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现代化研究助地方经济腾飞 > 西部:难得的机遇
专家对现代化战略的思考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2-27 【字号: 小  中  大   

战略目标

根据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现状、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区域演化的一般规律,本区现代化发展的目标,首先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它的基础来自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以此形成以区域多元产业或省级特色产业的现代化格局;其次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在相当时期,本区从产业到区域,现代化可处于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水平;第三是从局部到整体演变的结构,本区以产业和区域的层面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在优势行业和较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发展道路

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

工业化是西南地区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现代化过程是一种追赶类型。按照工业化过程四阶段的划分(早期工业化、重化工、高加工度化、技术知识集约化),西南地区处于第二阶段并向第三阶段的转变过程。本区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扩大规模、总量扩张,更重要的方面是提高质量。这里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工业发展要与区域资源特征相结合,二是工业发展要注重结构合理化,三是工业化要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联系,四是通过工业化改造其它经济部门,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西部的差距主要是城市化水平的差距,西部地区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战略,因为在一定时期内,只有城市化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也才能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要建立实现城市化的人口流动机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发展各级各类城市,重点是使其结构合理。当然西南地区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区域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同时,城市化又能成为工业化的驱动力。城市化过程中通过集聚效益,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西南城市化也是解决区域资源短缺、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生态重建战略

人类由农业文明、走到工业文明,并向新的文明时代过渡,工业文明将人与自然环境割裂开来,而生态文明强调人、经济、社会、自然的融合,它是一种新的文明范式。尽管西南地区整体还没有进入工业化阶段,离工业文明还有一定的距离,以生态文明作为其未来的目标和行为准则,不仅没有超越时代发展,反而更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人类生产,而且威胁人类生存。本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有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其次,工业化的目标就是高效地利用资源,创建一个与人类相和谐的生态环境,所以工业化与区域生态化是统一的;第三,西南地区的生态重建实际是现代化过程的一种赶超战略(综合现代化),既可以避免走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老路,又可以为工业化和工业文明发展拓展新的道路。

发展模式

非均衡发展模式

非均衡发展模式(赫尔希曼)是指优先发展某些区域或某些产业,以带动其它区域或产业的发展。对于本区而言,区域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基础南北迥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是不现实的,必须选择优势省份、优势区域、优势城市、优势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由于区域条件千差万别、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回报率的差异,均衡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难以实现。

“输血”机制到“造血”机制的转换模式

区域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需要注入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来源有两个,即内部积累和外部输入(李宗植,2001)。西南地区现代化正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换、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生态破坏向生态重建的转换过程中,没有外部的输入,使本已举步维艰的现代化过程缺乏动力,使现代化过程出现停滞或断裂。因此,在区域现代化转型时期,“输血”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区域现代化归根到底应依靠内部积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没有内部积累机制的形成,任何外部输入都难以发挥长久效果,因此,“造血”机制的形成是区域现代化的根本所在。

“输血”与“造血”是和计划与市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前者强调计划性、统一性和控制性,后者强调效益性。事实上,任何区域开发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都是计划与市场的统一,只是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偏重于某方面罢了。

集约化发展模式

这里强调两点,一是行业、区域的集中性,二是资源利用的高效性。这里包括城市用地的集约、以集约利用资源的产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充分就业、区域或产业单位产出的最大化等。地区现代化过程中,自然和区域基础是重要的,但人为因素的作用有时大于自然因素的作用,这些人为因素包括思想观念、发展思路、经营管理方式等。首先,西南地区的发展应淡化总量增长,强调地区竞争力、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占有份额;其次正确处理人口、发展、生态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使之走向和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