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士专题 > 追忆曾呈奎院士 > 新闻报道
科技日报:时代先锋 人民科学家——曾呈奎(上)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7月14日 发布时间:2005-07-19 【字号: 小  中  大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是我国海洋科学主要开拓者之一及海藻学研究、海藻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事业,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原创性成果,独自和与他人合作先后发表了370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12部学术专著,获得多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等,为我国乃至世界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科技自主创新“人民科学家”的优秀代表。——摘自《国内57名两院院士关于曾呈奎同志的评价》

从“求学之旅”到“科学报国”

“生于清朝,长在民国,智献新中国,曾呈奎是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从一名普通知识分子成长起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和杰出的科学家,他人生的三次重大选择,都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彰显出一位党员科学家忠诚党的科学事业的偌大情怀。”青岛市科技局局长李乃胜深情地评价曾老先生。

1909年,出生在厦门一个华侨家庭的曾呈奎,先后在厦门大学植物系、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到国立山东大学任生物系副教授。1940年,曾呈奎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藻类学、湖泊学和植物生理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37岁的曾呈奎已是美国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由于他的出众才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国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等都希望他去工作。但是,那里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没有冲淡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祖辈的爱国传统影响,科学思想的启迪,使我决心用科学救国、强国。”曾呈奎说,我将此作为自己的使命,为自己取号“泽农”,以明心志。抗战胜利后,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到了祖国,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领航。回国后,在山东大学担任植物系主任、水产系主任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积极开拓国家的海洋科学事业。

有人问曾呈奎为什么要回国?他说:“我相信中国共产党,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她落后才更需要我们去建设。”

在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之间,他选择了国家;在科学事业与儿女情长之间,他选择了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对科学教育事业的支持,使曾呈奎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从此,他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政治上的最高追求。1956年,曾呈奎第一次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再一次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1980年1月8日,经过长达20多年的考验,曾呈奎在古稀之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爱国主义者到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人生重大跨越。

从“海洋情结”到“自主创新”

我国蔚蓝的海岸线,绵延一万八千公里,这是一座宝库。像耕种陆地一样耕种海洋,向大海要健康,向大海要小康,向海洋要更多的蛋白类食物。耕海牧渔,为未来打造“粮食基地”,是曾呈奎的理想,从青年时代起便立志“耕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水养殖国。

在海边长大的曾呈奎,对大海情有独钟。1929年,他在厦门大学植物系学习时,看到人们采集海藻为食,便萌生了“海洋农业”的想法。为了实现“沧海桑田”的理想,他在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刻苦进修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化学,进行海藻资源及其利用研究。从此,他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沧海变桑田”的远征,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翻开史卷可知,中国海洋科学事业前进的脚步与曾呈奎自主创新思想和实践息息相关。他说:“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落实到在海洋生物学领域,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海洋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正是这一思想“驱动”着他在海洋王国里自由驰骋,屡战屡捷:1930年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的研究,1940年起开展了海藻光合作用的研究和海洋的栽培及其生物学、海藻化学的研究,后来成功地提出了紫菜生活史的研究和海带夏苗培育法、陶罐施肥法及海藻生物技术的研究,并在提出水产养殖农牧化的道路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蓝色农业的重要性。

“梅花香自苦寒来。”数十年中,为了致力于海藻、海带研究,曾呈奎的足迹遍布中国南北方的十几个省市区的沿海。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党委副书记郑晓林回忆说,当时全世界都没有找到紫菜孢子的来源,不知道紫菜“种子”是从哪里来的?曾呈奎认为,研究和种植海藻,必须得首先弄清我国的海藻分布,分清海藻的种类。上世纪70年代末,他带领科技人员对包括我国沿海在内的北太平洋西部的海藻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中国海藻资源“家底”,取得了百余个海藻新种,几个新属,一个新科等重大发现。为了进一步寻找紫菜孢子的来源,1952年起,曾呈奎和他的助手张德瑞开始投入了对紫菜生活史的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从而为紫菜的人工采苗栽培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他最早定名的“壳孢子”一词,得到了世界上所有权威藻类学家的一致认定和接纳,并采用至今。

海带原本分布在日本和俄罗斯海域,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却不是中国的产品,每年中国大约需要进口1.5万吨干海带满足市场需求。曾呈奎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搞海藻研究,可国家还要进口海带,这是科技人员的耻辱!”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海带夏苗培育,海上施肥和南移栽培的成功突破,成为世界最早定名“壳孢子”和我国人工栽培海藻海带的第一人,此震惊了世界藻类学界和水产养殖学界。国际著名藻类学家苏珊·布劳利教授说:“曾呈奎博士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对藻类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从“重点跨越”到“引领未来”

晚年的曾呈奎科学思维从未停止过,创新脚步也从未停歇过。

对此,94岁的曾呈奎就寄语21世纪的中国海洋科技发展,提出海洋科技是本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也是一个衡量近代国家国力的重要指标,它密切关系到国家的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我们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发展我国海洋科技研究,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从海洋资源消耗型向海洋资源节约型的转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以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与曾呈奎合作共事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说,上世纪50年代,他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洋科学重大规划的制定工作,并担任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气象海洋学科副组长,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洋综合考察。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加强我国海洋管理事业,曾呈奎等7名科学家一起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70年代以来,他和其他科学家积极向国家建议开展南极调查研究,也被国家采纳,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能够独立进行极地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相建海所长说,40多年前,曾呈奎在国内率先提出大力提倡成果产业化思想。20世纪80年代末,海洋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曾呈奎等科学家积极向中央提交了题为《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上强国》的报告,国家科技部批准了以'海水增养殖生物优良种质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为题的国家攀登计划B项目,并及时启动了海洋863计划,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