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文献出版专题 >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年第三期 > 科技规划与发展战略
国际合作局:关于我院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的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04-05-27 【字号: 小  中  大   

在制定我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国际科技合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合作工作必须针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重点。国际合作要围绕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新时期的办院方针,通过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促使我院的研究机构在国际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为实现科研人才的国际化、科研工作与科研手段的国际一流、管理机制和学术环境的国际接轨创造条件。国际合作工作应充分发挥先导和尖兵的作用,在把握国际科学发展前沿、跟上世界学科结构调整步伐、汲取新的科学思想、解决大科学工程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快速提升我院的总体科研水平等方面做出贡献。

一 国际合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国际合作服务于知识创新工程,依托国家和院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国际合作的原则,注意发挥国际合作在科技工作中的先导作用。

坚持以提高我院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科研竞争力为宗旨,“以我为主,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地开展国际合作。

坚持以科技发达国家为重点进行合作与交流,注意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坚持以发展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科学思想和一流人才、先进创新管理理念为核心,建立重要的国际合作基地、合作团队、合作项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坚持以发展与国外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基金会、跨国组织、其它公益机构交流关系为手段,重点支持我院的重点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重大与前沿创新项目和具有原始创新思想的科学家。

二 国际合作的战略目标

在我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通过顶层设计使国际合作发挥其应有的支撑和先导作用。促使研究机构以更加开放姿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为我院科学和技术研发活动的国际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出持续贡献。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第三期结束时,能够明显看到国际合作为我院和国家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所做出的成绩。

在创新二期后两年里,继续有效地推动和支撑我院的对外合作,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体系,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战略研究和制定国际合作中长期规划,促使全院科技和管理人员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把以交流为主的科技外事工作转为以合作为主的国际合作,把以一般项目为主转向以重点项目为主的国际合作。提高我院国际合作管理队伍的水平。

在创新三期的五年时间里,根据国际合作中长期规划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重点、有策略地策划、设计和组织若干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推动我院的国际合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更长远考虑,国际合作要积极发挥其先导作用,通过持续、稳定的国际合作,把我院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活动向国际化方向不断推进,促进一些优秀研究所向国际化和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发展,推动我院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 国际合作的工作重点

1 与著名科研机构合作,创建联合研究基地,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加大外籍专家和国外技术的引进力度

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在现有基础上,推动院属研究机构与德国马普学会、法国科研中心、日本理化所、俄罗斯科学院等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我院建立若干国际研究基地、交叉学科中心、联合实验室和青年科学家小组,为我院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创建良好的国际合作平台和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地吸引外国著名专家来我院工作和交流,继续发挥国际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为我院培养大批国际型创新人才。

在上海成立的交叉学科中心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为我院研究机构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正在筹办的北京交叉学科中心——“中欧交流中心”,将为北京的研究机构提供方便。在第三世界科学院北京大会期间,路甬祥院长倡议成立第三世界科技交流合作中心,也在积极筹办。为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条件成熟时,还可考虑在我院其它研究所集中的地区设立国际综合交流中心。

根据我院和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有策略、有重点地与有关国家的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开展双边或多边项目合作,提高项目质量,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科研水平,培养科研队伍。

在创新三期中,鼓励研究所加强策划,结合本单位的定位、学科发展方向,依托承担的国家和院重大科研项目,加大聘请知名外籍专家的力度,特别要加大从欧、美国家引进思想、智力和聘请专家的力度。针对目前聘请外籍专家、外籍专家团队存在的问题,主管部门应认真研究解决,支持和协助研究所开展工作。

2 在政府主导和支持下,以我需为主,积极参与国际科学计划,适时发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国际科学计划,加强对大科学工程计划的协调与支持

当今,国际合作的基本特征是以大科学研究为主。大科学研究由于其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目标宏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复杂的大型装置与实验设备、投资强度大等原因,尤其需要高级科技人才的高密度汇集、科研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以及全球研究资源与科研成果的共享。各国政府都把积极开展大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视为发展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本国科技地位的重要战略措施。今后我院将继续鼓励研究所和科学家积极参与符合我国战略目标的大科学计划,并结合我院的综合优势,适时发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研究计划。

加强对我院大科学工程计划的国际合作和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协调与支持。国际合作是多数大科学工程项目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国际合作的大科学工程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我院现有的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国际合作均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涉及院内、外多个机构和部门,只有通过良好的协调,才能充分发掘和利用国内、外多渠道有效资源。因此,今后在对大科学工程的国际合作进行重点支持的同时,要加强其国际合作的协调,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国际合作。

3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主办一批具有影响和实效的高水平国际会议及双边会议,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扩大我院的国际影响

国际科技会议是重要的科技交流形式,对于扩大研究机构和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吸收外国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培养年轻的科学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创办或主办国际科技会议的数量、层次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科研机构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今后要做好主办国际会议的规划工作,结合其它工作重点,特别是结合国际组织任职人员的推出和培养工作,遴选一批具有影响、具有实效的高水平国际会议,积极争办和主办。

国际组织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是体现国际合作最好的地方。能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特别是担任重要的职务,不仅代表科学家的个人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同时也反映出科学家所在国家、所在科研机构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能力。在国际科技组织中任职科学家的数量和任职级别,不仅代表科研机构的国际水平,而且反映出科研机构对国际科技资源争取和利用的能力。今后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在注重引进优秀科学家的同时,加强推出国际优秀人才,为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学家进入国际科技组织创造机会和条件。

