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文献出版专题 >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年第三期 > 专题报道
胡志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站在战略高度上的思想盛会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04-05-20 【字号: 小  中  大   

新世纪的前20年,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后出现的重大、深刻的问题,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贯通科学与人文精神,对于贯彻“十六大”精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2年夏天,路甬祥院长邀郑必坚同志(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出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院长。一位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一位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在商谈如何建设中科院的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办好人文学院的过程中,很快形成一个共识——从科学和人文的高层论坛做起。随后,两人共同倡导和发起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原名“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并把主办“论坛”的任务交给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针对“论坛”的举办,路甬祥院长指出: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个车轮、腾飞的两个翅膀。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是人类文明进步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光明未来的希望所在。郑必坚同志也明确提出:实践告诉我们,要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一定要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做到把批判继承历史传统与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更好地结合起来,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获得更加强大而活跃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作为“论坛”发起人,路甬祥、郑必坚同志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而敏锐地认识到,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与贯通起来,既是当代中国知识界重大而关键的任务,也是当代中国知识界的历史使命。正是从这些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他们希望“论坛”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相互交换成果信息、交流思想、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他们的倡议,得到了自然科学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众多知名专家的认同和响应。周光召、李政道、杨振宁、季羡林等16位著名学者出任了“论坛”的高级顾问,叶小文、李君如、王家福等中青年专家组成了“论坛”的理事会,郑必坚同志亲自担任“论坛”的理事长。

2003年4月—2004年4月,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先后举办了三个单元的主题报告会,曾培炎、周光召、路甬祥、陈至立、郑必坚、李肇星、熊光楷、徐冠华、栾恩杰、王大珩、吴文俊、吴良镛、巴德年、李振声、牛文元等我国著名科学家和高层领导在“论坛”上先后作了主题演讲报告;“论坛”还邀请到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著名华人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发表了主题演讲。这些报告和演讲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国家战略问题,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就人们共同关心的科技、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个单元共19场的主题报告会,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平崛起”这两大时代主题而展开。曾培炎副总理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题的演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质和精神内涵。陈至立国务委员在“时代、国情、使命”的演讲中,深入分析了中国科技教育的发展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突出作用。

周光召(“发展交叉学科,促进原始创新”)、路甬祥(“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徐冠华(“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栾恩杰(“神舟五号与我国航天发展战略”)、王大珩(“漫谈科学精神”)、吴文俊(“计算机时代的东方数学”)等分别从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要素、科技创新需要的文化环境、中国航天发展战略、科学精神、东西方科技发展的特点等方面,吴良镛(“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巴德年(“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牛文元(“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等分别从人居环境、公共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论坛”上,郑必坚同志作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重要报告,系统深入地分析并回答了目前国际国内广泛关注的中国和平崛起问题。李光耀(“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杨振宁(“归根的反思”)、李肇星(“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与我国的外交政策”)、熊光楷(“关于新军事变革”)、李振声(“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李开复(“科技、教育、人才与现代化”)等,则从中西方文化、国际局势、军事变革、粮食安全、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要素和基本条件。

“论坛”既关心国家战略问题、重大问题,又关心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既邀请国内的科学家和高层领导,又邀请国外的政要和学者。论坛保持高层次、高水平、高规格的特点,坚持交流思想、沟通认识、传播知识的效能,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鼓励和支持。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分别接见了受“论坛”邀请专程来访的李光耀资政,他们都明确肯定了论坛取得的成绩。江主席指出:科技和人文的关系是个大问题,“论坛”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影响,来之不易。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还在“论坛”的简报上作了重要批示。

“论坛”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形式活泼,得到了与会听众的热烈欢迎。包括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北大、清华、中科院研究生院等20余所首都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的部分学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8 000余人次参加了报告会。精彩的演讲、踊跃的提问、热情的回答,坦诚直率的学术探讨使会场气氛十分活跃,涌动着观点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令人感悟,催人奋进。

“论坛”也得到了新闻媒体的高度肯定和支持。新华社发了通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其它专题栏目进行了报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在内的40余家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新华网、新浪网全程文字直播了“论坛”的学术活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学习时报、科学时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全文转载或播发部分演讲报告。香港大公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纽约世界日报等境外媒体,也积极报道了“论坛”的有关活动。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除了每年两个单元的主题报告会以外,还包括中青年专家座谈会、大型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日常工作简报系列,是一个高层次、跨学科、长期化的研究与交流平台。

作为主办单位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精心办好“论坛”的同时,也正在组织力量将“论坛”所带来的思想、理论、精神优势延伸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作为协办单位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已将“论坛”第一和第二单元主题报告会的演讲内容,以《世纪机遇》为名于2004年4月结集出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