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史专题 > 庆祝中科院建院55周年 > 知识创新 浓墨重彩
创新成果(12)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发布时间:2004-10-28 【字号: 小  中  大   

  56.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碳通量/碳储量观测网络(China FLUX);初步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内陆水体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并用于区域碳循环的模拟;初步建成了两大类基础数据库,包括用于国家尺度碳收支估算和碳循环模型运行的空间化基础数据库,以及用于评价典型生态系统碳收支特征和模型验证的观测数据库。相关研究取得的重要结果与新发现包括:

  中国主要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碳吸收功能:中国近海各个海域1800年至1997年的198年间吸收人为CO2-C总量为9.44亿吨,1980—1989吸收1.4亿吨。全年总平均东中国海(即渤黄东海)作为大气CO2的汇可吸收1369万吨碳。

  中国陆地和近海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可持续100年以上的固碳潜力。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的前150年具有最大的固碳能力,之后固碳能力逐渐降低,直至接近平衡。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固碳潜力约200亿吨,持续时间约为100年,即平均每年固碳2亿吨,为我国目前化石燃料燃烧释放CO2的35%。

  近20年来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氮素状况对植物呼吸作用(碳释放)具有重要影响,稻麦作物呼吸作用(碳排放)依赖于植株氮含量。植物固碳能力受水分状况控制,但水分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时空变异性。在叶片和群落尺度上,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时空变异性,主要是受植物的气孔行为控制。

  57. 热带与亚热带区域水质改善、回用与水生态系统重建

  针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污染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污水处理新工艺,并对其净化功能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并设计了下行、水平、上行等多流态相复合的垂直流构建湿地工艺,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了验证;确定了该类湿地的最佳并、串联方式和级数,提出了该类湿地的最佳运行参数及相应优化工艺流程方案;优选出了热带、亚热带区域净化能力强、具有美化环境和一定经济价值的湿地植物,提出了较佳植物组配方案;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角度系统地阐明了该类型湿地的净化机理,深入揭示了微生物、植物根系输氧、植物相生相克作用、水力学特征在净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机制;提出了湿地的进水方式,基质的合理选材、配比,有效地解决了湿地配水、堵塞等问题,提高了净化功能;成功地在深圳、上海等地建成我国第一批复合构建湿地系统示范工程,在污水处理、水质改善与回用、景观建设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58. 中国乡土植物保育

  武汉植物所等提出了保护中国本土植物物种的重要性,指出在我国就地保护的局限性和迁地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阐述了中国科学院实施中国植物迁地保护15年计划的设想。设想目标是所属的12个植物园必须将物种从13000种增至21000种,其中2/3以上应为中国本土物种;建立或增加植物园的物种收集,其中约500种为珍稀濒危种;模拟建立5个代表性区域植物群落,以反映邻近生态系统的复杂种群,改善新增植物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在植物园内建立信息网络体系;改善植物园的园艺景观和能力设施。该讨论于2002年8月9日刊登在《科学》(Science)上。植物园保护国际联盟(BGCI)主席Wyse Jackson评价该文对目前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具有重要贡献。

  59. 粮食估产与农情监测

  发展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列昂捷夫的投入产出方法,提出了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创造了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投入占用技术本身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曾在3年一届的国际IFORS大会上获得“运筹学进展奖”一等奖(每次一个奖),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列昂捷夫的赞赏。运用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进行全国粮食产量预测,23年来,每年5月初提前半年向中央上报当年度全国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预测报告。预报各年度粮食丰、平、歉方向全部正确,预测平均误差为1.9%,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表扬和肯定,被国家权威部门采用,为政府有关部门安排粮食消费、储存和进出口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估算和总产量预测,以及全球尺度的作物长势监测和重点产粮国的总产预测,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60. 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

  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路基,路基成败的关键在冻土,冻土路基的稳定性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中国科学院率先提出的“主动冷却路基、积极保护冻土”的工程设计思路,已用于指导铁路设计和施工,受到铁道部门的肯定。参与编制的《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勘察暂行规定》和《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暂行规定》,已成为青藏铁路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原则和指南;开展了块石路基、通风管路基、块石+碎石护坡、遮阳板护坡、边坡防护、热棒+保温材料等筑路技术研究,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数;完成了全长14公里的青藏铁路北麓河示范工程建设,布设冻土路基温度、变形监测断面40个,为青藏铁路建设、运营、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一系列工作对青藏铁路工程的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撑作用,受到铁路部和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充分肯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