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士专题 > 纪念吴仲华院士诞辰90周年 > 纪念文章
吴文权:追随吴仲华先生一生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7-07-25 【字号: 小  中  大   

    我于1954年入学清华动力系。年底时听说自美国回来了一对著名的青年科学家夫妇:吴仲华、李敏华。当时清华、北航都邀请吴仲华任教,结果吴仲华应他老师、清华副校长刘仙洲教授的邀请,任教清华动力系,并创立了国内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我们班也就全班转入了燃气轮机专业。吴先生亲自为我们讲授流体力学。第一天上课,他不吸烟,但点了一支烟,显示烟雾上升形成的涡环,这是这位国际大牌教授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毕业后就在吴先生手下工作。第一天工作,他让我为他抄一份文件,我一紧张,把一瓶墨水打翻在他办公桌上。近40年的岁月,直到1992年9月19日接他病危通知,傍晚赶到北京医院见了最后一面,晚饭后他就去世了。我们学生称他为吴先生,在工程热物理所,同仁们称他为“教授”。尽管所内有多个教授,但一讲教授就指的是他。从学生起追随了他近40年,身传言教,回忆往事,一切都历历在目,百感交集。就一些点滴,倾吐心意。

    一、为祖国服务

    从他为了抗日,投笔从戎为辎重部队开车运输;为准备回国,离开了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刘易斯研究中心;以旅游名义,弃家绕道欧洲偷偷回国等等一系列行为都说明了一个信念:为祖国服务!他是国际公认的叶轮机械三元理论的创立者,他一直教导我们:中国人的理论要为中国服务。不要轻视工程实际,不会搞叶轮机械设计的人是搞不好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的! 他一直为我国航空发动机没有能上去而苦恼。六十年代初,他就领导我们为歼八发动机改型进行研究,与有关研究所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合作中断。可是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恢复工作后他就长期地去沈阳航空发动机工厂,为他们讲解三元流动理论,进行发动机改型设计试验。他去工厂就住招待所,吃食堂,唯一的额外待遇是带了一瓶酱菜。他和技术人员、工人都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每次去沈阳都要为他们带大量的肉、面,两人出差,往往十人送站。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们都住在操场地震棚, 而他却坚持在三楼办公室工作,劝他下楼,他不听,说:“年龄大了,不怕了。”。这完全是推托,其实当时他不到60岁, 而是要抓紧时间工作,他太珍惜工作时间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引进了英国的斯贝航空发动机,由于国家计划变化,原计划研制的飞机下马,这样斯贝航空发动机就无处可用了,被称为“由于出身不好,斯妹嫁不出去了”。 引进时吴教授还未恢复工作,与他无关,可是后来因为英国方面说明了该发动机设计中应用了吴仲华的理论,有人就误传为是他要引进这发动机的,甚至认为他是英国留学生,人大常委会将他分在外事英国组。他恢复工作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不避嫌疑临危领命,受王震副总理委托,去西安为斯贝发动机找出路,他积极地提出了斯贝发动机改型方案,身体力行,又投入到我国的改革浪潮,不要国家拨款,与有关工厂合作成立公司,将斯贝发动机改型为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尽管最后由于机械故障和其它原因,这项目没有投入实际使用,但他开拓了我国自行研制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的先河。后来他动了大手术,在上海医院内仍念念不忘,向有关领导报告我国要发展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当时没有笔记本电脑,就专门派了学生每天来回医院学校之间,他写了手稿,学生回校打印后送医院,来回定稿,的确是为祖国服务,呕心沥血。今日,发展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已成为国际发展方向,在我国也已成人们共识正在发展。如有天灵,吴先生也可以安息了。

    二、重视概念、基础,学风严谨

    吴先生培养学生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他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除了数学、力学等基础外,还强调燃气轮机专业特别要学好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等专业基础课。所有课程,除清华本校外,还邀请了科学院、北大等国内名家讲授,他并要求青年教师和我们学生一起听课,上习题课,交作业,他亲自讲课的流体力学第一次习题就是当时考研究生的考题,他认为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后,就应该有能力完成。当时一些教科书中存在一些错误概念,如“摩擦生热”、“流动功”等,他专门撰写论文澄清,使我们终身受益非浅。

    他身居高位,但一直工作在科研第一线。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发展了应用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统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被誉为是将他自己创立的三元流动理论提高到新的里程碑,并领导了一个4人数值仿真小组。当时我们都没有应用张量进行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统数值计算的经验,他要求小组人员都进行自学,独立思考,并写出书面研究结果,进行学术交流。当时还没有复印机,就用复写纸复写一式四份互相传递。他自己也亲自推导方程,提出计算方案等等。这些宝贵手迹至今我一直保留着。

    他十分重视科研资料,他没有秘书,亲自收集,消化、编辑、整理,他的资料柜、办公桌谁都不敢动它,有问题请教他,总有答案,可是一个问题只能问他一次,如下次问他同样问题,他就要“训”你了,说明你不重视。有次一份德国交流资料,学生找不到了,他十分恼火,警告说:谁再发生这样事,三年内别想有什么好事!

