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人才专题 > 科教兴国 人才为本 > 历史经验
从“星期六工程师”到“人才柔性流动”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3-12-25 【字号: 小  中  大   

12月17日,是黄必烈人生轨迹的一个“拐点”。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公告,黄必烈将担任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这个38岁的年轻人的现任职务是(香港)伟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黄必烈是国资委公开向海内外招聘的7名中央大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之一。和他一起走上新岗位的同仁,最年轻的只有37岁。

10年前,人们很难相信,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可以统帅“国”字号企业。而在今天,越来越多有着良好教育背景、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年轻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今天,还有一则新闻同样引人关注。据新华社报道,公安部会同有关部委已研究制定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并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如果得到批准,外籍人士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将会获得更大的出入境和居留便利。这意味着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面向外籍人士的“绿卡”制度,以利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和资金。

以前,很多归国留学人员在办理户口、档案关系时遇到不少麻烦。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蔡大庆博士,曾向记者描述起在某省申请外籍人士居留证的经历: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跑得“腿都细了”,以至后来和办证的工作人员都成了朋友,想尽了种种变通的办法,才把居留证办下来。

中科院一位归国专家曾为办驾照,被一张结婚证明折腾得筋疲力尽,气得差点再度出国。有的专家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现在回到中国工作,却因为没有户口而不能加入国家统筹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国籍,阻挡了多少海外专家归国的脚步;档案,又限制了多少人才流动。不过,这些禁锢人才的“坚冰”正在被凿破。陈德亮的“回归”,在海外华人圈子里被当作是一个最好的范本。

陈德亮,优秀华人青年科学家,哥德堡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中心主任。2001年,他应聘中国气象科学院院长,却因为加入了瑞典国籍而最终未能当选———尽管他当时已被中国气象局认定为“综合考虑的最佳人选”。

爱才的中国气象局领导一直没有放弃,希望能够找到变通的办法,吸引陈德亮回国服务。2002年11月,陈德亮被中国气象局聘为气候中心科学主任。与此同时,气象局从国内招聘一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担任中心常务副主任,任法人代表。

10个月后,中国气象局和陈德亮本人都对这种变通方式予以肯定。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说:“打破围墙、引进人才是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

与陈德亮合作的中心常务副主任董文杰博士也说:“这种变通的方式,无论对陈德亮个人,还是对中心,都是一种双赢的解决方式。”

鉴于这种变通的处理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中国气象局又向全球公开招聘了直属专业气象研究所所长,并从香港和美国聘回了3位专家。

人事部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在国内一些省市,已为各级领导重视。

各类人才在不改变国籍、户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充分体现个人工作和单位用人自主的来去自由,这是“人才柔性流动”的真实意义所在。

2003年8月,四川省发布一系列文件,鼓励除国家公务员和党群机关工作者外的各类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到其他单位兼职兼薪;或者经原单位许可,长期或短期到其他单位受聘工作。有评论说,人才和工作岗位之间“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关系已告结束。据了解,目前天津、广东也在推行着同样的政策。

某中央级报纸的一名资深记者说,“人才柔性流动”究其历史,可推至上世纪80年代的“星期六工程师”。当时,上海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不少技术人员都在休息日前往浙北的乡镇企业担任“顾问”,被称作“星期六工程师”,开创了不动户口、不转关系的“人才柔性流动”模式;如今,“星期六工程师”又有了升级版。宁波某民营企业聘请了十余位上海“外脑”,这些“外脑”都在上海的外企工作,每个月到企业去一两次,平时则通过电话、邮件“遥控指挥”。依靠“外脑”们的智力支持,这家民营企业基本解决了家族制、资本扩张等发展瓶颈。

目前,以“人才柔性流动”模式在浙江工作的两院院士就有42名。河北省更是通过“院士联谊会”,吸引了193名院士为其所用。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能所在,但求所用。”中科院也通过建立“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系统”,吸引了百余位旅居海外的高层次科技专家作为中科院高级咨询专家和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中科院还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支持海外专家与中科院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为今后从“智力引进”向“人才引进”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链接:本报近年来重点人才报道和活动

2002年8月推出“技能人才与中国制造”系列报道、特刊和论坛,掀起重视高技能人才热;

2002年11月21日起推出大学生自主就业系列调查和“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报道;

2003年1月8日推出“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人才流动四方谈”专题报道和活动,剖析了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趋势;

2003年6月11日至29日推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系列报道,提出如何理性和激情地选择成才之路;

2003年7月18日至8月27日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什么样的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大学生自主就业创业特别报道》,并在一版配发评论员文章,提出应该树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新的人才观、知识观;

2003年9月起推出“树立全民理性教育消费观”、“中美基础教育比较”等系列专题和讨论,探讨人才教育思想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2003年11月起围绕“神五”发射成功,推出航天特刊、“少帅系列”、“青春的身影走过”特别报道、评论员文章“特别的精神照亮特别的青春”,提出航天精神对于当代青年成功成才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