生院士家里一起仔细核对。2009年1月,我以“粮食单产年增1%可实现”为主题再次采访李院士,为了回答提问,李院士花费好几个小时。尽管前一天刚打完点滴,他还是坚持自己搜集资料,计算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粮食单产年均增长曲线图和变化规律,为我提供了绝对一手的资料。

这种严谨求实的作风给我很大教益,更加坚定了“不到现场不写稿”的信条,和仔细核对数字、人名、地名的职业习惯。

从李院士开展小麦远缘杂交研究的实践中获得启示,我将农业科学与新闻杂交组合,提出农业科技新闻的概念,出版了《农业新闻学》一书。满以为可以得到李院士的赞美之词,没想到李院士客气地说:“你再用10年时间逐步完善它”。在李院士的鼓励下,我在新闻采写和教学环节上不断充实提高这些理论和观点,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两届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生评为优秀教师。

新闻被称为“易碎品”,我常常想:为什么大师的科学成就有那么持久的影响力?李院士培育的小麦品种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农民还在种植。我从中获得启示,于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果然,自己的部分稿件也像“小偃6号”小麦一样获得了持久影响力,我的报道发表3年后许多读者看到还来信咨询。

1987年,李院士回到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正值我国出现自1984年以来粮食生产量3年没有增加,而人口却增加了500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李院士同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3个月调查,提出建议治理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方案。李院士他们科学预测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事实最后证明这个预测是正确的,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是504.8亿斤。

我在采访过程中得到启发:记者也可以学习李院士的做法,搞调研、提建议,做些预测性报道。于是,我拿出部分精力,长期坚持采写参考性新闻,目前获得中央领导批示的有80多篇,对推动一些重大问题解决起到“观察哨”和“参谋部”的积极作用。

从事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同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样,经常下地采访,出稿率低,采访周期长,交通、通讯条件都比较差。有好心领导劝我换个“热闹”领域跑跑,我也几次动了心思。

一次采访李院士时,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语重心长地说,要坚持在一个领域深入“挖井”,给了我很大的教诲和启示。后来听知情人说,1983年,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领导找李院士谈话,有意请他出任陕西省副省长,被婉言谢绝,因为他的科研正到了最关键时刻。

2003年,中国科学院举办创新案例讲座,李院士讲述了自己创新的经历,其中主要观点集中为一篇文章“30年干好一件事”,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我作为编辑反复阅读、仔细体会其中含义,从中获得了信心和力量:做事要踏踏实实,目标明确,聚焦农业科技新闻,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4年后,果然收到明显效果。

2007 年12月4日晚,在中国首次举办年会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将年度新闻奖颁发给我,这是中国记者首次获得这个国际新闻大奖,全球每年仅授予一名记者。此时此刻,我只有从内心里感激李院士对我的帮助和启示,也感谢所有科学大师对新闻界的帮助和支持!

采访科学大师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要做很多“功课”,似乎成本很高。其实,结果恰恰相反,我们可以借鉴大师的智慧和方法,更好地做好报道工作,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中国记者 2009年第12期《焦点》栏目)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