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人才专题 > 中国科学院2004年度人才工作会议 > 经验交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4-03-24 【字号: 小  中  大   

在中国科学院2003年度工作会议上,路甬祥院长提出中国科学院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即“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是核心,人才战略是关键,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础。

科技与经济结合,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创新体系,除了体制、机制和技术条件外,吸引和培养能够进行创新工作的优秀人才是最关键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1998年提出加强学科调整和业绩考核,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注重优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通过完善人才机制来增强创新人才队伍的活力,不断通过优化人才环境来凝聚创新人才队伍的精力,不断通过更新目标激励来增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动力,不断通过解决现有问题来消除创新人才队伍的阻力。

一、具体做法

(一)建立科研创新基金,支持优秀人才尽快成长。自1999年开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了科研创新基金,每年的额度在2000万元,要求申请人要有创新的学术思想,必须具备副研究员以上资格;年龄在58岁以下;所在课题组应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还建立了每年50万元的合作交流基金,对一些不能长期来所担任职务的留学人员,通过聘任为研究所的兼职研究员,实现短期来所工作。

(二)开展管理知识培训。通过组织观看《有效之沟通》等电视教学片,就“课题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课题组如何经营”、“自然科学基金如何申请”等方面做主题发言,使青年骨干们在组织管理知识方面得到提高。

(三)组织研讨形成共识,增强优秀人才的认同感。充分调动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参与研究所的发展规划,通过对中长期目标的研讨,明确研究所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研究所的向心力。

(四)完善岗位聘任制。根据2002年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意见精神和院关于新时期创新人才战略的要求,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2003年又进行了新一轮岗位聘用合同的签订,其目的就是要使用人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强化岗位聘用思想,保证研究所的健康发展。

(五)设立考核特区,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根据知识创新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为使引进的优秀人才能在比较宽松的环境里开展工作,积极参与知识创新工程的竞争,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制定了灵活的管理办法。如设立“免予直接考核期”,在免予直接考核期限内,根据所学术委员会建议和所班子批准,给予题目组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资助,题目组参与全所的综合考评,但不参与排序。

(六)各尽所能,分类发展。根据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重大项目和支撑学科的需求搭建了公用的工程技术平台,通过设置项目骨干岗位,建立完善的工程技术支撑岗位聘任与考核制度,使得从事研究工作和技术支撑工作的人员各尽所能,各获所求,各得所需,分类发展。

(七)实行协议工资。对于优秀的顶尖人才实行协议工资,使之不受传统的工资制度制约,从而有效地激励优秀人才。2001年初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国内外公开招聘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研究所又招聘理论化学与计算中心主任,目的就是要引进在国际上相应学科领域顶尖的优秀人才,并标明除在科研经费和其他方面给予优厚支持外,个人待遇实行协议工资,工资标准与国外薪金标准具有“同等购买力”。

(八)实行住房福利货币化。自1999年1月1日起,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了住房分配货币化,职工住房个人购买,产权归个人所有。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由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的住房补贴等。实行住房福利货币化后,所里不再有“一年讨论、二年建设、三年分配、四年搬家、矛盾重重”的现象,许多人都购买了满意的住房。

(九)实行模拟保险基金。从2000年1月起在全所范围内模拟建立事业单位的养老统筹保险制度,当国家正式要求实行时顺利并入;养老统筹保险费缴纳的比例按大连市社会保险管理条例的要求执行[注:2000年的标准为个人缴纳工资总额(档案工资标准)的4%,单位缴纳工资总额(档案工资标准)的23%];2000年1月1日起按法定年龄正常退休的人员,其退休费的领取按大连市社会保险管理条例执行,即按国家对事业单位现行的规定领取退休费、退休补助费及各项津贴、补贴等,解决了人们对于实行岗位聘任制所带来的后顾之忧。

(十)建立医疗补充保险基金。2003年12月在医疗统筹保险的基础上又出资为每位职工、研究生、博士后和离退休人员购买一份商业医疗补充保险,为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进一步保障。

二、取得效果

(一)经过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和全所上下的共同努力,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正在成长,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正在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提高。

(二)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成长起来。近年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李灿研究员43岁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研制成功的肼分解催化剂和拟人耗氧反应器组件为神州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做出了重要贡献,还有担任国家“97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包信和、杨学明、张华民、梁鑫淼等。2003年,对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来说,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果颇丰的一年。4位研究员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个项目组获得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三)一些优秀的创新成果产生出来。近年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后取得的59项科技成果中,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中央各部委科技成果奖11项,各省科技成果奖9项,部、院、省其他奖1项,市级其他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市优秀著作奖1项。此外还有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数量逐年递增。专利数为全院第一,科研论文排在全国科研单位前十名。

(四)一代优秀的未来人才正在涌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有在学研究生666人,自1999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研究所每年发表的400多篇学术论文中,90%以上有研究生的工作,70%以上研究生是主要工作者。在每年研究所取得的10多项科研成果中,60%以上有研究生的贡献。可以说,研究生这支队伍已经成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几点体会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发挥人才作用方面坚持如下原则:

(一)引进和培养并重。既重视发挥现有人才的能力,又重视引进人才能力的发挥。正如白春礼副院长所说的“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留住有用人才”。

(二)重视内部动力高于外部压力。鼓励人们从事自己心爱的事业,强调内心动力,这种动力激励的好,要远远大于外部压力的作用。

(三)规划培养和吸引人才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战略。良好的愿景会吸引人才,会使人对前途和事业充满信心。

(四)建立管理机制和目标认同感。“志同道合”是很重要的,所以要凝聚人才,首先在管理机制上要使人感到公平、公正,在奋斗目标上要认同一致。

(五)形成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创造“求同存异、包容失败”的环境,激发创造力的发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