    文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邀请他当校长,他拒绝了,理由是:搞科研是针对事物进行研究,比较简单,而当校长是教育人,他当不了。这些都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严谨、正直的品质。

    三、为国家节省每一分钱

    1979年,他率领了一个9人代表团访美考察二个月,美国政府、各部门都十分重视,美国空军派了一个5人小组,事前、事后跟踪他的访问,连中国人爱吃花生、鸡都成为他们的情报,美国GE公司派了两架6人座的总裁专机接他访问,红地毯、升国旗等等,他们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发动机也允许他参观,规格之高可见一般。这么高贵的一位科学家对自己的“苛刻”却很出奇!他从来不乘头等舱,由于托运行李常常“晚到”,所以重要资料他一定随身携带,他人又胖,和大家挤在一起动弹不得,看得也使人难受。为了买折扣机票,在美国他亲自去旅行社买票;为了省出租车钱,他租了一辆面包车,亲自为大家开车,我们却成了“贵宾”;同样为了省钱,他把9人代表团带到他在美国的同学家中住宿,大家打地铺,弄得他同学家七忙八乱,对方理解,知道吴先生是为了替国家省钱。可是有时也引起了同行者的“不满”:有次住公寓式旅馆,只有双人大床,两人挤在一起。有人讲:“在家中,连老婆都不睡在一起,这里却两个大男人挤在一张床上!”。他要求大家自己烧饭,就有人“埋怨”:在家中从不烧饭,到美国却要自己烧饭了。他对自己就更苛刻,为了买画图的字规,他带了我跑遍了纽约,到吃饭时间,他舍不得进饭馆,居然就在马路旁买两块比萨饼充饥!他为国家省了很多钱,我国大使馆专门给科学院写了表扬信:没有一个代表团的领导是这样省钱的。

    四、个性倔强,刚正不阿

    他认为正确的事,一定会坚持下去,不愿做违心的事。他是全国人大常委,我问他关于三峡工程投了什么票,他讲他不懂三峡工程不敢投票,所以没有投票。日本东京大学高田浩之教授评论道:“吴教授性格实在是太强、太强了!”。言下之意,这样要吃亏的。

    文革时他家中连电视机都没有,电视机是紧俏商品,我们通过关系为他买了一台,他知道后大发脾气,要我们马上退掉,否则他都无法安心工作了,我们只好当天就退掉了,后来通过正当途径为他买了一台,他却又拿到办公室让大家看。1972 年尼克松访华时,他家还是没有电视机,晚上他到办公室和大家一起看新闻。

    这样的性格往往无形之中也得罪了一些人。有次一位著名的画家为他画像,画好后问他像不像,他居然回答:“不像”,我们都无可适从。一位同事在节日将公车私用,被他知道后,他就不让这人再开车了,这样严格就使人不快。在工作方面他坚持意见,不管是什么领导,“得罪”的人就更多了。 可是他对前辈却十分尊重,他给我们讲传统,动力工程的前辈是谁,谁是什么方面专家等,每次话动一定要先安排好老先生,座次在他本人前面,在学术界传为美谈。

    五、热爱生活,兴趣广泛

    他年轻时,喜爱二胡、小提琴、摄影,一直非常喜欢经典音乐,当他养病期间有时间时,自己编辑经典音乐、录音。他十分喜欢足球,有球必看。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他长期骑自行车上班,领导分给他部长楼,他不去,原因是他认为离研究所、同事们远了,工作不方便。有次他有两张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票,他请我一起去,可是当时他没有车,从中关村到工人体育场,骑自行车不现实,两人一起到新街口,出租车站等车又没有车,我建议不去了,他非要去,结果等了几小时,到那里时人们都退场了!后来王震副总理亲自给他安排了专车,他又感到“不方便”,他讲他出去开会,尤其是晚上,司机在外边等着,过意不去!利用给国家领导人讲课之机他向领导提出:他能开车,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开车?他就是这么一个“不安份”的人。

    他离开我们已15年了,他早逝的损失日益明显。国家的强大是国家外交的支撑,而学术权威却是国际学术交流的基础,我们到国外学术交流时,讲我们来自C.H.Wu的所,就是又一本护照,接待也不同。在国外开会时,往往有外国学者找他要求留影,要求到他处留学等等。当时美国空军的发动机主要设计师要到吴先生处访问考察,吴先生考虑到国家利益,拒绝了访问,体现了我国的学术权威。

    他回国近40 年,可惜由于各种运动和种种原因,真正进行科研有效工作时间仅10 年左右,其它时间都浪费掉了。文革恢复工作后他的第一件工作居然是为所工厂新买了一台机床翻译英文说明书。这个教训是很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

    作者简介:吴文权,1937年6月生,教授,系吴仲华先生在清华大学创立的燃气轮机专业的首届学生,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力学所、工程热物理所工作,担任吴仲华教授的助手。1989年8月调入上海理工大学,主要从事叶轮机械三元流动、涡轮力学等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等多种荣誉称号,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一直追随吴仲华先生求学、求教40余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