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文献出版专题 >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第四期 > 院士与学部
推动自主创新 开创学部工作新局面
——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综述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06-08-26 【字号: 小  中  大   

本刊讯 2006年6月5—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全国科技大会胜利召开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之际,我国科技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一次盛会。

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院士大会开幕式。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分析了目前的形势,指明了我国科技战线的任务,强调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意义。他指出,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指出了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需要突出抓好的五个重要环节。他强调,中国特色院士制度,有利于凝聚我国科技界的精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出主意、攻难关,有利于组织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智慧才干。他希望,两院要进一步发挥跨学科、跨部门、高水平的优势,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决策咨询,组织科研团队在专业领域内发挥领军作用;院士们要发扬爱国精神、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团队精神,当科技创新的尖兵,做拼搏奉献的楷模,积极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承担起培养和提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任。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两院院士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殷切期望。

学部主席团和全体院士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全面深刻,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科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院士们表示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倾注更多的心力和心血,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爱国敬业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推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陈至立国务委员为两院院士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情况,指出要切实抓好纲要的实施工作,全面落实好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院士们认真学习和讨论了陈至立国务委员的报告,表示一定要为实施好《纲要》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代表主席团做了题为“推动自主创新 开创学部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在报告中,路甬祥首先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学部两年来的主要工作。他指出, 过去的两年,也是学部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两年。学部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整体发展态势良好。(1)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国家科学思想库建设,咨询评议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陆续设立了若干重大咨询项目,先后完成了20多份咨询报告呈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目前,20余项重大咨询项目正在有序进行。(2)加强院士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增选程序,圆满完成2005年院士增选工作。(3)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伦理研究和科学道德学风建设。2005年,学部在2001年制定《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最高学术团体规范科学家行为的重要举措,是切实加强科技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表率性自律行动。(4)发挥学部整体功能和社会影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活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已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初步成为学部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的一个品牌并逐步规范化。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科技进步与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专题,结合科技周、科技强军、教师远程科普知识工程、院士走进中学课堂等活动,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组织巡讲报告150余场,有近200位院士和专家做了报告,直接听众近6万人,编印了40多期工作简报呈送有关部门,正式公开出版了《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共三辑。“技术科学论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已引起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由学部与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起出版的《院士科普书系》,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科普著作首次获得国家科技奖。(5)精心筹划,成功组织开展了学部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6)认真评审,完成200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的评奖工作。(7)分析问题,稳步推进学部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两年来,针对学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席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譬如,为进一步提高学部咨询工作的质量和针对性,为院士咨询工作提供研究支撑,院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了院战略研究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对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的领导,学部主席团决定成立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为充分发挥资深院士的作用,我院联合中国工程院共同成立了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此外,院士增选办法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等等。2006年4月中旬,为加强与世界各国科学院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科学院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学部发起组织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的科学院”的学部工作国际研讨会。邀请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瑞典、印度等国家的科学院以及IAP、TWAS等国际科学组织的负责人,共同探讨各国科学院的发展以及在院士选举、咨询评议和科学普及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各国科学院的院士选举程序和经验以及在发挥科学院功能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报告最后,路甬祥谈了对今后学部工作的设想。

院士们结合学习讨论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对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并就学部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工作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学部两年来的各项工作,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改进和完善学部工作的努力方向,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对工作报告给予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学部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咨询能力建设,加强院士队伍建设,加强学术活动和科普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更好地发挥学部和广大院士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会议认真审议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改稿,按照有利于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有利于规范和推进学部工作、有利于加强院士队伍建设、有利于保持和提高院士群体学术活力的原则,对《院士章程》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并表决通过了《院士章程》修改稿。这次修订有4处:(1)第二章第五条修订为“……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上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2)第二章第七条修订为“……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3)第三章第十一条修订为“……每次选举,每位院士推荐1名候选人,获得不少于5名院士的推荐为有效。外籍院士由全体院士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其选举工作与院士增选工作同年进行……”;(4)第六章第二十一条修订为“主席团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负责领导学部的重大咨询评议、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出版、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工作……”。

会议选举产生了首批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副主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各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副主任。新设立的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学部的重大咨询评议、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出版、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工作。

本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七批外籍院士7人,使我院的外籍院士达到51人。新当选的外籍院士都是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他们的当选,将更加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国际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

大会期间举行了200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颁奖仪式,国务院领导同志为获奖者颁奖。其中,中科院物理所范海福院士获数理科学奖,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院士获生命科学奖,北京大学涂传诒教授获地球科学奖,山东大学王小云教授获信息技术科学奖。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以“科学与中国”为主题的大型学术活动,6位院士做了大会学术报告,34位院士在本学部做了学术报告。会议加强了学术报告的开放性,在13所大中学校和研究所举办了13场“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专场报告会,18位院士为大中学师生和研究人员做了报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经过4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大会园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