4 围绕院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和优先发展领域,充分发掘国际科技资源,开辟国际合作渠道,有计划、有组织地策划我院高层交流团组

院级合作与交流协议对国际合作和科研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院级协议多年的执行情况来看,经历了从一般交流、一般合作到重点合作,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所和科学家希望把国际合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外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也希望与我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院层面将调整支持原则,重点支持重点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和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开展重点国际合作。

为了更加有效地组建高水平中外联合基地、引进国外高水平团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必须加强高层代表团的交往,通过高层交流加深双方的理解。围绕院中心和重点工作,结合双方优先发展领域和我院国别合作重点及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策划和组织高层交流团组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5 建立和完善国际合作战略与政策研究体系,调整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发挥研究所在国际合作中的自主性,提高国际合作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多年来我院的国际合作主要是以配合国家外交工作和我院的对外开放为主开展的,近些年来国际合作的工作重心逐步转向为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服务。创新三期对我院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合作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国际合作战略与政策研究、国际合作管理队伍建设以及国际合作的管理机制创新等显得非常重要。建立和完善这一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抓好。

研究所要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中的自主性。院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进行战略研究、策划和组织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国际合作评估等方面来。为了提高我院科研活动的国际化程度,研究机构在制定单位发展战略、确定重大科研项目和分配创新经费时,应明确国际合作的作用和国际合作经费的比例。同时,研究所应注意加强对国际合作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创新与改革的发展。

6 重点与欧、美、日、俄等科技发达国家和部分周边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根据各国的特点制定应的政策,开展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跨国、跨区多边国际合作

德、法、英等主要欧洲科技发达国家以及欧盟成员国是我院今后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的重点国家,应采取主动、务实的姿态与这些国家加强联合机构、合作团队建设及科学前沿研讨会、项目合作。根据这些国家对我国的态度和科技优先领域,结合我院的重大科研项目,积极主动地开展双边合作,并借助欧洲国家参与国际科学计划。

美国是一个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大国,在今后若干年里,美国在科学与技术各个领域仍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仍会富集大批的国际一流的科技人才,仍会在科学新思想、新理论方面占相对优势。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为使我院的科技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必须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与交流,在一些我方具有优势的领域积极开展双边合作,定期派出我院高水平科学家到美国一流研究机构或大学开拓思路,争取在基础科学领域与美国一流国立研究所和大学共建联合研究机构。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与我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在与我开展合作方面是积极主动的。要充分利用我国独特的条件,有组织、协调地与日方开展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利用日本的科技资源,提高我院科研项目的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中俄两国建立了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我国已成为俄罗斯重要合作伙伴。对俄来讲,我国具有巨大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高技术的能力和需求,有助于吸引中国对俄科技领域的投资。对我而言,与俄罗斯的合作基本没有明确的领域限制,在技术领域积极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将有利于我院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应用性科研项目的完成。

我国有十几个周边国家,其中有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有韩国等中小发达国家,也有朝鲜、阿富汗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与我国在地矿研究、区域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需求和利益,应积极主动地与其开展交流与合作,争取在我方优先领域里形成国际研究计划,在关系我方经济、科技发展战略利益的领域定期举办论坛或研讨会。

四 开展国际合作的保障措施

1 完善充分发掘和利用国际科技资源、集成利用国内其它有关国际科技资源和渠道的机制,明确国际合作评价指标和经费比例,以政策和经费做杠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建立以发掘和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研究所围绕自身定位、依托承担的国家和院重大项目开展国际合作。

完善集成利用国内其它有关国际资源和渠道的管理机制。国内具有多渠道可利用的国际合作资源,院将制定专门的办法,鼓励这些资源的联合利用,开展重大合作。

建议在创新三期明确国际合作评价指标和国际合作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以确保国际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定院高层交流和机关管理层面的中长期交流规划和年度交流计划,请研究机构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参与高层交流,为国际资源的持续发掘和利用创造条件。

2 完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参与、发起和管理机制,制定重大国际合作行动计划,逐步向以我需为主的国际合作发展设立中国科学院重大国际合作专项基金,每年支持一批重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交流活动。

建立由院国际合作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在院层面上对我院的大科学工程的国际合作进行协调,多方争取国内、外国际合作资源。

制定国际合作面上合作与交流鼓励办法,鼓励研究所继续保持现有的交流渠道和规模。院将为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尽可能提供方便。

设立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奖,奖励在我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的中外专家、合作团队、研究机构和管理人员。

3 完善争办和主办高水平国际会议和前沿领域专业研讨会的管理机制,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推出和引进国际型优秀人才

设立高水平国际会议基金,鼓励研究所积极争办和主办重要国际会议。国际会议基金将重点支持研究所和科研人员为争办、主办高水平国际会议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制定国际优秀人才推出规划和计划,在国际合作中发现并积极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有计划、有组织地支持我院外语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热心国际合作、善于交往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参与有关国际组织举办的活动,并争取到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

设立外籍专家合作研究基金,鼓励研究所聘请著名外籍专家到我院进行中长期合作研究,特别鼓励研究所邀请技术专家前来进行技术合作或指导。

4 完善国际合作咨询、战略与政策研究体系,加强

国际合作管理队伍建设,创新国际合作管理机制

成立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院内部分著名学者和院机关有关局领导组成,将为我院今后的国际合作进行战略咨询,并对我院的重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的立项和效益进行评议。

创新院层面的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强化重大和交叉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科技外事基础管理和服务体系,为院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研究所和科学家提供方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