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院士专题 >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专栏 > 陈嘉庚先生爱国事迹介绍
兴学之路--创办实业,倾资兴学
  文章来源:院士工作局 发布时间:2004-03-11 【字号: 小  中  大   

晚年的陈嘉庚先生对集美、厦大的扩建和发展极其关心,他每天持杖步行数华里,巡视各处工程,严寒酷暑,劳瘁弗辞。图为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校舍工地。


陈嘉庚先生祖籍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村,生于1874年10月21日。1890年当他17岁时就南渡到新加坡。在父亲陈杞柏经营的米店学习经商。不幸在1904年家道中落,重振家业的担子就落在他的肩上,他筹足资本,开始创设黄梨厂,开拓橡胶种植业,发展橡胶工业和海运业。由于他的奋斗努力创业,在1925年,他的资产已达1200万元,所雇员工达一万人以上,业务也已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早期东南亚社会的工商业先驱。

在陈嘉庚奋斗建业的同时,他积极推动提倡教育工作,为培养教育下一代,大力兴办学校,振兴教育。他提出“教育为立国之本,改进国家社会舍教育莫为功”的主张。在新加坡,他从1907年至1947年的40年内先后创办道南、爱同、崇福、崇本等小学,华侨中学,南洋师范及南侨女中。在中国,从1913年至1920年,前后在他的家乡集美创办了一群学校和学院,统称为集美学校。1921年成立著名的厦门大学,并单独创办与维持厦门大学达16年之久。

从陈嘉庚一生看,办实业是序幕,是先有这段精彩的序幕,然后才有更精彩更壮观的续篇和高潮。世界华侨华人史专家、厦门大学资深教授陈碧笙,对陈嘉庚先生生平有过一段精辟而中肯的评述。他说:“陈嘉庚是当代华侨最杰出的领袖,是华侨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也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但“陈嘉庚必须首先是一个企业家,然后才可能成为兴学家、慈善家、社会改革家和爱国侨胞的领袖。”陈碧声笙解释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陈嘉庚既非豪门巨姓出身,又未当上一官半职,手中无权无势,惟一的凭借就是他在海外辛苦挣来的一笔钱。没有这一笔钱,陈嘉庚生平的许多活动,不论是兴学也好,办报也好,救灾也好,以及其他许多公益事业也好,都将无从谈起。”陈嘉庚自己也认为:“则因先有营业而后能服务社会,继而后得领导南侨襄助抗战工作也。”

在振兴教育之余,陈嘉庚先生也以社会改革为己任,多方改革华族社会的组织与陋习,陈嘉庚还在1923年创办了《南洋商报》。1946年,他在胡愈之、张楚琨和李铁民的协助下,创办了《南侨日报》。这两份报章的创立,对促进本地华社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并积极提倡慈善事业,为此不遗余力。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老先生四方奔走,团结广大南洋华侨,筹赈救亡,到处募捐,支援抗战,为振兴中华民族作出卓越的贡献。

虽然,陈嘉庚企业在1930年结束了,但是陈嘉庚"倾家兴学"的美誉永存,为后人树立了学习榜样。

陈嘉庚独立经商以来,艰苦创业,步步高升;才华横溢,智慧超群;倾资兴学,热心公益。他早年参加同盟会,支持孙中山,拥护辛亥革命。1911年被新加坡闽籍华侨推举为福建保安会会长,1923年继任新加坡怕和轩(又称百万富翁)俱乐部总理,1929年被推举为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1938年出任南侨总会主席。他一向忠诚为社会服务,为维护华侨正当权益,为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反过来,新马和南洋各地爱国华侨和华人也衷心地信任、支持和拥护他,为他的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承担的社会重任而鼎力相助。这种有形无形地互相凝集的力量所产生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数字来衡量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