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史专题 > 庆祝中科院建院55周年 > 知识创新 浓墨重彩
创新成果(2)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发布时间:2004-10-28 【字号: 小  中  大   

  6. 小型化OPCPA超短超强激光系统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小型化OPCPA超强超短激光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又取得进一步突破,达到峰值输出功率为16.7TW并对应脉冲宽度为120fs(2.0J/120fs)的新的国际最高水平,远远超过了由英国卢瑟福实验室获得的峰值输出功率接近1TW、对应脉冲宽度为300fs的迄今国际同类研究的最好结果。

  7. 龙芯通用CPU芯片

  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单位“龙芯”系列通用CPU芯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芯片,其体系结构设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我国信息产业“有机无芯”的历史。

  2002年9月自主研制成功的“龙芯一号”CPU芯片,是我国第一款通过SPEC CPU2000基准测试程序测试,与主流微处理器系列兼容的国产高性能通用CPU芯片,性能达到了Intel奔腾II的水平。“龙芯一号”的研制成功,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先后入选“2002年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和两院院士评选的“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龙芯二号”CPU芯片已于2003年10月封装好样片,并已通过SPEC CPU2000基准测试,在相同主频下,其性能为龙芯一号的4~5倍。“龙芯二号”样机上已能运行大量应用软件,包括媒体播放、浏览器、游戏、文字处理等。

  8. 曙光、深腾系列超级服务器

  中国科学院研究开发的并行计算机技术,为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打破了我国超级计算机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并受到严重限制的局面。“曙光”和“深腾”系列超级计算机已在人类基因组和水稻基因组测序、油藏模拟、大规模科学计算、信息安全以及国家网络建设等方面得到了重要应用,创造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计算技术研究所在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研制成功的“曙光”系列超级服务器对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推进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产业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000年以来先后研制成功了每秒1000亿次的曙光2000、4000亿次的曙光3000、3万亿次的曙光4000L,以及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11.2万亿次、Linpack值为8.06万亿次的曙光4000A。4000A在2004年6月世界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名中位列第10位,使国产计算机首次跻身世界计算机前10名。

  联想集团研制成功的5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联想深腾6800计算机”,已成为国家计算网格主节点之一。“联想深腾6800计算机”在2003年11月公布的全球最新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位居第14位,整机实际运行效率居高端超级计算机第2位,在衡量事务处理能力的世界标准TPC-H性能测试和认证中列世界TPC该项排名第4位,标志着国产高性能计算机不仅能够胜任高端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应用,同时也能适用于大型事务处理、网络信息服务、数据库服务等商用领域。

  9.大直径半绝缘砷化镓(Si-GaAs)单晶

  半导体研究所在大直径Si-GaAs单晶生长工艺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用高压液封直拉(HPLEC)方法研制出我国第一根直径5英寸半绝缘砷化镓(Si-GaAs)单晶,晶体重量6.5公斤,晶体直径13.2~13.8厘米,等径部分大于6.5厘米。4~6英寸Si-GaAs单晶及晶片是目前国际上产业化的主流产品。5英寸直拉Si-GaAs单晶的研制成功,为完成国家重大任务所需的优质大直径半绝缘砷化镓单晶创造了良好条件,并为中科镓英半导体有限公司加快实现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0. 网络安全防护若干关键技术与入侵防范实验平台

  中国科学院已建成的综合网络入侵防范实验环境是一个由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组成的千兆级局域网,运行Windows、Linux、Unix操作系统平台,配有DNS、Telnet、HTTP、MAIL、FTP、数据库管理等网络服务,集成了10种自主开发或已有的相关安全工具。可进行网络攻防、预警、漏洞检测等旨在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实验。实验室研制成功4个安全工具:网络隐患扫描与安全性能评测工具、漏洞检测与主动防御工具、监控预警工具、安全网管与入侵取证工具,并取得了4项软件著作权。此外,还自主开发了攻击特征库和安全漏洞库。目前还对社会开展了信息安全专业技术培训,已成为北京市信息安全服务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的定点培训单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